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ī zī dà kāi kǒu
成语注音:ㄕㄧ ㄗㄧ ㄉㄚˋ ㄎㄞ ㄎㄡˇ
成语简拼:SZDKK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獅子大開口
成语英文:boast
成语解释
比喻要价或所提条件很高。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漫天要价
近义词
漫天要价
成语造句
(1)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动物园,一只母狮在笼子里“狮子大开口”。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狮子大开口”几个大字。
(3)东岳办鹏程中学的仇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狮子大开口”。
(4)价格这么高真是狮子大开口。
(5)金贤叔叔给曼琮和伯会讲述了“狮子大开口”的成语故事。
(6)尽管偶尔有人声称,空海一体战这种海空合作的模式可以节约成本,但不管是空军还是海军都不可避免地会狮子大开口,开列出长长的清单。
(7)静静不会写成语“狮子大开口”的最后一个字。
(8)康康写不出成语“狮子大开口”,因此期中考试仅仅考了98分。
(9)老太婆会不会狮子大开口?
(10)虽然我有赔偿你损失的责任,但你也不能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
(11)为了阻止官员对来源非法的竞选资金狮子大开口,印度必须进行选举制度改革,限制献金,并要求公开资金来源。
(12)研究也没有表明美国应该继续在阿富汗战场上狮子大开口。
(13)至于其他银行管道,对新发行股票基金的销售费用更是“狮子大开口”,一次比一次高。
(14)抓到如此难得的把柄,此人狮子大开口,向故宫要求20万元的封口费。
(15)狮子大开口,做一个门户势子,等候来人,上中下三路,皆不能出其匡郭。
(16)去往湘江的高铁上,锺离爷爷给外甥和孙女介绍了『狮子大开口』的历史典故
(17)他一来就跟我竖起一根指头,我以为他想借一千元,没想到他狮子大开口,要借一万。
(18)肖华倒也不在意,要这老头说随便买,肯定是狮子大开口,有条件的购买那才算是正常。
(19)普天之下,我当真拿不出的物事却也不多,你尽管狮子大开口便了。见金庸《天龙八部》第五十章。
成语出处
陆俊超《劳动号油轮》:『且慢!我们先别狮子大开口,做事要十拿九稳。』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开口开口:[kāikǒu] (1)张口说或笑。没等我开口,他就抢先替我说了。(2)新刃磨、抢,使之锋利。(3)河水冲破堤防。
狮子狮子:哺乳动物,身体长约三米,四肢强壮,有钩爪,掌部有肉块,尾巴细长,末端有一丛毛,雄狮的颈部有长鬣,全身毛棕黄色。捕食羚羊、斑马等动物,吼声很大,有『兽王』之称。
子子:zǐ 1、<名>婴儿。《荀子·劝学》:『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2、<名>孩子。《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又] 〈名意动〉以……为子。《赵威后问齐使》:『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3、<名>儿子或女儿。《石钟山记》:『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4、<名>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为学》:『子何恃而往?』5、<名>泛指人。《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徏之徒也。』6、<名>特称孔子。《〈论语〉十则》:『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7、<名>地支的第一位。《观巴黎油画记》:『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8、通『仔』。作『仔细』的语素。《熟读精思》:『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
大大:dà 1、<形>与『小』相对。《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2、<形>重要的;重大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大任于斯人。』3、<形>年长的;排列第一的。《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4、<副>表示范围广,数量多。《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副>表示程度深。《董宣执法》:『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tài 1、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2、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大而富。』[大方] 大道理。引申为专家、内行。《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之家。』[大成] 1.太平,和平。《左传·僖公十五年》:『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大。』2.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大若缺,其用不敝。』3.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孟子·万章下》:『孔子这谓集大。』
开开:kāi 1、<动>开(门);(把门)打开。《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山市》:『窗扉皆洞开。』2、<动>打开;开启。《过秦论》:『秦人开关延敌。』《左忠毅公逸事》:『公辨其声,目不可开。』《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引] <动使动>使……舒畅;使……展开。《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动>(花)开;开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动>开辟;扩展。《荀子·富国》:『节其流,开其源。』5、<动>散开;消散。《岳阳楼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6、<动>开拓;开垦。《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物竞天择》:『而矿事日辟,掘地开山,多得古禽兽遗蜕。』《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7、<动>创始;开创。《<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8、<动>开设;设置。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权在营前开了个茶洒店。』《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9、<动>分开;分离。《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10、<动>发表;提出。《赤壁之战》:『不复料其虚实,便开开此议。』11、<动>发射。《冯婉贞》:『三保见敌势可乘,争挥帜曰:「开火!」』[开济] 创业济时。《蜀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老臣心。』[开罪] 冒犯得罪。
口口:kǒu 1、<名>嘴。《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2、<名>人口。《治平篇》:『视高、曾时口已不下五六倍。』3、<量>(一)个。用途广泛。《晋书·刘曜载记》:『献剑一口。』《水经注·资水》:『水南十里有井数百口。』4、<名>器物的口。《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5、<名>进出的通道。《石钟山记》:『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6、<名>刀剑的刃。《水浒传》:『砍铜剁铁,刀口不卷。』7、<名>中医指寸脉。《史记·扁鹊见仓公列传》:『切其脉时,右口气急。』[口面] 争吵。[口浅] 口快;说话直截了当。
狮狮:《巳集下·犬字部》《广韵》疏夷切《集韵》《韵会》霜夷切,□音师。《玉篇》猛兽也。《尔雅·释兽》狻麑。〈注〉即狮子也。汉顺帝时疎勒王来献犎牛及狮子。东观记:疎勒王遣使文时诣阙,献狮子,似虎,正黄有髥耏,尾端茸毛大如斗。◎按后汉书顺帝纪作师。《正字通》狮,牡者有耏髥,尾大如斗。怒则威在齿,喜则威在尾。毎一吼,百兽辟易。一名白兽。又《广韵》犬生二子。〇按尔雅释畜:犬生二师,作师。
子子:《寅集上·子字部》《唐韵》即里切《集韵》《韵会》《正韵》祖似切,□音梓。《说文》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入,以为称。《徐锴曰》十一月夜半,阳气所起。人承阳,故以为称。又《广韵》息也。《增韵》嗣也。《易·序卦传》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书·顾命》用敬保元子钊。又《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又凡适长子曰冢子,即宗子也。其适夫人之次子,或衆[音zhòng]妾之子,曰别子,亦曰支子。《礼·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男子之通称。《颜师古曰》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王肃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又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见《礼记·曲礼》。又卿之妻曰内子。《仪礼·有司彻注》内子不荐笾。又《礼·檀弓》兄弟之子犹子也。又《前汉·严助传注》令子出就妇家为赘壻,曰赘子。又人君爱养百姓曰子。又辰名。《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前汉·律正志》孳萌於子。又《礼·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又左庶子,中庶子,官名。又国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县。又长子,县名。周史辛甲所封,后为赵邑,属上党。又姓。《史记·殷本纪》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又复姓。《左传》郑大夫子人氏,鲁大夫子服氏,子家氏。又子细,犹分别。《北史·源思礼传》为政当举大纲,何必太子细也。《正字通》子读若荠,方语别也。俗作仔细。又去声,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读。又与慈通。《礼·乐记》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韩诗外传》子谅作慈良。又叶济口切,音走。《前汉·班固叙传》侯王之祉,祚及孙子。公族蕃衍,枝叶畅茂。茂音某。又叶子德切,音则。《诗·豳风》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杨慎·古音丛目》与朱传同。考证:(女子亦称子。《礼·曲礼》夫人自称曰婢子。)谨按自称曰婢子乃世妇以下之称,非夫人也。夫人自称曰小童,不曰婢子。据改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见礼记曲礼。(《尔雅·释岁》太岁在子曰困敦。)谨照原书释岁改释天。
大大:《丑集下·大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徒盖切。《正韵》度柰切,□音汏。小之对。《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经》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庄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谓大。《则阳篇》天地者,形之大。阴阳者,气之大。又初也。《礼·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注〉日初明,击鼓徵召学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礼·郊特牲》大报天而主日。又肥美也。《仪礼·公食大夫礼》士羞,庶羞皆有大,赞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宾。〈注〉大,以肥美者特为脔,所以祭也。又过也。《战国策》无大大王。又长也。《尔雅·释器》珪大尺二寸谓之玠。〈疏〉大,长也。又都大,官名。宋制有两都大,一提举茶马,一提点坑冶铸钱与提□序官。又措大,士也。《书·言故事》穷措大,眼孔小,与钱十万贯,塞破屋子矣。又唐大,弓名,见《周礼·夏官》。又四大,地、水、火、风也,见《梵书·圆觉经》。又姓大。廷氏之后,见《风俗通》。又《集韵》《韵会》《正韵》□他盖切,音忲。易:大和大极。书、诗:大王大师。礼:大羹大牢。□音泰。又《广韵》《集韵》《韵会》□唐佐切,音□。《杜甫·天狗赋》不爱力以许人兮,能绝目以为大。又《集韵》《韵会》《正韵》□吐卧切,音拕。猛也,甚也。《礼·童子不衣裘裳注》郑康成为大温也。徐邈大音唾。又叶徒计切,音第。《诗·大雅》戎虽小子,而式弘大,叶厉泄愒败。《正字通》杨慎曰:大无音一驾切者,韵书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驾切之音。《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达切,经史大太泰通。考证:(《仪礼·公食大夫礼》士羞,庶羞皆有大,赞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治宾。)谨照原文治宾改授宾。”
开开:《戌集上·门字部》《广韵》苦哀切《集韵》《韵会》丘哀切,□音侅。《说文》张也。《广韵》解也。《韵会》启也。《尔雅·释言》辟也。又《五音集韵》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会合万物,令使开通而为亨也。又发也。《礼·学记》故君子之敎喻也。开而勿达。〈注〉开谓发头角。〈疏〉但为学者,开发大义头角而已。又释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诸卦及爻,皆从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开释之。《书·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无辜,亦克用劝。又《韵会》条□也。又始也。《后汉·冯衍传》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注〉开、发,皆始也。《礼·檀弓》曩者尔心或开予。〈注〉开,谓谏争有所发起。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注》春秋运斗极云:斗第六开阳。又《集韵》州名。本汉朐□县地,后魏置开州镇。又县名。《史记·高祖纪》与偕攻开封。又《功臣年表》开封侯陶舍。〈注〉县名。属河南。又《集韵》人名。《左传·襄二十三年》曹开御戎。〈注〉齐臣。又《韵会》姓也。又《集韵》通作闓。详闓字注。又《集韵》轻烟切,音牵。山名。在雍州。通作汧。又《韵补》叶音亏。《谢惠连·捣衣篇》盈箧自余手,幽缄□君开。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又叶音欺。《左思·蜀都赋》宣化之闼,崇礼之闱。华阙双邈,重门洞开。《说文》开本字。考证:(《集韵》轻烟切,音牵。山名。在雍州。通作沂。)谨照原文沂改汧。
口口:《丑集上·口字部》《唐韵》苦后切《集韵》《韵会》去厚切《正韵》苦厚切,□□上声。《说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易·颐卦》自求口食。《书·大禹谟》唯口出好兴戎。又户口。《孟子》数口之家。《前汉·宣帝纪》胶东相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又《李陵传》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单于为兵,以备汉军。又姓。《唐韵》今同州有之。《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禄。又古口,复姓。《正字通》汉有古口引。又壶口,山名。《书·禹贡》冀州既载壶口。又谷口,地名。《史记·范睢传》北有甘泉谷口。〈注〉九嵏山中西谓之谷口。又列口,县名。《前汉·地理志》乐浪郡,列口县。又《史记·仓公传》切其脉时,右口气息。〈注〉右手寸口也。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又《韵补》苦动切,音孔。《释名》口,空也。空上声。又叶康杜切,音苦。《诗·小雅》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前汉·沟洫志》且漑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宋玉·风赋》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下叶音户。◎按唐韵正,口古音苦。引朱子韩文考异云:今建州人谓口为苦,走为祖。虽出俚俗,亦由音本相近,故与古暗合也。是直以为口当读作苦,非止叶音矣。又叶恪侯切,音彄。《梁法云·三洲歌》三洲断江口,水从窈窕河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