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狼狈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ǒu wěi láng bèi成语简拼:SWLB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首尾狼狽
成语解释
形容处境困迫,进退为难。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首尾狼狈”几个大字。
(2)汉王中学的融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首尾狼狈”。
(3)画画不会写成语“首尾狼狈”的最后一个字。
(4)欢欢写不出成语“首尾狼狈”,导致期末考试仅仅考了97分。
(5)融哥哥给俪桦和醴颍讲解了“首尾狼狈”的典故。
成语出处
《晋书·刘琨传》:『自守则稽聪之诛,进讨则勒袭其后,进退唯谷,首尾狼狈。』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狼狈狼狈:传说狈是一种兽,前腿特别短,走路时要爬在狼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所以有『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十分狼狈;狼狈不堪。
首尾首尾:(1)起头的部分和末尾的部分。(2)从开始到末了:这次旅行,首尾经过了一个多月。
首首:shǒu 1、<名>头。《荆轲刺秦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2、<名>首领;首脑。《谏太宗十思疏》:『凡百元首,承天景命。』3、<名>物体的前部。《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4、<动>首倡;起首。《史记·陈涉世家》:『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5、<动>开头;开端;起始。《过小孤山大孤山》:『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6、<名>首要;首位;第一。《韩非子·心度》:『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7、<动>告发;自首。《谭嗣同》:『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8、<量>篇。用于诗、词、文、赋等。《宋书·谢庄传》:『所著文章四百余首,行于世。』9、<量>面。用于旗帜。《儒林外史》:『在南京做了二十首大红缎子绣龙的旗。』
尾尾:wěi 1、<名>尾巴。《狼》:『身已半入,只露尻尾。』2、<名>末尾;末端。《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3、<动>跟在后面;跟随。《后汉书·岑彭传》:『嚣出兵尾击诸营。』
狼狼:láng <名>一种野兽,形状略像狗,昼伏夜出,性情凶残。比喻凶狠、贪婪。《鸿门宴》:『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狼烟] 古代边关报警时烧起的烟。
首首:《戌集下·首字部》《广韵》书久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手。《说文》头也。《易·说卦》乾为首。《周礼·春官·大祝》辨九□,一曰□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注〉稽首,拜头至地也。顿首,拜头叩地也。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又元首,君也。《书·益稷》元首起哉。又《广韵》始也。《公羊传·隐六年》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注〉首,始也。时,四时也。过,正也。春以正月为始,夏以四月为始,秋以七月为始,冬以十月为始。又《扬子·方言》人之初生谓之首。又魁帅也。《礼·檀弓》毋为戎首,不亦善乎。〈注〉为兵主来攻伐曰戎首。又标表也。《礼·间传》苴恶貌也。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集说》首者,标表之义,盖显示其内心之哀痛于外也。又要领也。《书·秦誓》予誓告汝羣言之首。〈传〉衆[音zhòng]言之本要。又《左传·僖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大夫反首拔舍从之。〈注〉反首,谓头发下垂。又《左传·成十六年》塞井□竈,□於军中,而疏行首。〈注〉疏行首者,当阵前决开营垒为战道。又《礼·曲礼》进刃者左首。〈疏〉首,刃拊环也。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五分其晋围,去一以为首围。〈注〉首,殳上鐏也。又狸首,乐章名。《周礼·春官·乐师》凡射,诸侯以狸首为节。又《礼·檀弓》狸首之斑然。〈注〉木文之华。又官名。《史记·犀首传》犀首者,魏之阴晋人也。名衍,姓公孙氏。〈注〉司马彪曰:若今虎牙将军。又山名。《书·禹贡》壶口雷首。〈疏〉在河东蒲坂县南,一名首山。左传宣二年,宣子田於首山,即此。又邑名。《春秋·僖五年》会王世子於首止。〈注〉卫地,□留襄邑县,东南有首乡。《公羊传》作首戴。又《左传·昭二十八年》韩固为马首大夫。〈注〉今寿阳县。又牛首,郑邑,见《左传·桓十四年》。又刳首,晋地,见《左传·文七年》。又国名。《山海经》有三首国。又咳首,八蛮之一,见《风俗通》。又马名。《尔雅·释兽》马四蹢皆白,首。〈注〉蹢,蹄也。四蹄白者名首。俗呼为踏雪马。又《礼·月令》首种不入。〈注〉首种谓稷。〈疏〉百谷稷先种,故云。又豕首,茢甄别名。见《尔雅·释草》。又姓。《正字通》明弘治汀州推官首德仁。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狩。《广韵》自首前罪。《正字通》有咎自□,及告人罪,曰首。《前汉·文三王传》骄嫚不首。〈注〉不首,谓不伏其罪也。首,失救反。又服也。《后汉·西域传》虽有降首,曾莫惩革。〈注〉首,犹服也,音式救反。又头向也。《礼·玉藻》君子之居恒当户,寝恒东首。〈注〉首,生气也。《释文》首,手又反。又《战国策》以秦之疆首之者。〈注〉言以兵向之。又叶诗纸切,音始。《扬子·太□经》冻登赤天,阴作首也。虚羸踦踦,擅无已也。又叶赏语切,音黍。《班固·述高帝赞》神母告符,朱旗廼举。粤蹈秦郊,婴来稽首。又叶舂御切,音恕。《晋书·乐志鼓吹曲》征辽东,敌失据。威灵迈日域,公孙既授首。考证:(《周礼·春官·大祝》三曰空首。〈注〉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首也。)谨照原文拜首改拜手。(《春秋·僖五年》诸侯盟于首止。〈注〉卫地,在陈留襄邑县,东南有首乡。)谨照五年经文改为会王世子於首止。并照原注陈留上省在字。
尾尾:《寅集上·尸字部》《广韵》《集韵》《正韵》无匪切《韵会》武匪切,□音委。《说文》微也。从倒毛在尸后。《玉篇》鸟兽鱼虫皆有之。又末后稍也。《易·未济》狐濡其尾。《书·君牙》若蹈虎尾。又《诗·邶风》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注〉琐,细。尾,末也。又《战国策》王若能为此尾。〈注〉终也。又东方星名,十八度尾为大辰。又次名。《礼·月令》日月会於鹑尾,斗建申之辰也。又底也。《尔雅·释水》瀵大出尾下。〈注〉尾犹底也。言其源深出於底下者名瀵。瀵犹洒散也。又《书·尧典》仲春鸟兽孶尾。〈注〉乳化曰孳,交接曰尾,因物之生育,验其气之和也。又陪尾,山名,在江夏安陆县。一名横尾。一曰负尾。又姓。《左传》殷民六族有尾勺氏。又汉刘虞吏尾敦。考证:(《尔雅·释水》瀵大出尾。)谨照原文尾下增下字。
狼狼:《巳集下·犬字部》《唐韵》鲁当切《集韵》《韵会》卢当切《正韵》鲁堂切,□音郞。《说文》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从犬,良声。《埤雅》狼大如狗,青色,作声诸窍皆沸,善逐兽。里语曰:狼卜食。狼将远逐食,必先倒立以卜所向,故猎师遇狼辄喜。狼之所向,兽之所在也,其灵智如此。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尔雅·释兽》狼,牡貛,牝狼。〈注〉牡名貛,牝名狼,辨狼之种类也。《诗·齐风》竝驱从两狼兮。《周礼·天官·兽人》冬献狼。〈注〉狼膏聚,聚则温。又狼藉。《孟子》乐岁粒米狼戾。〈注〉狼戾,犹狼藉也。又《周礼·秋官》条狼氏。〈注〉条,当为涤器之涤。狼狼扈道上。〈疏〉狼狼扈道上者,谓不蠲之物在道,犹今言狼藉也。又星名。《史记·天官书》东有大星曰狼。狼角变色,多盗贼。又《律书》西至於狼。狼者,言万物可度量。断万物故曰狼。又《杜笃·论都赋》寥狼邛莋。〈注〉寥狼,犹擥扰也。又地名。《左传·文九年》楚子师於狼渊,以伐郑。《史记·秦本纪》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又白狼县,属右北平郡。臯狼县,属西河郡。皆见《前汉·地理志》。又《后汉·明帝纪》西南夷白狼动黏诸种,前后慕义贡献。又草名。《尔雅·释草》孟狼尾。〈注〉似茅,今人亦以覆屋。又姓。《左传·文二年》狼瞫取戈以斩囚。又《集韵》里党切。音朗。狼犺,兽名。似猴。又郁狼,汉侯国。《韦昭曰》属鲁。狼音卢党反。见《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又《集韵》《韵会》□郞宕切,音浪。博狼,地名。在阳武。《前汉·张良传》秦皇帝东游,至博狼沙中〈注〉师古曰:狼音浪。◎按史记本作浪。
狈狈:《巳集下·犬字部》《广韵》《集韵》□博盖切,音贝。《玉篇》狼狈也。《集韵》兽名。狼属也。生子或欠一足,二足者,相附而行,离则颠,故猝遽谓之狼狈。《后汉·儒林传》狼狈折札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