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ǒu zhū sì tù
成语简拼:SZST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守株伺兔
近义词
[同]守株待兔
成语示例
(1)《後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世易俗异,事埶舛殊,不能通其变,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守株伺兔”几个大字。
(2)乐叔叔给小外甥讲了“守株伺兔”的典故。
(3)联树中学的乐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守株伺兔”。
(4)小安写不出成语“守株伺兔”的拼音。
(5)小唱不会写成语“守株伺兔”的最后一个字。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守守:shǒu 1、<动>防守;守卫。《过秦论》:『乃使蒙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2、<动>守候;看守。《五蠹》:『守株,冀复得兔。』3、<动>守住;保持。《谏太宗十思疏》:『岂取之易守之难乎?』4、<动>遵守;奉行。《察今》:『守法而弗变则悖。』5、<动>在不利的情况下坚持按自己的理想道德处世。《芋老人传》:『村南有夫妇守贫者。』6、<名>操守;节操。《易·系辞》:『失其守者辞守屈。』7、<名>官名,也称太守,秦朝郡的最高长官。后代称州郡一级的长官。《雁荡山》:『谢灵运为永嘉守。』
株株:zhū 1、<名>露出地面的树根;树桩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触,折颈而死』2、<名>草木。焦延寿《易林》:『泽枯无鱼,山童无株。』3、<量>棵。《三国志·诸葛亮传》:『成都有桑八百株。』4、<动>株连。《五人墓碑记》:『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株戮] 因牵连而被杀。[株守] 死守不放,比喻拘泥守旧不知变通。
伺伺:sì 1、<动>侦察;探索。《童区寄传》:『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2、<动>守候。《左忠毅公逸事》:『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3、<动>等候。《柳毅传》:『凝听翔立,若有所伺。』
兔兔:tù(兔儿)哺乳动物,头部略象鼠,耳大,上唇中间分裂,尾短而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有家兔和野兔等种类。肉可以吃,毛可以纺织,毛皮可以制衣物。通称兔子。
守守:《寅集上·宀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说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视也,护也。《易·系辞》何以守位,曰仁。《周礼·天官》兽人职时田则守罟。〈注〉防兽触攫也。又《广韵》主守也。《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又《增韵》攻守也。《易·坎卦》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史记·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又《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又姓。《正字通》宋守恭,与苏轼为诗友。又叶式视切,音矢。《楚辞·天问》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长人何守。在音泚。又叶虽遂切,音粹。《前汉·班固叙传》崇执言责,隆持官守。宝曲定陵,□有大志。考证:(《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麓守之。)谨照原文衡麓改衡鹿。(海之蜃蛤,祈望守之。衡麓等皆官名。)谨照原文蜃蛤改盐蜃。衡麓改衡鹿。
株株:《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陟输切《集韵》《类篇》钟输切《韵会》追输切,□音邾。《说文》木根也。徐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株。《易·困卦》困于株木。《王肃注》谓最处底下也。又株枸,断木也。《庄子·达生篇》承蜩者处身若橛株枸。又干也。《韩非子·五蠹篇》宋人守株,冀复得兔。又木身也。《蜀志·诸葛表》成都有桑八百株。又与诛通。《释名》罪及余人曰诛。诛,株也,如株木根枝叶尽落也。又《类篇》株儒,短柱也。又株离,亦作侏离,乐名。《史记·乐书》四夷之乐,东方曰□,南方曰任,西方曰株离,北方曰禁。又株林,邑名。《诗·陈风》胡为乎株林。又《正韵》专於切,音朱。义同。又《集韵》《类篇》□鱅珠切,音殊。株楰,木名,可为车辋。又同驻。《释名》驻,株也。株木不动也。考证:(《说文》木根也。徐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邾。)谨照原文邾改株。
伺伺:《子集中·人字部》《广韵》息吏切《集韵》《韵会》《正韵》相吏切,□音四。侦□也。又察也。《前汉·文三王传》左右弄口积,使上下不和,更相眄伺。又《唐书·陆贽传》李楚琳挟两端,有所狙伺。又通司。《前汉·灌夫传》魏其与夫人益市牛酒,令门下□司,至日中,丞相不来。又《广韵》息兹切《集韵》《韵会》新兹切《正韵》相咨切,□音斯。义同。别作〈贝司〉。
兔兔:《子集下·儿字部》《唐韵》汤故切《集韵》《韵会》《正韵》土故切,□吐去声。《说文》兽名。象踞后其尾。《礼·曲礼》兔曰明视。《韵会》欧阳氏曰:兔从免字加一点。俗作兎,非。陆佃云:兔,吐也。明月之精,视月而生,故曰明视。咀嚼者九窍而胎生,独兔八窍五月而吐子。《王充·论衡》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又《正韵》亦作菟。《前汉·贾谊传》搏畜菟。《严延年传》韩卢取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