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ù cù xiǎn xiá
成语简拼:CCXX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卒卒鮮暇
成语解释
卒卒:很匆忙的样子;鲜:少;暇:空闲时间。匆匆忙忙地没有空闲时间。形容事情多,忙得不可开交。
成语示例
(1)仆今年在校,卒卒鲜暇,事皆琐末猥杂,足浊脑海。●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
成语造句
(1)本子的封面上写着“卒卒鲜暇”几个大字。
(2)丹凤县商镇中学的求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卒卒鲜暇”。
(3)小笔不会写成语“卒卒鲜暇”的最后一个字。
(4)小航写不出成语“卒卒鲜暇”的拼音。
(5)永晟哥哥给宗玲和婉欣讲解了“卒卒鲜暇”的故事。
(6)仆今年在校,卒卒鲜暇,事皆琐末猥杂,足浊脑海。见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
成语出处
《汉书·司马迁传》:『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旨意。』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卒卒卒卒:[cùcù] 匆促;急迫的样子。
卒卒:zú 1、<名>步兵;士兵。《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郑伯克段于鄢》:『缮甲兵,具卒乘。』2、<名>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一卒。《叔向贺贫》:『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谋攻》:『全卒为上,破卒次之。』3、<名>差役;隶卒。《左忠毅公逸事》:『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4、<动>死。《董宣执法》:『年七十四,卒于官。』《赤壁之战》:『初,鲁肃闻刘表卒。』5、<动>完成;完结。《孔雀东南飞》:『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陈情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6、<副>终于;最终。《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垓下之战》:『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辨] 兵,卒,士。上古时这三个字意义各不相同。『兵』一般指武器,也可泛指军队;『士』是战斗时在战车上的战士。cǜ<副>通『猝』。突然;仓猝。《荆轲刺秦王》:『卒惶不知所为。』《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鲜鲜:xiān 1、<名>生鱼;鲜鱼。《韩非子·解老》:『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2、<形>新鲜;美味。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钓于水,鲜可食。』3、<形>鲜明;鲜艳。《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xiǎn<形>少。《爱莲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明] (1)鲜艳华美。(2)精明。
暇暇:xiá 1、<名>空闲;闲暇。《病梅馆记》:『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2、<动>有空闲;有时间精力。《齐桓晋文之事》:『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3、<形>悠闲。《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暇豫] 悠闲逸乐。
卒卒:《子集下·十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藏没切,尊入声。《说文》隶人给事者。《周礼·地官·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又《唐韵》子律切《集韵》《韵会》即聿切《正韵》即律切,□音啐。《尔雅·释诂》尽也。〈疏〉终尽也。《诗·卫风》畜我不卒。又《尔雅·释言》巳也。《礼·曲礼》大夫死曰卒。又《唐韵》《集韵》《正韵》仓没切《韵会》苍没切,□村入声。《广韵》急也。《韵会》匆遽之貌。《前汉·司马迁传》卒卒无须臾之间。《赵充国传》则亡以应卒。〈注〉卒谓暴也。又与倅同,音翠。副贰也。《礼·燕义》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又《集韵》崒亦作卒。又《韵补》叶将遂切,音翠。《左思·吴都赋》雕题之士,镂身之卒。比饰虬龙,蛟螭与对。又叶昌悦切,音测。《苏辙·功臣寺诗》流传后世人,谈笑资口舌。是非亦已矣,兴废何仓卒。考证:(《左思·吴都赋》雕题之士,镂身之卒。比饬虬龙,蛟螭与对。)谨照原文比饬改比饰。
鲜鲜:《亥集中·鱼字部》《唐韵》《集韵》《韵会》□相然切,音仙。鱼名。出貉国。《礼·内则》冬宜鲜羽。〈注〉鲜,生鱼也。又《玉篇》生也。《书·益稷》暨益播奏庶艰食鲜食。〈传〉鸟兽新杀曰鲜。《仪礼·士昏礼》腊必用鲜。〈疏〉义取夫妇日新之义。《左传·襄三十年》唯君用鲜。〈注〉鲜,野兽也。又《广韵》洁也。《易·说卦》为蕃鲜。〈注〉鲜,明也。又《释名》鲜,好也。《玉篇》善也。又国名。《后汉·东夷传》昔箕子避地朝鲜。又《鲜□传》鲜□者,依鲜□山,故因号焉。又山水名。《水经注》北鲜之山,鲜水出焉。又姓。《后蜀录·李寿司空》鲜思明。又鲜于,复姓。《风俗通》武王封箕子於朝鲜,其子食采於朝鲜,因氏焉。又《广韵》《集韵》□息浅切,音猕。《易·系辞》故君子之道鲜矣。《释文》尽也。又《书·无逸》惠鲜鳏寡。〈传〉又加惠鲜乏鳏寡之人。〈疏〉鲜,少乏也。《诗·郑风》终鲜兄弟。〈笺〉鲜,寡也。《礼·中庸》民鲜能久矣。〈注〉鲜,罕也。又少也。亦善也。《诗·邶风》籧篨不鲜。〈笺〉鲜,善也。《朱传》少也。又《尔雅·释山》小山别大山,鲜。〈疏〉李巡云:大山少,故曰鲜。《诗·大雅》度其鲜原。〈传〉大山曰鲜。《朱传》鲜,善也。又《正韵》与献同。《礼·月令》天子乃鲜羔开冰。〈注〉鲜当为献,声之误也。又与犀同。《前汉·匈奴传》黄金犀毗一。〈注〉师古曰:犀毗,带钩也。亦曰鲜□,亦谓师氏,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又《集韵》私箭切,猕去声。姓也。
暇暇:《辰集上·日字部》《唐韵》《正韵》胡驾切《集韵》《韵会》亥驾切,□音夏。《说文》闲也。《书·酒诰》不敢自暇自逸。〈传〉不敢自宽暇自逸豫。又《扬子·方言》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周郑之间谓之暇。〈注〉暇音贾。又与假同。《王粲·登楼赋》聊暇日以销忧。〈注〉暇,古雅反。或作假。又《韵补》叶后五切。《诗·小雅》迨我暇矣,饮此湑矣。《毛诗·古音考》暇音甫。又叶胡故切。《张衡·东京赋》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