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ì xún fán nǎo
成语简拼:ZXFN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自尋煩恼
歇后语:作茧自缚;没罪找枷戴成语谜语找闷
成语英文:overcare成语日文自分で悩みのたねをつくる成语法文s'attirer des ennuis成语德文sich unnǒtig sorgen
成语解释
自找的烦闷苦恼。意思是,本来不该有烦闷苦恼。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自己找麻烦
近义词
自找麻烦、自贻伊戚、自诒伊戚、自贻伊咎、自讨苦吃
反义词
嫁祸于人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自寻烦恼”几个大字。
(2)丰丰写不出成语“自寻烦恼”,导致语文测试才97分。
(3)开开不会写成语“自寻烦恼”的最后一个字。
(4)长海县第二中学的吴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自寻烦恼”。
(5)兆琪大哥哥给舸箐和琦轩讲述了“自寻烦恼”的历史典故
(6)期待本身已充满乐趣,过分苛刻或正襟危坐只会让你自寻烦恼。
(7)有了点血汗钱就游手好闲,那是自寻烦恼。
(8)这个奖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也无法强求,你不要患得患失,自寻烦恼。
(9)它是只有蛮荒时代愚昧无知的人们才会接受,以自寻烦恼,阻碍,和限制的。
(10)你放心,不必自寻烦恼。
(11)他好管闲事,经常自寻烦恼。
(12)你这是伯虑愁眠,自寻烦恼。
(13)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何必为了流言蜚语而自寻烦恼呢?
(14)反正不是有光荣、有面子的事,何必问来问去,自寻烦恼?
(15)他怎肯自坏声名自寻烦恼的犯上风流罪过,忍受那些讥笑嘲讽。
(16)这种好日子不过,要自寻烦恼,害得一家人家可能会拆散,何苦?
(17)去廊坊市八中之前,昶均大哥哥给优佯和赵芯讲述了『自寻烦恼』的历史典故
(18)这本来不是我管的事,现在管了,可又没完没了,就是处理不完,真是自寻烦恼。
(19)我没有权利对他的财产提出要求,于是我便打定了主意:决不要自寻烦恼,缘木求鱼,去提出这种要求,后来我便始终没有改变过这个主意。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9回:『每天好好的,你必是自寻烦恼,哭一会子,才算完了这一天的事。』
成语故事
大观园里来了很多客人,林黛玉与新来的宝钗之妹薛宝琴十分要好,两人十分默契。史湘云与贾宝玉经常找她们两个玩,并谈论一些典故事例,黛玉一时想起自己没有亲人,就放声大哭,宝玉笑她自寻烦恼,众人纷纷劝慰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烦恼烦恼:[fánnǎo] (1)烦闷苦恼。自寻烦恼。(2)烦扰。那伙鸟男女来烦恼南旺营。――《荡寇志》。
自寻自寻:[zìxún] 自己找。使得孩子们可以自寻快乐。
自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寻寻:xún 1、<量>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琐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2、<动>寻找。《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3、<动>探求。《与陈伯之书》:『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4、<动>顺着。《桃花源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5、<副>随即;不久。《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寻常] (1)八尺一寻,两寻一常。古代常用的长度单位。(2)平常。[寻思] 思索。
烦烦:fán 1、<名>发热头痛。《说文》:『烦,热头痛也。』2、<形>烦躁;烦闷。《孔雀东南飞》:『怅然心中烦。』3、<形>繁杂;琐碎。《尚书·说命》:『礼烦则乱。』4、<动>烦扰;搅动。《史记·乐书》:『水烦则鱼鳖不大。』5、<动>烦劳;麻烦。常在请示他人做事时用作恭谦之词.《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恼恼:nǎo(1)生气:恼恨;把他惹恼了;你别恼我!(2)烦闷;心里不痛快:烦恼;苦恼;懊恼。
自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寻寻:《寅集上·寸字部》《唐韵》徐林切《集韵》《韵会》《正韵》徐心切,□音浔。《说文》绎理也,本作□,从工口,从又寸。工口,乱也。又寸,分理之也。彡声。《增韵》求也。《前汉·黄霸传》语次寻绎。〈注〉抽引而出也。又度名。《周礼·地官·媒氏注》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小尔雅》四尺谓之仞,倍仞谓之寻。《孟子》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又仍也,继也。《左传·昭元年》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古语》毫末不扎,将寻斧柯。又俄也。《晋羊祜让开府表》以身误陛下辱高位,倾覆亦寻而至。又用也。《左传·僖五年》将寻师焉。〈注〉寻,用也。又侵寻,犹浸淫也。《前汉·武帝纪》巡郡县,侵寻太山矣。又借作温燖。《左传·哀十二年》吴使人请寻盟。子贡曰: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注〉寻,重也,温也,前盟巳寒,更温之使热。与燖义同。又长也。《扬子·方言》自关以西,秦晋梁益间,凡物长谓之寻。又俗谓庸常为寻常。又姓。晋寻会,唐刘黑闼将寻相。《韵会》毛氏曰:从口。俗从几作□,非。□。
烦烦:《巳集中·火字部》《唐韵》附袁切《集韵》《韵会》符袁切,□音樊。《说文》热头痛也。又《增韵》不□也。《书·说命》礼烦则乱。又《玉篇》干烦也。《左传·僖二十九年》敢以烦执事。又《礼·乐记》卫音趋数烦志。〈注〉烦,劳也。又《左传·定二年》啧有烦言。〈注〉烦,言忿争。又《增韵》闷也。《史记·仓公传》病使人烦懑。又鸟名。《司马相如·上林赋》烦鹜鷛□。〈注〉徐广曰:烦鹜,一作番□。《汉书·音义》烦鹜,凫也。郭璞云:烦鹜,鸭属。又地名。《战国策》袭燕楼烦数县。〈注〉楼烦,属鴈门。又叶符筠切。《陈琳·大暑赋》料救药之千百兮,只累热而增烦。燿灵管之匪念兮,将损性而伤神。又叶汾洽切。《宋玉·神女赋》淡清静其愔嬺兮,性沈祥而不烦,意似近而既远,若将来而复旋。《嵆康·琴赋》更唱迭奏,声若自然,流楚窈窕,惩躁雪烦。
恼恼:《卯集上·心字部》《广韵》奴皓切《集韵》《韵会》《正韵》乃老切,□音脑。《说文》有所恨也。本作□。从女,□省声。今作恼。《广韵》懊恼也。《增韵》事物挠心也。《集韵》或作□□,亦作憹。晋隆安初有懊憹歌,俗间讹谣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