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业自得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ì yè zì dé成语简拼:ZYZD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自業自得
成语解释
业:造作;得:获得,取得。佛家语,指自作自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作自受
近义词
自作自受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赫然是“自业自得”几个大字。
(2)成语自业自得的结构和「不禁不由」一样,都是ABAC形式。
(3)东胜区实验中学的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自业自得”。
(4)帆帆写不出成语“自业自得”,所以单元测试才考了99分。
(5)俊剑哥哥给思影和蕴雍讲了“自业自得”的故事。
(6)磊磊不会写成语“自业自得”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正法念经》:『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自得自得: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洋洋自得;安闲自得。
自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业业:yè 1、<名>事业;功业。《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2、<名>职业;职守。《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3、<名>学业。《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4、<名>产业。《原君》:『我固为子孙创业也。』5、<动>从事。《卖柑者言》:『吾业是有年矣。』6、<副>已经。《黄生借书说》:『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7、<名>罪孽。《少年中国说》:『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业根] 祸种;惹祸的东西。[业已] 已经。[业障] 佛教语,罪恶的意思。3277
得得:dé 1、<动>获得;得到;取得。与『失』相对。《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垓下之战》:『汉皆已得楚乎?』2、<动>贪求;贪得。《论语·季氏》:『戒之在得。』3、<名>心得;收获。《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4、<形>得意;满足。《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5、<动>领会;理解。《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6、<形>合适;恰当。《六国论》:『此言得之。』7、<动>实现;达到。《信陵君窍符救赵》:『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8、<动>能;能够。《垓下之战》:『项王自度不得脱。』《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9、<副>应该;应当。《鸿六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10、<助>表示完成或补充说明结果。《琵琶行》:『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11、<副>必须。《红楼梦》:『这件事还得你去才弄的明白。』[得非] 同『得无』,莫不是。[得无] 副词。(1)莫非;该不会。(2)能不;怎么能不。
自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业业:《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鱼怯切《集韵》逆怯切,□音邺。《说文》业,大板也,所以饰悬钟鼓。《诗·大雅》虡业维枞。〈疏〉植钟磐之木,植者名为虡,横牵者为栒,栒上加大版为之饰为业。刻板捷业如锯齿,故曰业。又功业。《易·系辞》富有之谓大业。又事业。《易·坤卦》畅於四支,发於事业。又基业。《孟子》创业垂统。又学业。《礼·曲礼》所习必有业。又世业。《左传·昭元年》子产曰:台骀能业其官。又《尔雅·释训》业业,危也。《书·臯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又壮也。《诗·小雅》四牡业业,又凡所攻治者曰业,事物已为而未成亦曰业。《孟子》有业履於牖上。又已然曰业。《前汉·吴王濞传》高祖召濞相之,悔业已拜。又艺业。《史记·货殖传》田农,拙业也,卖浆,小业也。又建业,地名。《吴志》权改秣陵为建业。又姓。《姓苑》有业氏。又《集韵》逆及切,音岌。亦壮也。又《集韵》玉盍切。亦危也。又叶宜戟切,音逆。《鶡冠子·泰鸿篇》两治四致,间以止息。归时离气,以成万业。又叶逆约切,音虐。《前汉·艺文志述》伏羲画卦,书契后作。虞夏商周,孔纂其业。○按《说文》从莘从巾。巾象版,不从木,收莘部,今误入。
得得:《寅集下·彳字部》《唐韵》《正韵》多则切《集韵》《韵会》的则切,□音德。《说文》行有所得也。《玉篇》获也。《韵会》凡有求而获皆曰得。又赋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丧。《礼·曲礼》临财毋苟得。《左传·定九年》凡获器用曰得,得用焉曰获。《孟子》求则得之。又贪也。《论语》戒之在得。又《韵会》与人契合曰相得。《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犹特地也。《全唐诗话》贯休入蜀,以诗投王建曰:一瓶一鉢[音bō]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又叶都木切,音笃。《老子·道德经》罪莫大於可欲,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见头足,终日至夜,竟无所得。《集韵》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