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ǎn míng shǒu jié
成语简拼:YMSJ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眼明手捷
成语英文:be sharp-eyed and quick moving
成语解释
看得准,下手快。形容人反应快,动作敏捷。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反应快
近义词
眼尖手快、眼明手快
成语接龙
1、眼明手捷→捷报频传→传龟袭紫→紫绶金章→章台杨柳→柳折花残→残民以逞→逞怪披奇→奇文瑰句→句栉字比→比肩继踵→踵武相接→接连不断→断梗浮萍→萍飘蓬转→转弯磨角→角巾东路→路见不平→平易近民→民安国泰→泰山压卵→卵石不敌→敌力角气→气充志骄→骄奢放逸
2、眼明手捷→捷报频传→传经送宝→宝山空回→回黄转緑→緑水青山→山高水险→险象环生→生生世世→世外桃源→源头活水→水流云散→散灰扃户→户限为穿→穿红着緑→緑叶成阴→阴阳交错→错落高下→下塞上聋→聋者之歌→歌声绕梁→梁孟相敬→敬上爱下→下回分解→解衣抱火
3、眼明手捷→捷报频传→传为佳话→话长说短→短绠汲深→深文周内→内顾之忧→忧患馀生→生荣亡哀→哀告宾服→服牛乘马→马迹蛛丝→丝竹管弦→弦外有音→音问两绝→绝薪止火→火烧眉毛→毛羽零落→落井下石→石烂海枯→枯木发荣→荣古虐今→今雨新知→知己知彼→彼弃我取
4、眼明手捷→捷足先得→得胜头回→回肠寸断→断线偶戏→戏蝶游蜂→蜂出泉流→流离颠疐→疐后跋前→前无古人→人才济济→济世安邦→邦家之光→光复旧物→物阜民丰→丰屋延灾→灾难深重→重纸累札→札手舞脚→脚忙手乱→乱七八糟→糟糠之妻→妻梅子鹤→鹤唳猿声→声势浩大
5、眼明手捷→捷足先得→得失相半→半新半旧→旧愁新恨→恨海难填→填坑满谷→谷父蚕母→母慈子孝→孝子慈孙→孙康映雪→雪窑冰天→天清日白→白蜡明经→经纶满腹→腹载五车→车怠马烦→烦言碎辞→辞尊居卑→卑躬屈膝→膝语蛇行→行易知难→难以为情→情意绵绵→绵里薄材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写着“眼明手捷”几个大字。
(2)璐璐写不出成语“眼明手捷”的拼音。
(3)梅梅不会写成语“眼明手捷”的最后一个字。
(4)祁家河初中的苌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眼明手捷”。
(5)允阿姨给阿慧和小朋友们介绍了“眼明手捷”的历史故事。
(6)在死亡之虫风卷残云,饿虎扑食不断的鲸吞之间,风揉雪眼明手捷,动如脱兔,迅速巧妙闪过死亡之虫一次又一次的鲸掠。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想起俺少时节,眼明手捷,体快身轻。』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眼眼:yǎn 1、<名>眼珠。《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晋书·阮籍传》:『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引] 眼睛。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菴》:『眼前万里江山。』2、<名>孔洞;窟窿。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第中窗上下及中一二眼作方眼。』3、<量>用于井、泉水。白居易《钱塘湖石记》:『湖中又有泉数十眼。』
明明:míng 1、<形>明亮。《石钟山记》:『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2、<动>照亮。《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3、<形>明白;清楚。《答司马谏议书》:『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又] 明白地;公开地。《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明谓左右。』4、<动>证明;说明。《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5、<动>明确。《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6、<形>英明;高明;明智。《谏太宗十思疏》:『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7、<名>智慧。《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8、<名>视力。《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又] 视力好。《管子·制分》:『聪耳明目』9、<形>次;下一个(专指年、月、日)。《为学》:『明年,贫僧自南海还。』10、<名>明朝。
手手:shǒu 1、<名>人的手。[又] <动>手拿着;手持。《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2、<副>亲手;亲自。《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3、<名>控制的范围。《毛遂自荐》:『王之命,悬于遂手。』4、<名>精通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裙人。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手谈] 下围棋。[手眼] 手段;技艺。
捷捷:jié 1、<形>胜利;成功。《史记·卫青传》:『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2、<名>战利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郑子产献捷于晋。』3、<形>迅速;敏捷。《韩非子·难言》:『捷敏辩给。』4、<动>抄近路。《左传·成公五年》:『待我,不如捷之速也。』
眼眼:《午集中·目字部》《唐韵》五限切《集韵》《韵会》《正韵》语限切,□颜上声。《说文》目也。《灵枢经·大惑论》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童子,筋之精为黑眼,气之精为白眼,故童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衇法于阳。《释名》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易·说卦》巽其於人也,为多白眼。《史记·孔子世家》眼如望羊。《晋书·阮籍传》籍能为青白眼。《南史·陶弘景传》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弘景末年,一眼有时而方。又马有夜眼。《本草纲目》马夜眼在马足膝上,有此能夜行。又果名。《嵆含·草木状》南方之果,珍异者有龙眼。又香名。《洪刍香谱》白眼,香黄熟之别名。又彪眼泉,地名。见《北史·常景传》。又姓。见《姓苑》。又《集韵》《韵会》《正韵》□鱼恳切,垠上声。《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望其毂欲其眼也。〈注〉眼出大貌。一曰突出貌。郑康成读。又叶五建切,言去声。《谢灵运·斤竹□诗》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又叶伊甸切,音宴。《苏辙·雪诗》终胜溪嶂长熏眼,典衣共子成高讌。《说文》本作□。
明明:《辰集上·日字部》(古文)朙《广韵》武兵切《集韵》《韵会》《正韵》眉兵切,□音鸣。《说文》照也。《易·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时,徧照天下,无幽不烛,故云明。《史记·正书》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又《易·乾卦》大明终始。〈疏〉大明,晓乎万物终始。又《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又《书·尧典》钦明文思安安。〈疏〉照临四方谓之明。又《书·舜典》黜陟幽明。〈传〉升进其明者。又《书·太甲》视远惟明。〈疏〉谓监察是非也。又《洪范》视曰明。〈传〉必清审。又《诗·小雅》祀事孔明。〈笺〉明,犹备也。又《诗·大雅》明明在下。〈传〉明明,察也。《尔雅·释诂疏》明明,言甚明也。又《礼·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又《礼·礼运》故君者所明也。〈疏〉明,犹尊也。又《礼·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疏〉明者,辨说是非也。又《韩非子·难三篇》知微之谓明。又《广韵》昭也,通也。又星名。《诗·小雅》东有启明。〈传〉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又《小雅》明发不寐。〈疏〉言天将明,光发动也。又《正字通》凡厥明、质明,皆与昧爽义同。又姓。《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晋荀曦从事明预。又与盟同。《诗·小雅》不可与明。〈笺〉明,当为盟。又与孟同。《周礼·夏官·职方氏注》望诸明都也。《释文》明都,《禹贡》作孟猪。今依《书》读。又《前汉·地理志》广汉郡葭明。〈注〉师古曰:明音萌。又《韵补》叶谟郞切。《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楚辞·九歌》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又叶弥延切。《道藏歌》观见学仙客,蹊路放炎烟。阳光不复朗,阴精不复明。
手手:《卯集中·手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释名》手须也,事业所须也。《急就篇》卷捥节爪拇指手。《师古注》及掌谓之手。《易·说卦》艮为手。〈疏〉艮既为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为手也。《礼·玉藻》手容恭。又以手执器亦曰手。《礼·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传·庄十三年》曹子手刃而从之。又《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注〉言手击之。又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实沈参墟,封为晋侯。又叶赏吕切,音黍。《郭璞·神嘘赞》脚属於头,人面无手。厥号曰嘘,重黎所处。又叶矧视切,音矢。《宋玉·笛赋》延长颈,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又《说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谓之拳。非手即拳也。
捷捷:《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叶切,音倢。读若潜入声。《说文》猎也,军获得也。《春秋·庄三十一年》齐侯来献戎捷。《谷梁传》军得曰捷。又《广韵》尅也,胜也,成也。《增韵》报胜曰捷。《诗·小雅》一月三捷。又佽也,疾也,急也。《诗·大雅》征夫捷捷。〈疏〉举动敏疾之貌。《前汉·东方朔传》捷若庆忌。又《尔雅·释诂》际接翜,捷也。《郑注》捷者,相接绩也。又数名。《小尔雅》二十四铢曰两,两有半曰捷。又姓。《淮南子·人间训》黄帝臣捷剟。《前汉·艺文志》捷子二篇。〈注〉齐人武帝时说。又《集韵》《韵会》□七接切,音妾。捷捷,口舌声。《诗·小雅》捷捷幡幡,谋欲谮言。通作誱。亦作唼。又《集韵》《韵会》《正韵》□测洽切。与插同。《曹植·七启》捷忘归之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