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ì tǎo kǔ chī
成语注音:ㄗㄧˋ ㄊㄠˇ ㄎㄨˇ ㄔㄧ
成语简拼:ZTKC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自討苦喫
歇后语:搬石头打脑袋成语谜语求良药
成语英文:make a rod for one's own back成语日文みずからやっかいなことを招(まね)く成语法文s'attirer des ennuis
成语解释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找麻烦
近义词 作茧自缚、作法自毙、自作自受、罪有应得、咎由自取、自食其果、自找麻烦、自取其咎、自投罗网、自寻烦恼、开门揖盗、引狼入室 、开门延盗
成语示例 (1)可是我有一种毛病,自己也疑心是自讨苦吃的要苗,就是偶尔要想想。▼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
(2)…诗书满架,我们见了,自然另有准备,岂肯冒味,自讨苦吃?』林之洋接过扇子扇著道:『这样说,日后回家,俺…——清·李汝珍《镜花缘》
(3)…前拿人。我便不再拦阻那官儿的走狗,由得他们去自讨苦吃。一名家丁见我让开,当即向那老贼冲去。那老贼笑道…——当代·金庸《鹿鼎记》
(4)…用上了七成劲力,纵然将他打得口喷鲜血,那是他自讨苦吃,那也是无可奈何了。——当代·金庸《鹿鼎记》
(5)…韦小宝的言语不堪一驳,他有皇上撑腰,又有谁敢自讨苦吃,出口辩驳?…——当代·金庸《鹿鼎记》
(6)…甚么不将我们抓去。他只好承认打了败仗,岂不是自讨苦吃?』…——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别怪我,因为你是自讨苦吃。
(2)别自讨苦吃,被人以一个亲吻就出卖了。
(3)不要埋怨他了,是你自讨苦吃!
(4)尝试去控制或去改变我们不能控制的事物只会带来自讨苦吃的结果。
(5)当男人在体重方面寻求帮助时,英国健康服务体系的无所作为,必然会导致其自讨苦吃。
(6)对于一个正在工业化的国家而言,忽视妇女行为无异于自讨苦吃。
(7)假如你在雾天去爬山,你是在自讨苦吃。
(8)晶晶写不出成语“自讨苦吃”的拼音。
(9)康朔大哥哥 给香尹和岚岚讲述了“自讨苦吃”的历史典故
(10)练习本的第二页赫然是“自讨苦吃”几个大字。
(11)你也许断定他们是自讨苦吃,毕竟发展中国家将首先面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冲击。
(12)你自讨苦吃!我告诉过你他是个畜生!你非要亲自去见识见识!所以说,把他甩了吧!
(13)然而,某些同事想负起责任把冰箱里的食物清理掉却可能是自讨苦吃——不仅是生理上也可能是法律上。
(14)饶平县汫洲中学的郗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自讨苦吃”。
(15)人们为什么要“自讨苦吃”?
(16)如果你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最终你会自讨苦吃。
(17)如果人们明明知道怎么钻这些酒店价格体系的空子,还继续使用你们的品牌网站,那他们就是自讨苦吃。
(18)如果在一年前,她就会瞪着他,告诉他这样做是想自讨苦吃。
(19)若开始就知道某个目标达不到却硬要去实现,那不会有任何好处,只会自讨苦吃。
(20)他们认为,我和戈尔忽视了选举支持我们的人们更深切的忧虑和利益,我们这样做是在自讨苦吃。
(21)他指出,因为没有对这个问题采取行动,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正在“自讨苦吃”。
(22)向一个游戏人生的人提问这么严肃的问题,我真是自讨苦吃。
(23)小凯不会写成语“自讨苦吃”的最后一个字。
(24)有些人是那么喜欢倒霉,以致他们会赶半程路见它去(自讨苦吃)。
(25)这不安全并且让人羞愧,他们真是自讨苦吃。
(26)这位青年已惹恼了几乎所有的同事——我敢肯定他是在自讨苦吃。
(27)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的许多外交成就和政治成就都是在美国自讨苦吃的情况下占到的便宜。
(28)总体来看,当前美国的债务危机很大程度上属于自讨苦吃。
成语出处 明·张岱《陶庵梦忆·朱云崃女戏》:『殷殷防护,日夜为劳,是无知老贱自讨苦吃者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自 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讨 讨:tǎo 1、<动>声讨。《左传·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讨贼。』2、<动>讨伐;征伐。《出师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3、<动>惩治;处罚。《殽之战》:『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4、<动>探讨;探求。《谭嗣同》:『讨论天下事。』5、<动>谋取;索取。《水浒传》:『当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那讨钱来还他?』6、<动>请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7、<动>招惹;引起。《水浒传》:『没有讨别人疑心做甚么?』8、<动>娶。《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家相公要讨一房侧室。』[讨伐] 兴师问罪;出兵征伐。[讨论] 探讨评论。
苦 苦:kǔ 1、<形>(味道)苦;甘、甜的反面。《苦斋记》:『味苦而微辛。』2、<动>劳苦;辛劳。《齐桓晋文之事》:『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又] <名>辛劳艰苦的事。《班超告老归国》:『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3、<形>艰苦;困苦。《兵车行》:『况复秦兵而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4、<形>痛苦;悲苦。《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5、<动>苦于;被……所苦。《陈涉世家》:『天下苦秦久矣。』6、<动>愁苦;忧愁。《愚公移山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7、<副>竭力;尽力。《谭嗣同》:『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苦手] 痛打。[苦言] 逆耳之言。[苦雨] 久下成灾之雨。[苦主] 被害人的家属。
吃 吃:chī 1、<动>口吃。《史记·张丞相传》:『(周)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2、<象>笑声。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但闻室中吃,皆婴宁笑声。』3、<动>进食。贾谊《新书·耳痹》:『越王之穷,至乎吃山草。』4、<动>感受;蒙受。《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半夜敲门不吃惊。』5、<介>表示被动。《智取生辰纲》:『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吃官司] 指被控告受处罚或关在监狱里。[吃嘴] 贪吃。
自 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讨 讨:《酉集上·言字部》《唐韵》他皓切《集韵》《韵会》《正韵》土皓切,□叨上声。《说文》治也。从言从寸。《徐曰》寸,法也。奉辞伐罪,故从言。会意。《书·臯陶谟》天讨有罪。〈疏〉讨治有罪,使之绝恶。《左传·宣十二年》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注〉讨,治也。又《广韵》诛也。《类篇》杀也。《正韵》诃也。又除也。《公羊传·隐四年》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注〉讨者,除也。又《玉篇》去也。《礼·礼器》君子之于礼也,有顺而讨也。〈疏〉顺序而稍去之也。又《类篇》求也。《□韵》探也。《正韵》寻也。《论语》世叔讨论之。〈注〉讨,寻究也。《后汉·王充传》讨摘物情。《三国志·袁绍与公孙瓒书》寻讨祸源。又亲也。《诗·秦风》蒙伐有苑。〈传〉蒙,讨羽也。〈笺〉讨,亲也。画亲羽之文于伐。又官名。《旧唐书·职官志》贞元末,置招讨使。《金史·百官志》招讨司使招怀降附,征讨携离。又叶他口切,偸上声。《焦氏·易林》三丝绾弩,无益于辅。城弱不守,郭君受讨。
苦 苦:《申集上·草字部》《唐韵》康土切《集韵》《韵会》孔五切,□音□。《说文》大苦,苓也。《诗·唐风》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传〉苦,苦菜也。陆玑云:生田及山泽中,得霜甜脃而美。《谢灵运·山居赋》二箭殊叶,四苦齐味。《自注》四苦:青苦、白苦、紫苦、黄苦。又味也。《书·洪范》炎上作苦。《诗·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又《集韵》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又患也。《前汉·贾谊传》非徒病肿,又苦□盭。又《类篇》急也。又《博雅》怅也。又《扬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为快,犹以臭为香,治为乱,反覆用之也。又去声。《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乗[音chéng]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又果五切,音古。恶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辨其苦良。〈注〉谓分别缣白之麤细。《齐语》辨其功苦。〈注〉功,牢也。苦,脃也。《史记·五帝纪》河濵器皆不苦窳。〈注〉苦,麤也。又音怙。地名。《史记·老庄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监,义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草作。
吃 吃:《丑集上·口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居乙切,音讫。《说文》言蹇难也。《史记·韩非传》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着书。《前汉·周昌传》为人口吃。《唐史·拾遗》焦遂口吃,对客不出一言,醉后辄酬答如注射,时人目为酒吃。又与吃同。《新书·耳庳篇》越王之穷,至乎吃山草。又《集韵》欺讫切,音乞。吃吃,笑貌。
注 :本文资料中的部分内容由互联网资料提取而成,未与权威书籍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