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ì qǔ miè wáng
成语注音:ㄗㄧˋ ㄑㄩˇ ㄇㄧㄝ ˋ ㄨㄤˊ
成语简拼:ZQMW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自取滅亡
歇后语:灯蛾扑火;小丑跳梁成语谜语饮酒止渴;飞蛾扑火
成语英文:cut one's throat成语日文みずから滅亡(めつぼう)を招(まね)く成语法文aller au devant de sa propre ruine成语德文seinen eigenen Untergang heraufbeschwǒren
成语解释
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成语辨析]
见『飞蛾投火』(292页)。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自己找死
近义词
飞蛾扑火、飞蛾赴火、飞蛾投火、自掘坟墓、自投罗网、作茧自缚、自作自受、自寻死路、自寻短见、作法自毙、玩火自焚、以卵投石、不自量力、无济于事
反义词
置人死地
成语示例
(1)倭兵犯顺,自取灭亡。▼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五回
(2)…至于荆轲,力不足以谋无道秦,遂使绝裾而去,自取灭亡。轻借樊将军之头,何日可能还也?此千古之所恨,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政
成语造句
(1)NBA是个弱肉强食的地方,赛场上过分的绅士,只会自取灭亡。
(2)八月他在斯摩棱斯克一心只想如何推进,可是我们现在却看出,这种继续推进对他来说显然是自取灭亡的。
(3)但当不义者在愤怒中背弃了智慧,遂怒杀兄弟而自取灭亡。
(4)但我这个人真是命里注定自取灭亡,竟然抵御不了这种提议的诱惑,就像我当初一心要周游世界而不听父亲的忠告一样。
(5)对银行一把手而言,削减薪酬无异于自取灭亡,这和政治家一增税就下台是同样道理。
(6)方方不会写成语“自取灭亡”的最后一个字。
(7)吉姆柯林斯:作为一个简单的背景介绍,我要说明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兴趣,也就是企业是如何自取灭亡,走向衰落的。
(8)假如唯一的选择是要么投降,要么全国自取灭亡,那么,敌方完全可以认定总统还是宁愿投降的。
(9)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自取灭亡”几个大字。
(10)龙湖镇初级中学的圭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自取灭亡”。
(11)人有十之八九都是自取灭亡。
(12)是的,神可以抹去恐怖主义者选择意愿的能力,将祂的意旨灌输到他们的脑中,从而使他们不能完成自取灭亡的行径。
(13)特别是后者将导致一个两难的境地:人类如果过度掠夺自然资源将会自取灭亡,但是如果不那样做又会面临悲惨的命运。
(14)为了以上我所提出的理由,我认为这种心理学迟早会遭遇自取灭亡的命运。
(15)无疑,它将最终导致共和党和两党制自取灭亡,而两党制保障了我们美国的自由权利,以免遭一党制专制统治。
(16)武断地限制我们接纳来自全球的技术人员显然是自取灭亡。
(17)蜥怪是勇猛的战士,但不会自取灭亡;当它们失败几率过大时,它们会撤退。
(18)下珑哥哥给今婷和琪宁介绍了“自取灭亡”的成语典故。
(19)想象一下,等待我的敌人是自取灭亡。我会很乐意杀掉我的人,来庆祝胜利。
(20)小菲写不出成语“自取灭亡”的拼音。
(21)由于对祖国好战和自取灭亡的政策感到厌恶,柏拉图尽量远离政治,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探索哲学。
(22)这个可怜的女人实现不了她的目标,她会自取灭亡。
(23)这个政府是自取灭亡。它对人民过分压制了。
(24)这将意味着他们自取灭亡。
(25)这就是全国性的恐惧和挫折感,这种感觉可能导致国家自取灭亡,导致我们美国人所珍视的一切走上穷途末路。
成语出处
《阴符经》卷下:『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灭亡灭亡:[mièwáng] (1)消失。帝国的灭亡过程。韩魏灭亡。――《战国策·魏策》。(2)消灭;被征服;被消灭。自取灭亡。
自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取取:qǔ 1、<动>割取。《周礼·大司马》:『获者取左耳。』2、<动>俘获;捕获。《李愬雪夜入蔡州》:『入蔡州取吴元济。』3、<动>攻占;夺取。《公输》:『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4、<动>拿取;拿。《赤壁赋》:『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5、<动>取得;获得。《谏太宗十思疏》:『岂取之易守难乎?』6、<动>提取;取出。《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7、<动>通『取』,娶妻。《孔雀东南飞》:『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8、<名>可取之处。《答韦立师道书》:『仆自卜固无取。』9、<动>择取;选用。《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0、<助>用于动词后,无实义。《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取次] (1)随便;任意。(2)草草;仓促。[取室] 娶妻。
灭灭:miè 1、<动>熄灭。《尚书·盘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2、<动>灭亡;消灭。《赤壁之战》:『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3、<动>消失;磨灭。《游褒禅山记》:『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4、<形>暗。《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亡亡:wáng 1、<动>逃跑。《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2、<动>丢失;失掉。《智子疑邻》:『暮而果大亡其财。』《六国论》:『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3、<动>灭亡。《子鱼论战》:『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过秦论》:『遂并起而亡秦族矣。』4、<动>死亡。《赤壁之战》:『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5、<动>通『忘』。忘记。《韩非子·说林》:『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矣。』wú 1、通『无』。一指『没有』,一指『不』。《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报刘一丈书》:『他日来,幸亡阻我也。』[亡命] 逃亡(在外)。又指逃亡在外的人。不要命的人,同『亡命之徒』。
自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取取:《子集下·又字部》《唐韵》七庾切《集韵》《韵会》《正韵》此主切,□娶上声。《说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资也,收也。《广韵》受也。《增韵》索也。《礼·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记·鲁仲连传》为人排难解纷,而无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则小得福,大取焉则大得福。又《韵会》凡克敌不用师徒曰取。又《前汉·王莽传》考论五经,定取礼。〈注〉师古曰:取,读曰娶。又《集韵》《韵会》《正韵》□逡须切,音趋。《集韵》取虑,县名,在临淮。又《集韵》雌由切,音秋。《前汉·地理志》□留浚仪。〈注〉师古曰:取虑,县名。音秋卢。取又音趋。又《集韵》《韵会》《正韵》□此苟切,音趣。《杜甫·遭田父泥饮诗》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呌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又《正韵》索也。《诗·小雅》如酌孔取。〈笺〉谓度所胜多少。又《六书本义》□通用伸,伸通取。训索,取转声,与娶趣字同。又《古文奇字》朱谋□曰:古文取,疑当从与声。人与而我取也。
灭灭:《巳集上·水字部》《唐韵》亡列切《集韵》莫列切,□音搣。《说文》尽也。《周礼·夏官》大司马九代之,灋外内乱,鸟兽行,?蛎鹬!醋ⅰ祷倨渥诿砩琊⒃幻稹S置灰病!兑住ご蠊饭婷鸲ァS只鹣ㄒ病!妒椤づ谈啡艋鹬怯谠豢上蝈牵溆炭善嗣稹S帧对喜埂芬睹髅厍校裘摹!恫苤病は钠粼蕖反笳接诟剩徐枰悦稹M裰詈睿藖V。
亡亡:《子集上·亠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武方切,音忘。失也。《孟子》乐酒无厌谓之亡。〈注〉谓废时失事也。《家语》楚人亡弓,楚人得之。又灭也。《庄子·田子方》楚王与凡君坐。少焉,楚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丧,吾存。又《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丧礼哀死亡。又逃也。《大学》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又《前汉·韩信传》萧何闻信亡,自追之。又与忘同。《诗·邶风》心之忧矣,曷维其亡。又《正韵》同无。《诗·邶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毛传》亡谓贫也。《说文》从入从□。《徐曰》□音隐,隶作亡。《艺苑雌黄》古惟用兦字,秦时始以蕃橆之橆为有兦之兦,今又变林为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