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ì mìng qīng gāo
成语简拼:ZMQG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自命清高
歇后语:小公鸡上屋顶成语谜语小公鸡上屋顶唱歌
成语英文:profess to be above worldly considerations
成语解释
命:认为。自以自为清高。
[成语辨析]
自命清高与『自命不凡』有别:自命清高侧重于形容清高;『自命不凡』侧重于形容骄傲。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以为是
近义词
孤芳自赏、古调独弹、自命不凡、孤高自许、洁身自好、肥遁鸣高、顾影自怜
反义词
沽名钓誉、好大喜功、同流合污
成语示例
(1)…来骄人?他不怪自己贫贱是贪吃懒做弄出来的,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其实他是眼热那富贵人的钱,又…——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赫然是“自命清高”几个大字。
(2)瓜瓜写不出成语“自命清高”的拼音。
(3)林林不会写成语“自命清高”的最后一个字。
(4)太平川第二中学的关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自命清高”。
(5)忠鲁大哥哥给坤领和妍昕讲解了“自命清高”的典故。
(6)他自命清高,从不与贩夫走卒交往。
(7)商业歌曲这个名词,是自命清高的居士想出来的。
(8)果然经此一杀,想抵抗周朝的人都不敢自命清高,隐居下去了。
(9)他不怪自己贫贱是贪吃懒做弄出来的,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10)去往南宁市兴宁中学的面包车上,云斐大哥哥给我讲述了『自命清高』的历史典故
(11)东西之神交恶,西神谓东神自命清高,不理世情,只逐浮名虚利,懒散自图享乐,又以世规干涉他人自由。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自命自命:自以为有某种品格、身分等: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
清高清高:[qīnggāo] 指品德高尚,不同流合污。自命清高。
自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命命:mìng 1、<动>差使;命令。《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2、<名>命令。《陈情表》:『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3、<名>命运;天命。《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论语·颜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4、<名>生命。《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5、<动>命名。《琵琶行》:『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6、<动>任用。《越妇言》:『天子疏爵以命之。』[命笔] 执笔(写诗文或作画)。[命服] 帝王按等级赐给公侯、卿大夫等的制服。[命妇] 受到封号的妇女。[命世] 扬名于当世。[命途] 平生的经历。[命意] 寓意。
清清:qīng 1、<形>清澈;清亮。《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2、<形>清洁;清净。《班超告老归国》:『水清无大鱼。』3、<形>清白;纯洁。《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4、<形>清廉;廉洁。《训俭示康》:『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5、<形>清爽;清凉。《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6、<形>清明;清平。《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7、<动>清除;肃清。《谭嗣同》:『清君侧,肃宫廷。』8、<形>凄清;冷清。《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高高:gāo 1、<形>高,与『低』、『矮』、『下』相对。《涉江》:『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2、<动>加高;抬高。《促织》:『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3、<动>重;推崇。《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4、<名>高度。《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5、<名>高处。《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滕王阁序》:『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6、<形>指品级地位高;尊贵。《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滕阁王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7、<形>高明;高尚。《五蠹》:『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8、<副>高度。《东方朔》:『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9、<形>大。《鸿门宴》:『劳苦而功高如此。』又专指大年龄《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10、<形>高亢;响亮。鲍照《代堂上歌行》:『筝笛更弹吹,高唱相追和。』11、<形>热烈;盛大。《史记·项羽本纪》:『饮酒高会。』12、<动>高出;超出。《张衡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13、<形>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素不相识,去问官人高姓大名。』
自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命命:《丑集上·口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眉病切,鸣去声。《説文》使也。《书·尧典》乃命羲和。又《玉篇》敎令也。《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传〉言其外布文德敎命。《说命》王言惟作命。《易·泰卦》自邑告命。《增韵》大曰命,小曰令。上出为命,下禀为令。又《尔雅·释诂》命,告也。又《易·乾卦》各正性命。〈疏〉命者,人所禀受。《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注〉命者,生之极。《左传·成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疏〉命虽受之天地,短长有本,顺理则寿考,逆理则夭折,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法则,以定此命,言有法,则命之长短得定,无法,则夭折无恒也。又《诗·周颂》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笺〉命,犹道也。又《诗·周颂》夙夜基命宥密。〈传〉命,信也。〈疏〉信顺天命。又《周礼·春官·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一曰祠,二曰命。《论语》为命裨谌草创之。〈疏〉命,谓政令盟会之辞也。又《周礼春官大宗伯》典命。〈注〉命,谓迁秩羣臣之书。又星名。《周礼·春官·大宗伯》司命。〈注〉文昌第四星。又《周语》襄王赐晋惠公命。〈注〉命,瑞命。诸侯即位,天子赐之命圭,以为瑞节。又《周语》襄王赐。晋文公命。〈注〉命,命服也。诸侯七命,冕服七章。又《前汉·张耳传》尝亡命游外黄。〈注〉师古曰:命者,名也。脱名籍而逃亡。又《前汉·李陵传》射命中。〈注〉师古曰:所指名处,即中之也。又《广韵》计也。又《广韵》召也。又叶眉辛切,音珉。《诗·鄘风》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又《大雅》保右命之,自天申之。○按《朱子》皆叶弥幷[同并]反,幷[同并]在庚韵,难与真韵相叶,疑应作弥賔反。又叶漭去声。《郭璞·山海经·不死国赞》有人爰处,员丘之上,赤泉驻年,神木养命。又《礼·大学》举而不能先命也。〈注〉命读为慢,声之误也。《释文》命音慢,武谏反。考证:(《论语》为命裨谌草创之。〈注〉命,谓政令盟会之辞也。)谨照原文注改疏。
清清:《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七情切《集韵》《韵会》亲盈切,□音圊。《说文》朖也。澂水之貌。《释名》清,青也。去浊远秽,色如青也。《诗·郑风》浏其清矣。又静也,澄也,洁也。《书·舜典》直哉惟清。又水治曰清。《诗·小雅》泉流既清。又视清明也。《诗·鄘风》子之清扬。〈注〉视清明曰清。又《齐风》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传〉目上为名,目下为清。又酒名。《周礼·天官·酒正》辨四饮之物,一曰清。〈注〉清谓醴之泲者。又凡饮皆曰清。《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饮,用六清。又水名。《山海经》太时之山,清水出焉。《水经》清水,出河南修武县北黑山。又江名。《广舆记》清江,在临江府城南。又河名。《水经注》白沟水东北过广宗县,东为清河。又邑名。《春秋·隐四年》夏公及宋公遇于清。〈注〉清,卫邑。《诗·郑风》清人在彭。《正义》清,郑邑。又姓。宋有进士清贤。又《集韵》《韵会》《正韵》□疾郢切,音静。洁也。又《集韵》《正韵》□疾正切,音净。与瀞同。又《集韵》《韵会》《正韵》□七正切,音婧。与凊同。寒也。又《韵补》叶于羊切,音瑲。《张籍诗》籍时官休罢,两月同游翔。黄子陂岸曲,池旷气色清。考证:(《齐风》美目清矣。)谨照原文矣改兮。
高高:《亥集上·高字部》《广韵》古劳切《集韵》《韵会》居劳切,□音羔。《说文》崇也。象台观高之形。从冂口。与仓舍同意。《易·系辞》□高以□,贵贱位矣。〈注〉高谓天体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贵。又《史记·高祖纪注》张晏曰:礼諡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又地名。《前汉·地理志》沛郡高县。又姓。《史记·仲尼弟子传》高柴。又《集韵》《韵会》□居号切,音诰。度高曰高。《左传·隐元年·都城过百雉注》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释文》高,古报反。又如字。又叶居侯切,音钩。《柳宗元·柳评事墓铭》柳侯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又叶居何切。《苏黄门·严颜□》相传昔者严太守,刻石千岁字已伪。严颜生平吾不记,独忆城破节最高。《韵会》俗作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