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矜其勇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ì jīn qí yǒng成语简拼:ZJQY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自矜其勇
成语解释
矜:自以为贤能。自以为勇敢过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造句
(1)本子的封面上写着“自矜其勇”几个大字。
(2)歌歌写不出成语“自矜其勇”的拼音。
(3)任城区第一中学的藏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自矜其勇”。
(4)小策不会写成语“自矜其勇”的最后一个字。
(5)巡源叔叔给静蒂和幸宸讲述了“自矜其勇”的成语故事。
(6)万仁自矜其勇,失将士心,智者不为用谋,勇者不为用力,人心已去,天意可知,又何疑焉?」三军闻之,胆气益壮。
(7)去浦口第二中学的火车上,耀丰叔叔给在前往西南镇青云中学的公交车上,俊伦大哥哥给素平和然菲讲述了『自矜其勇』的历史典故
成语出处
明·周承邦《兵家要领·戒骄篇》:『骄则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自矜自矜:[zìjīn] 自夸;自尊自大。以专长自矜。
自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矜矜:jīn 1、<动>怜悯;同情。《陈情表》:『还在故老,犹蒙矜育。』2、<动>注重;检点。《尚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3、<动>自夸;夸耀。《项羽本纪赞》:『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4、<动>庄重;自重。《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5、<形>得意;骄傲。《促织》:『虫翘然矜鸣,似服主知。』6、<名>矛、戟等兵器的木柄。《过秦论》:『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guān<名>通『鳏』。鳏夫;老而无妻的人。《诗经·大雅·丞民》:『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其其:qí 1、<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的』、『它的』、『他们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筯骨。』《<论语>十则》:『有如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为及孔子。』2、<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子鱼论战》:『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3、<代>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游褒禅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又] 自己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亦各言其志也。』4、<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的』、『你们的』。《触龙说赵太后》:『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资治通鉴》:『坚默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5、<代>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孙膑减灶》:『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游黄山记》:『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又] 那样。《冯婉贞》:『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6、<代>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当中』。《<论语>十则》:『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7、<副>恐怕;大概。表示推测、估计。《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祭十二郎文》:『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最后一个『其』为助词,无意义。)』8、<副>难道,岂。表示反诘、反问。《马说》:『其真无马邪?』《游褒禅山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9、<副>还是。表示委婉地商量。《殽之战》:『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吾其还也。』《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其许寡人!』10、<副>可要。表示期望。《伶官传序》:『尔其无忘乃父志!』11、<连>如果;假如。表示假设。《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狱中杂记》:『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12、<助>无实义,起调节节奏、舒缓语气等作用。《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答李翊书》:『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jī 1、<助>用于句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2、用于人名。汉代有『郦食(yǐ)其』、『审食(yǐ)其』。
勇勇:yǒng 1、<形>勇敢。《冯婉贞》:『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2、<形>旺盛。《游黄山记》:『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
自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矜矜:《午集中·矛字部》《唐韵》《集韵》巨巾切《韵会》《正韵》渠巾切,□音□。《说文》矛柄。《史记·主父偃传》起穷巷,奋棘矜。〈注〉矜者,戟鋋之杷也。《扬子·方言》矜谓之杖。〈注〉矛戟,矜即杖也。《集韵》或作□□,通作槿。又《广韵》巨斤切《集韵》渠斤切,□音勤。又《集韵》渠京切,音擎。义□同。又《广韵》《集韵》《韵会》□居陵切,音兢。《六书略》矜本矛柄,因音借为矜怜之矜。《尔雅·释训》矜怜,抚掩之也。又《释言》苦也。〈注〉可矜怜者亦辛苦。《书·泰誓》天矜于民。《诗·小雅》爰及矜人。〈注〉贫穷可怜之人也。《公羊传·宣十五年》见人之厄则矜之。〈注〉矜,悯也。又《小尔雅》惜也。《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注〉矜,怜惜之意。〈传〉矜持也。又《博雅》危也。《诗·小雅》居以凶矜。〈笺〉凶危之地,谓四裔也。又哀也。《扬子·方言》齐鲁之间曰矜。又遽也。《扬子·方言》秦晋或曰矜。或曰遽。又自贤曰矜。《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公羊传·僖九年》矜之者何。犹曰莫若我也。〈注〉色自美大之貌。《管子·法法篇》彼矜者满也,细之属也。〈注〉满招损,小人之类也。又庄以持已曰矜。《论语》君子矜而不争。又敬也。《孟子》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又尚也。《贾谊·治安策》婴以廉耻,故人矜节行。又竦也。《张衡·思□赋》鱼矜鳞而幷[同并]凌。又《诗·小雅》矜矜兢兢。〈注〉羊羣坚强也。又《集韵》居觐切,兢去声。亦怜也。又《集韵》《韵会》姑顽切《正韵》姑还切。□与瘝同。《后汉·和帝纪》寤寐恫矜。〈注〉病也。又同鳏。《诗·大雅》不侮矜寡。《礼·王制》老而无妻者谓之矜。《集韵》通作□□。《琅邪代醉编》鳏寡之鳏,礼记作矜。哀矜之矜,前汉于定国传作鳏。二字通声互用也。《六书正伪》矜从令。
其其:《子集下·八字部》(古文)丌亓《唐韵》《集韵》《韵会》渠之切《正韵》渠宜切,□音碁。《韵会》指物之辞。《易·系辞》其旨远,其辞文。《诗·大雅》其在于今。又助语辞。《书·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诗·周南》灼灼其华。《玉篇》辞也。又姓。《韵会》汉阳阿侯其石。又《唐韵》《集韵》《韵会》□居之切,音姬。《韵会》语辞。《书·微子》若之何其。《诗·小雅》夜如何其。又人名。《史记·郦生传》郦生食其者,□留高阳人也。〈注〉正义曰:郦食其,三字三音,读历异几。《前汉·楚元王传》高祖使审食其留侍太上皇。〈注〉师古曰:食音异,其音基。又山名。《前汉·武帝纪》四月,幸不其。〈注〉其音基,山名。《广韵》在琅邪。又地名。《韵会》祝其,即夹谷也。又《集韵》《韵会》居吏切。《正韵》吉器切,□音寄。《韵会》语已辞。《诗·桧风》彼其之子。通作记。《礼·表记》引《诗》彼记之子。又通已。《左传·襄二十七年》引《诗》彼己之子。又《韵会》或作忌。《诗·郑风》叔善射忌。
勇勇:《子集下·力字部》《唐韵》余陇切《集韵》《韵会》《正韵》尹竦切,□音涌。《说文》气也。一曰健也。从力,甬声。《玉篇》果决也。《广韵》猛也。《增韵》锐也,果敢也。《左传·文二年》共用之谓勇。《论语》勇者不惧。《老子·道德经》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考证:(《说文》气也。一曰,健也。从力,甬声。勇者,用也,共用之谓勇。)谨按勇者用也说文无此语。共用之谓勇系左传文,亦非说文。谨改为左传文二年共用之谓勇,移在论语二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