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甚严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ì lǜ shèn yán成语简拼:ZLSY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自律甚嚴
成语解释
自律:自己约束自己。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
严于律己
反义词
放荡不羁
成语造句
(1)宝宝写不出成语“自律甚严”的拼音。
(2)雷甸镇初级中学的巨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自律甚严”。
(3)练习本的封面上写着“自律甚严”几个大字。
(4)全乐叔叔给莘怡和妍英介绍了“自律甚严”的成语故事。
(5)小画不会写成语“自律甚严”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金史·杨云翼传》:『自律甚严,其待人则宽。』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自律自律:[zìlǜ] 尊循法纪,自我约束。
自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律律:lǜ 1、<名>法律;法令。《荀子·成相》:『罪祸有律,莫得轻重威不分。』[又] <名>特指刑法的条文。《汉书·高帝纪》:『命萧何次律令。』2、<名>规则。《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引] 应该遵守的格式,准则。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晚节渐于诗律细。』3、<名>古代音乐中用来正音的一种竹管。《庄子·胠箧》:『擢乱六律。』[又] 用律管定出来的音也叫律,有十二律。《汉书·律历志》:『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
甚甚:shèn 1、<形>厉害;严重。《邹忌讽齐王纳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形>比……厉害;超过。《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3、<形>深奥;繁琐。《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4、<副>很;非常。《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糜之者甚多。』5、<代>什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官人,吃甚下饭?』[甚雨] 急骤的暴雨。
严严:yán 1、<形>严厉;严格。《促织》:『宰严限追比。』《左忠毅公逸事》:『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2、<形>严酷。《国殇》:『严杀尽兮弃原野。』3、<形>猛烈;历害。《孔雀东南飞》:『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4、<名>威严;威信。《张衡传》:『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5、<动>尊重;敬重。《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6、<动>整治。《孙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严君] 对父母的尊称。[严重] (1)尊重。(2)处事认真,严肃、庄重。
自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律律:《寅集下·彳字部》《唐韵》吕戌切《集韵》《韵会》《正韵》劣戌切,□音嵂。《玉篇》六律也。《广韵》律吕也。《说文》均布也。十二律均布节气,故有六律,六均。《尔雅·释器》律谓之分。〈注〉律管,所以分气。《前汉·律正志》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黄帝之所作也。黄帝使泠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筩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后汉·律历志》殿中□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灵台用竹律六十□日如其历。《史记·律书注》古律用竹,又用玉。汉末以铜为之。《书·舜典》同律度量衡。《礼·王制》考时月,定日同律。又《尔雅·释诂》法也。又常也。〈注〉谓常法。《正韵》律吕万法所出,故法令谓之律。《管子·七臣七主篇》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释名》律,累也。累人心,使不得放肆也。《左传·桓二年》百官於是乎咸惧,而不敢易纪律。又军法曰律。《易·师卦》师出以律。又□书曰律。《前汉·□法志》萧何攟摭秦法,取其宜於时者,作律九章。《晋书·□法志》秦汉旧律起自李悝。悝着纲捕二篇,亲律一篇。又以其律具其加减,是故所着六篇而已。又爵命之等曰律。《礼·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疏〉律即上公九命,缫藉九寸,冕服九章,建常九斿之等,是也。又《尔雅·释言》述也。《礼·中庸》上律天时。又《尔雅·释言》铨也。所以铨量轻重。又理发曰律。《荀子·礼论篇》不沐则濡栉,三律而止。〈注〉律,理发也。又诗律。《杜甫·遣闷诗》晚节渐於诗律细。又戒律。《佛国记》法显慨律藏残缺,於是以弘始二年至天竺,寻求戒律。又《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注〉蜀人呼笔为不律也。又斛律,耶律,□复姓。《姓谱》斛律,代人,世为部落统军,号斛律部,因氏焉。耶律,辽之后。又《韵补》与嵂通。《诗·小雅》南山律律。《司马相如·大人赋》径入雷室之砰磷郁律兮,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考证:(《左传·桓二年》百官於是乎畏惧,而不敢犯纪律。)谨照原文畏改咸。犯改易。(《礼·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疏〉律即上宫九命。)谨照原文宫改公。
甚甚:《午集上·甘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时鸩切,音任。《说文》尤安乐也。《广韵》剧过也。《韵会》尤也,深也。《易·系辞》其道甚大,百物不废。《诗·小雅》彼谮人者,亦已大甚。《淮南子·修务训》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又《唐韵》常枕切《集韵》《韵会》食荏切《正韵》食枕切,□音忍。义同。《潘岳·关中诗》主忧臣劳,孰不只檩。愧无献纳,尸素以甚。叶上寝稔。
严严:《丑集上·口字部》《唐韵》语杴切《集韵》鱼杴切《韵会》疑杴切,□音□。《说文》本作□。敎命急也。又《尔雅·释诂》严,敬也。《书·皋陶谟》日严只敬六德。又《玉篇》威也。《礼·祭义》严威俨恪。〈疏〉严谓严肃。又尊也。《礼·大传》收族故宗庙严。〈注〉严犹尊也。《史记·游侠传》诸公以故严重之。又《广韵》严,毅也。又《前汉·史丹传》声中严鼓之节。〈注〉李奇曰:庄严之鼓节也。又《韵会》戒也。昏鼓曰夜严。又《正字通》寒气凛冽曰严。《李白诗》霜朽楚关木,始知杀气严。又《正字通》敌将至,设备曰戒严。敌退,弛备曰解严。又姓。《战国策》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正字通》汉明帝讳庄,攺庄助为严助,庄光为严光。又《史记·封禅书》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余祠。又严道,县名。《史记·邓通传》啺邓通蜀严道铜山。又《韵会》州名。隋睦州,宋攺严州。又《前汉·元帝纪》严篽池田。〈注〉晋灼曰:严籞,射苑也。又国名。《后汉·西域传》严国在奄蔡北,属康居。又《正字通》树名。《一统志》琼州有严树,捣皮叶,浸水,和以酿,数日成酒,能醉人。又与庄同。《周礼·秋官·小司寇注》鍼严子为坐。《释文》严,刘音庄,左传作庄。汉明帝名庄,攺为严。《后汉·□纪传》不复办严即时之郡。〈注〉严读曰装。《风俗通》汝南应融义高,闻之惊愕,即严便出。○按《诗》商颂,下民有严。朱子叶剡刚反,与下遑叶。古严与庄本同音,故汉避明帝讳,攺严为庄,似不必别增叶音也。又《集韵》鱼衔切。岩字省文。详山部岩字注。又《五音集韵》五犯切。与俨同。《诗·大雅》有严天子。〈传〉严然而威。《释文》严,毛读鱼检反,郑如字。《书·无逸》严恭寅畏。《释文》作俨。◎按皐陶谟《释文》亦云又鱼检反。《荀子·儒效篇》严严兮其能敬已也。〈注〉严或作俨。又《集韵》鱼窆切,音验。酷也。考证:(《正字通》敌将至,设备曰戒严。敌退,弛备曰余严。)谨照原文余改解。(又《周礼·秋官·小司寇注》严子为坐。)谨照原文严子上增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