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固不暇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ì gù bù xiá成语简拼:ZGBX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自固不暇
近义词
[同]自顾不暇
成语示例
(1)宋·苏轼〈私试策问〉七首之三:『今也天下为一,独以关中之地,西备羌戎,三方无敌国之忧,而又内引百郡以为助,惴惴焉自固之不暇;以百倍之势,而无昔人分毫之功,此不可不论也。』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写着“自固不暇”几个大字。
(2)莲莲不会写成语“自固不暇”的最后一个字。
(3)小波写不出成语“自固不暇”,导致期末考试才97分。
(4)秀水中学的展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自固不暇”。
(5)展大爷给皓皓和萱萱讲了“自固不暇”的典故。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不暇不暇:[bùxiá] 没有空闲,来不及。秦人不暇不哀。――唐·杜牧《阿房宫赋》。
自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固固:gù 1、<形>坚固。《赤壁之战》:『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名〉险固的地方。《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又] 〈形使动>使……坚固;巩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形>稳固;牢固。《殽之战》:『君臣固守以窥周室。』3、<形>固执;顽固。《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阿房宫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4、<副>坚决;坚持。《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5、<副>本来;原来。《齐桓晋文之事》:『臣固知王之不忍也。』6、<副>当然。《垓下之战》:『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7、<连>通『故』,所以,因此。柳宗元《封建论》:『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8、<形>鄙陋。司马相如《上林赋》:『鄙人固陋,不知忘讳。』[固穷] 甘处贫困,不失气节。
不不:bú 1、<副>不,表一般否定。2、<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不决,何也?』3、<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fǒu通『否』。 1、<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2、<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不焉。』[不齿] 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不佞] 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不。』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不足以称宗庙。』
暇暇:xiá 1、<名>空闲;闲暇。《病梅馆记》:『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2、<动>有空闲;有时间精力。《齐桓晋文之事》:『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3、<形>悠闲。《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暇豫] 悠闲逸乐。
自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固固:《丑集上·囗字部》(古文)怘《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慕切,音顾。《说文》四塞也。从囗古声。《徐锴曰》淮南子谓九州之险,为九州之塞也。《礼·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周礼·夏官·掌固》掌修城郭沟池树渠之固。〈注〉掌国所依阻者。城郭已下数事,皆是牢固之事也。《孟子》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又《唐韵》坚也。《论语》学则不固。《诗·鲁颂》式固尔猷,淮夷卒获。《礼·曲礼》将适舍求无固。〈注〉就馆不能无求於主人,执所欲,而必得之,非为客之义。又《广韵》再辞也。《书·大禹谟》禹拜稽首固辞。《礼·投壶》敢固以请。〈注〉固之言如故也,如故者,重辞也。又执一不通也。《论语》非敢为佞也,疾固也。《孟子》固哉,高叟之为诗也。又鄙陋也。《礼·曲礼》辍朝而顾君子谓之固。〈注〉谓鄙野不达礼也。又《哀公问》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闻此言。〈注〉固,陋也。又本然之词。《孟子》天下固畏齐之强也。〈又〉固所愿也。又已然之词。《孟子》夫世禄,滕固行之矣。又《屈原·离骚》自前世而固然。又常然之词。《孟子》若固有之。又固守也。《论语》君子固穷。又姓。《说苑》有固乗[音chéng]。又仆固,复姓。唐有仆固怀恩。又固始,汉侯国名。成固,县名。固陵,聚名。《后汉·郡国志》固始国,属豫州汝南郡。成固,属益州汉中郡。固陵,属豫州□国阳夏县。又与锢通。《礼·月令》季冬行春令,国多固疾。〈注〉谓久疾不瘥也。
不不:《子集上·一字部》《韵会》《正韵》□逋没切,补入声。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又《周礼·夏官》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敎扰之。〈注〉服不服之兽者。又《广韵》《韵会》□分物切。与弗同。今吴音皆然。又《韵会》俯九切,音缶。与可否之否通。《说文》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负切《广韵》甫救切,□缶去声。义同。又《广韵》甫鸠切《集韵》《韵会》《正韵》方鸠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其鳺鴀。《郉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鸠,幽州人或谓鷱鴡,梁宋间谓之隹,扬州人亦然。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又《正韵》芳无切。与柎通。花萼跗也。《诗·小雅》鄂不韡韡。《郑笺》承华者,鄂也。不当作柎。郑樵曰:不象萼蔕形。与旉通。《陆玑诗疏》柎作跗。《束皙·补亡诗》白华绦趺。《唐诗》红萼青趺皆因之。又华不注,山名,在济南城东北。《左传·成二年》晋却克战于鞌,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伏琛齐记》引挚虞畿服经,不,与诗鄂不之不同。李白诗: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盖因华跗而比拟之。胡传读不如卜,非。又《古诗·日出东南隅行》使君谢罗敷,还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〇按愚当读若吾,疑模切,与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韵,《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又与丕同。《书·大诰》尔丕克远省。马融作不。《秦·诅楚文》不显大神巫咸。《秦·和钟铭》不显皇祖。□与诗周颂不显不承同。不显不承,犹书云丕显丕承也。又《韵补》叶补美切,音彼。《荀子·赋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所不谓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声者,方音各殊,或读逋入声,或读杯入声。司马光切韵图定为逋骨切,今北方读如帮铺切,虽入声转平,其义则一也。考证:(《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日有食之,)谨照原文省下日字。(《荀子·赋论篇》)谨照原书省论字。(〈注〉谓小人所鄙也。)谨按原文无此注,改为所不谓小人所鄙也。
暇暇:《辰集上·日字部》《唐韵》《正韵》胡驾切《集韵》《韵会》亥驾切,□音夏。《说文》闲也。《书·酒诰》不敢自暇自逸。〈传〉不敢自宽暇自逸豫。又《扬子·方言》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周郑之间谓之暇。〈注〉暇音贾。又与假同。《王粲·登楼赋》聊暇日以销忧。〈注〉暇,古雅反。或作假。又《韵补》叶后五切。《诗·小雅》迨我暇矣,饮此湑矣。《毛诗·古音考》暇音甫。又叶胡故切。《张衡·东京赋》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