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已往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ì jīn yǐ wǎng成语简拼:ZJYW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自今已往
成语解释
从今以后
成语用法
作状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自今而后、自今以往、自今已后
成语造句
(1)敖汉旗新惠二中的伦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自今已往”。
(2)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自今已往”几个大字。
(3)畅畅不会写成语“自今已往”的最后一个字。
(4)家贵大哥哥给茜阑和乙南讲述了“自今已往”的历史典故
(5)健健写不出成语“自今已往”,导致语文测试仅97分。
(6)她自今已往不再是我的人了
(7)前往商水县胡吉镇第一初级中学的时候,远君叔叔给佳凌和芯蒂讲了『自今已往』的历史故事。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已往已往:[yǐwǎng] 在过去。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清·袁枚《祭妹文》。
自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今今:jīn 1、<名>现在;如今。《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2、<名>现代;当代。《察今》:『察今可以知古。』3、<副>将要;将会。《鸿门宴》:『吾属今为之虏矣。』4、<连>假如;如果。《庄暴见孟子》:『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已已:yǐ 1、<动>停止。《<论语>十则》:『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劝学》:『学不可以已。』2、<动>完毕;完了。《苏武传》:『剑斩虞常已。』3、<动>治愈;消除。《捕蛇者说》:『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4、<动>罢了;算了。《冯婉贞》:『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5、<副>已经。《察今》:『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垓下之战》:『汉皆已得楚乎?』6、<副>随后;随即。《项脊轩志》:『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7、<副>太;过于。《五人墓碑记》:『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8、<介>通『以』。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活板》:『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9、<助>同『矣』。《<论语>十则》:『有如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已而] 过了不久。
往往:wǎng 1、<动>去;到……去。《论语》:『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2、<副>过去;从前。《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见,知来者之可追。』3、<副>以后;将来。《孔雀东南飞》:『其往欲何云。』
自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今今:《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吟切,音金。《说文》是时也。《广韵》对古之称。《诗·召南》迨其今兮。《毛传》今,急辞也。《朱传》今,今日也。不待吉也。又《圆觉经》无起无灭,无去来今。〈注〉谓过去见在未来三世。又《韵补》叶居青切,音京。《诗·周颂》有椒其馨,胡考之宁。匪且有且,匪今斯今。又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伤今。阳弱不制,阴雄坐房。从亼□会意。□,古文及字。巳往为古,逮及为今。
已已:《寅集中·己字部》《广韵》羊己切《集韵》《韵会》《正韵》养里切,□音以。《玉篇》止也,毕也,讫也。《广韵》成也。《集韵》卒事之辞。《易·损卦》已事遄往。又《玉篇》退也。《广韵》去也,弃也。《书·尧典》试可乃已。《论语》三已之。又太也。《广韵》已,甚也。《孟子》仲尼不为已甚者。〈注〉不欲为已甚,太过也。又《广韵》过事语辞。《史记·灌夫传》已然诺。〈注〉索隐曰:谓已许诺,必使副其前言也。又《类篇》语已也。《增韵》语终辞。《前汉·梅福传》亦无及已。又踰时曰已而。《史记·高帝纪》已而有娠。又与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前汉·张良传》殷事以毕。又《广韵》《集韵》□羊吏切,音异。义同。
往往:《寅集下·彳字部》《唐韵》于两切《集韵》雨两切《正韵》羽枉切,□王上声。《说文》之也。《玉篇》行也,去也。《易·履卦》素履往无咎。《书·舜典》帝曰:兪,汝往哉。《礼·曲礼》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又《玉篇》古往也。《广韵》往,昔也。《易·系辞》夫易彰往而察来。《前汉·武帝纪》稽诸往古,制宜於今。又约举前事曰往往。《史记·五帝纪》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敎固殊焉。又凡以物致人曰往。《曹植·与杨修书》今往仆少小所着辞赋一通,相与刊定也。《王羲之帖》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又《集韵》於放切,王去声。归向也。《史记·孔子世家赞》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又叶尹竦切,音勇。《东方朔·七谏》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虎啸而谷风生兮,龙至而锦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