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空心大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ǎn kōng xīn dà成语简拼:YKXD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眼空心大
成语解释
形容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成语造句
(1)端叔叔给小颖和他的同学讲述了“眼空心大”的典故。
(2)练习本的第三页写着“眼空心大”几个大字。
(3)璐璐写不出成语“眼空心大”的拼音。
(4)卧虎沟乡中学的斋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眼空心大”。
(5)小茗不会写成语“眼空心大”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空心空心:[kōngxīn] 空腹。空心走来,一肚子冷气,压上些东西也不好。――《红楼梦》。
眼眼:yǎn 1、<名>眼珠。《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晋书·阮籍传》:『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引] 眼睛。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菴》:『眼前万里江山。』2、<名>孔洞;窟窿。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第中窗上下及中一二眼作方眼。』3、<量>用于井、泉水。白居易《钱塘湖石记》:『湖中又有泉数十眼。』
空空:kōng 1、<形>没有东西;空的。《石钟山记》:『空中而多窍。』[又] <形使动>使……没有东西;使……空。《中山狼传》:『乃出图书,空囊橐[音tuó]。』2、<名>天空;空中。《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3、<形>空洞;不实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4、<副>徒然;白白地。《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kòng 1、<形>贫穷;穷困。《论语·先进》:『回也其庶乎,屡空。』[又] <形使动>使……穷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2、<名>空隙;间隙。《红楼梦》:『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那里有个坐着的空儿?』3、<名>空子;可乘之机。《三国志·吴书·周鲂传》:『看伺空隙,欲复为乱。』
心心:xīn 1、<名>心脏。《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2、<名>心脏所在的胸部。《荆轲刺秦王》:『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名>内心,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熟读精思》:『读书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4、<名>想法;心意。《殽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心。』5、<名>中心;中央。《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心志] 内心;意志。
大大:dà 1、<形>与『小』相对。《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2、<形>重要的;重大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大任于斯人。』3、<形>年长的;排列第一的。《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4、<副>表示范围广,数量多。《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副>表示程度深。《董宣执法》:『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tài 1、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2、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大而富。』[大方] 大道理。引申为专家、内行。《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之家。』[大成] 1.太平,和平。《左传·僖公十五年》:『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大。』2.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大若缺,其用不敝。』3.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孟子·万章下》:『孔子这谓集大。』
眼眼:《午集中·目字部》《唐韵》五限切《集韵》《韵会》《正韵》语限切,□颜上声。《说文》目也。《灵枢经·大惑论》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童子,筋之精为黑眼,气之精为白眼,故童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衇法于阳。《释名》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易·说卦》巽其於人也,为多白眼。《史记·孔子世家》眼如望羊。《晋书·阮籍传》籍能为青白眼。《南史·陶弘景传》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弘景末年,一眼有时而方。又马有夜眼。《本草纲目》马夜眼在马足膝上,有此能夜行。又果名。《嵆含·草木状》南方之果,珍异者有龙眼。又香名。《洪刍香谱》白眼,香黄熟之别名。又彪眼泉,地名。见《北史·常景传》。又姓。见《姓苑》。又《集韵》《韵会》《正韵》□鱼恳切,垠上声。《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望其毂欲其眼也。〈注〉眼出大貌。一曰突出貌。郑康成读。又叶五建切,言去声。《谢灵运·斤竹□诗》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又叶伊甸切,音宴。《苏辙·雪诗》终胜溪嶂长熏眼,典衣共子成高讌。《说文》本作□。
空空:《午集下·穴字部》《唐韵》《正韵》苦红切《集韵》《韵会》枯公切,□音崆。空虚也。《史记·天官书》赤帝行德天牢,谓之空。又大也。《诗·小雅》在彼空谷。〈传〉大也。又尽也。《尔雅·释诂》空,尽也。《诗·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尔雅·释地》北戴斗极为空桐。《左传·哀二十年》宋公游于空泽。〈注〉空泽,宋地。《史记·殷本纪注》伊尹生于空桑。《前汉·地理志》京兆县十二,其三曰船司空。〈注〉县名。本主船之官,遂以为县。又《武帝纪》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陇登空同。〈注〉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经》白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窦,在曲阜县南二十里女陵山。《魏土地记》代城东北九十里有空侯城。又官名。《书·舜典》伯禹作司空。又《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又拜名。《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疏〉先以两手拱地,乃头至手,是为空首也。又乐器名。《风俗通》箜篌,一名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楚辞注》空桑,瑟名。又狱名。《礼·记疏》囹圄,魏曰司空。又姓。《广韵》汉复姓有空桐空相二氏。又《集韵》《韵会》苦动切《正韵》康董切,□音孔。穴也,窍也,竉也。通作孔。《周礼·冬官考工记》函人眡其钻空。《史记·五帝纪》瞍使舜穿井,为匿空旁出。《大宛传》张骞凿空。〈注〉西域本无道路,今凿孔而通之也。《韩非子·喻世篇》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韵会小补》秦人呼土窟为土空。又《集韵》《韵会》《正韵》□苦贡切,音控。穷也。《诗·小雅》不宜空我师。〈注〉不宜使小人困穷民也。又缺也。《扬子·法言》酒诰之篇俄空焉。又虚也。《论语》回也其庶乎,屡空。〈注〉空犹虚中也。又叶枯江切。《徐干·思室诗》良会无有期,中心摧且伤。不聊忧飧食,嗛嗛常饥空。又叶枯良切。《诗·小雅》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履,可以履霜。考证:(京兆县十二,其三曰船司空。〈注〉县名。木土船之官,遂以为县。)谨照原文木土船改本主船。
心心:《卯集上·心字部》《唐韵》息林切《集韵》《韵会》《正韵》思林切。《说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徐曰》心为大火,然则心属火也。《玉篇》《广韵》□训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礼·大学疏》总包万虑谓之心。又《释名》心,纤也。所识纤微无不贯也。又本也。《易·复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注〉天地以本为心者也。《正义曰》言天地寂然不动,是以本为心者也。《礼·礼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注〉得气之本也。《孔疏》得气之本,故巡四时,柯叶无凋攺也,心谓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诗序》情动于中。《正义曰》中谓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礼·少仪》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注〉不提心,谓不绝中央也。《古歌》日出当心,谓日中也。《邵雍清夜吟》月到天心处,言月当天中也。又东方五度,宿名。《史记·天官书》心为明堂。又《礼·明堂位》夏后氏祭心。〈注〉气主盛也。又《月令》季夏祭先心。〈注〉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则心为尊也。又去声。《吴棫·韵补》息吝切。《外纪》禹曰:尧舜之民,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下心字去声。又叶思真切,音新。《前汉·安世房中歌》我定正数,人告其心。敕身齐戒,施敎申申。又叶先容切,音松。《诗·大雅》吉甫作颂,□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前汉·礼乐志》流星陨,感惟风,籋归云,抚怀心。又叶思征切,音騂。《扬子·太□经》勤于心否贞。又叶桑鸠切,音修。《荀子·解蔽篇》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箫叶疏鸠切。又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观海诗》善即谁为御,我来无别心。聊复寓兹兴,兹兴将何咏。《说文》长笺》借华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蕴同文诸书,各以意阐古文,与今文稍远,槪不泛引。《类篇》偏旁作忄。亦作□。◎按《字汇》《正字通》心俱音辛,误。辛在真韵,齐齿音也。心在侵韵,闭口音也。如心字去声,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盖信字为真韵内辛字之去声,乃齐齿音也。若侵韵内心字之去声,乃闭口音,有音而无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类是也。盖齐齿之辛,商之商也,闭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无别。
大大:《丑集下·大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徒盖切。《正韵》度柰切,□音汏。小之对。《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经》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庄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谓大。《则阳篇》天地者,形之大。阴阳者,气之大。又初也。《礼·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注〉日初明,击鼓徵召学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礼·郊特牲》大报天而主日。又肥美也。《仪礼·公食大夫礼》士羞,庶羞皆有大,赞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宾。〈注〉大,以肥美者特为脔,所以祭也。又过也。《战国策》无大大王。又长也。《尔雅·释器》珪大尺二寸谓之玠。〈疏〉大,长也。又都大,官名。宋制有两都大,一提举茶马,一提点坑冶铸钱与提□序官。又措大,士也。《书·言故事》穷措大,眼孔小,与钱十万贯,塞破屋子矣。又唐大,弓名,见《周礼·夏官》。又四大,地、水、火、风也,见《梵书·圆觉经》。又姓大。廷氏之后,见《风俗通》。又《集韵》《韵会》《正韵》□他盖切,音忲。易:大和大极。书、诗:大王大师。礼:大羹大牢。□音泰。又《广韵》《集韵》《韵会》□唐佐切,音□。《杜甫·天狗赋》不爱力以许人兮,能绝目以为大。又《集韵》《韵会》《正韵》□吐卧切,音拕。猛也,甚也。《礼·童子不衣裘裳注》郑康成为大温也。徐邈大音唾。又叶徒计切,音第。《诗·大雅》戎虽小子,而式弘大,叶厉泄愒败。《正字通》杨慎曰:大无音一驾切者,韵书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驾切之音。《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达切,经史大太泰通。考证:(《仪礼·公食大夫礼》士羞,庶羞皆有大,赞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治宾。)谨照原文治宾改授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