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uè ér wān wān zhào jiǔ zhōu,jī jiā huān lè jī jiā chóu成语简拼:YEWWZJZJJHLJJC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成语解释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1)成语「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是一个复句式成语。
(2)光新学校的那拉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3)辉辉写不出成语“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因此期中考试才考了98分。
(4)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个大字。
(5)睿睿不会写成语“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最后一个字。
(6)宇琛大哥哥给紫枫和佳慧讲了“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典故。
成语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九州九州:1、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具体说法不一。《尚书·禹贡》中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楚辞·离骚》:『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2、指大九州。中国仅其中之一州。战国时邹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谓『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欢乐欢乐:[huānlè] 快乐。自叙少小时欢乐事。――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一个欢乐的夜晚。
月月:yuè 1、<名>月亮。《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名>时间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3、<名>月份。《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月旦] 农历每月初一日。品评人物。[月桂] (1)岩桂之一种,四季开花,又名真桂。(2)月亮。
儿儿:ér 1、<名>儿童;小孩子。《两小儿辩日》:『也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促织》:『民日贴妇卖儿,便无休止。』2、<名>青年男子。《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3、<名>儿子。《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左忠毅公逸事》:『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4、<名>儿子或女儿对父母的自称。《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又;『兰之惭阿母:「儿实无罪过」』5、<名>词缀。《朝天子·咏喇叭》:『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
弯弯:wān(1)弯曲:树枝都被雪压弯了。(2)使弯曲:弯腰;弯着身子。(3)(弯儿)弯子:转弯抹角;这根竹竿有个弯儿。(4)<书>拉(弓)。
照照:zhào 1、<动>照射;照耀。《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2、<动>发出。《滕王阁序》:『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3、<名>日光。《桃花扇·哀江南》:『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4、<动>察看。《后汉书·冯勤传》:『忠臣孝子,览照前世,以为镜戒。』5、<动>看镜中的影子。《晋书·王衍传》:『在车中揽镜自照。』[照会] (1)参照;对勘。(2)招呼;通知。
九九:jiǔ 1、<数>九。2、<数>泛指多数或多次。《齐桓晋文之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九泉] (1)深渊。(2)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指阴间。[九天] (1)指天的中央和八方。(2)指天的最高处。(3)道家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九原] (1)山名,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北,为晋代卿大夫的墓地。(2)指死后埋葬的地方;阴间。[九州] (1)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具体说法不一。《尚书·禹贡》中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2)泛指中国。[九族] 九代家族,即高祖、曾祖、祖、父、自身、子、子孙、曾孙、玄孙。《左传·桓公六年》注认为『九族』是外祖父、外祖母、从母子、妻父、妻母、姑之子、姊妹之子、女之子以及自己的同族。
州州:zhōu 1、<名>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一说二千五百家为一州,一说一万家为一州。《周礼·大司徒》:『五党为州。』2、<名>古代行政区,辖境大小各个时代不相同。两汉三国时州在郡之上,隋唐时州相当于以前的郡。诸葛亮《草庐对》:『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几几:jǐ 1、<数>多少。推测、询问数目。《阿房宫赋》:『矗不知其几千万落。』2、<数>表示不确定的小数目。《江南逢李龟年》:『崔九堂前几度闻。』jī 1、<名>低矮的桌子。《项脊轩志》:『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2、<动>近;接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3、<副>几乎;差一点。《捕蛇者说》:『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4、<形>细小;细微。《后汉书·陈宠传》:『今不蒙忠能之赏,而计几微之故。』5、<名>事情的细微迹象或动向。《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家家:jiā 1、<名>住房;住所。《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2、<名>家庭;家族。《促织》:『每责一头,辄顷数家之产。』3、<形>自家的;本家的。《滕王阁序》:『家君作宰,路出名区。』4、<名>人家;人户。《荆轲刺秦王》:『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5、<形>家中的。《孔雀东南飞》:『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6、<动>定居;安家。陶渊明《还旧居》:『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7、<名>家产;家业。《史记·吕不韦列传》:『皆没其家而迁之蜀。』8、<名>奴隶社会中卿大夫的封邑。《季氏将伐颛臾》:『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9、<名>朝廷;官府。《赤壁之战》:『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10、<动>把……居为一家所有。《汉书·盖宽饶传》:『三王家天下。』11、<形>家养的;驯化的。齐己《野鸭》:『野鸭殊家鸭,离群忽远飞。』12、<名>学术或政治派别。《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13、<名>有专长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望洋兴叹》:『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白居易《观刈麦》:『农家少闲月。』14、<量>家;户。《水浒传》:『且说登州山下有一家猎户。』[又] <量>种;样。杨万里《秋雨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声。』15、<助>自称、人称的语尾。如自称侬家、咱家,人称君家、伊家。《要做则做》:『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
欢欢:huān 1、<形>欢乐;喜悦。《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2、<名>友好;交好。《廉颇蔺相如列传》:『而绝秦赵之欢。』3、<名>古时女子对恋人的称呼。刘禹锡《踏歌词》:『唱尽新词欢不见。』
乐乐:yuè 1、<名>音乐。《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2、<名>乐器。《周礼·春官》:『掌六律六同之和……以为乐器。』3、<动>欣赏音乐。《庄暴见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lè 1、<形>快乐。《兰亭集序》:『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又] <形意动>以……为乐。《谏太宗十思疏》:『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2、<名>乐趣。《岳阳楼记》:『此乐何极。』3、<动>喜欢;乐意。《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乐方] 音乐的法度。[乐岁] 丰年。
愁愁:chóu 1、<形>忧愁,忧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涉江》:『固将愁若而终穷。』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形>凄惨,悲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3、<形>悲哀。《报刘一丈书》:『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愁。』[愁肠] 忧思萦绕的心情。[愁城] 愁闷苦恼的境地。[愁蛾] 古代称女人愁时皱眉为愁蛾。
月月:《辰集上·月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鱼厥切,音軏。《说文》阙也。太阴之精。《释名》月,缺也,满则缺也。《易·系辞》阴阳之义配日月。《礼·祭义》月生於西。《公羊传·庄二十五年注》月者,土地之精。《史记·天官书注》月者,阴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训》水气之精者为月。又《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传〉一岁十二月,月三十日,三岁则置闰焉。又《洪范》二曰月。〈传〉所以纪一月。〈疏〉从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礼·礼运》月以为量。〈注〉天之运行,每三十日为一月。又姓。金月彦明首建孔子庙,明洪武中有月辉、月文宪。又外国名。《前汉·霍去病传》遂臻小月氏。又《韵补》叶危睡切。《曹植·七启》世有圣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又叶鱼橘切。《黄庭经》洞房灵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焕照入子室。《类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经改作月,中二画连左右,与日月之月异。今俗作月以别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儿儿:《子集下·儿字部》《集韵》《韵会》□而邻切,音仁。《说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诘屈。《戴侗·六书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变其势。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儿若见。《郑樵·六书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又《集韵》居拜切,音戒。仁人也。(儿)(古文)《唐韵》汝移切《集韵》《韵会》《正韵》如支切,□尔平声。《说文》孺子也。象形。小儿头囟未合。又《韵会》男曰儿,女曰婴。又《韵会》儿,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又《仓颉篇》儿,嬬也。谓婴儿嬬嬬然,幼弱之形也。又《韵会》姓也。汉有儿宽。又《唐韵》五稽切《集韵》《韵会》研奚切《正韵》五黎切,□音霓。姓也。《前汉·艺文志》儿良一篇。〈注〉师古曰:六国时人也。《儿宽传》儿宽,千乘人也。又《韵会》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儿)考证:(《说文》孩子也。象形。小儿头囱未合。)谨照原文孩子改孺子。头囱改头囟。(《孟子》反其耄倪。)谨照原文耄倪改旄倪。
弯弯:《寅集下·弓字部》《唐韵》《集韵》《韵会》乌关切《正韵》乌还切,□音湾。《说文》持弓关矢也。《玉篇》引也。《王褒·圣主得贤臣颂》逢门子弯乌号。又《集韵》通作关。《孟子》越人关弓而射之。又《韵会》通作贯。《史记·秦始皇本纪赞》士不敢贯弓而报怨。
照照:《巳集中·火字部》《唐韵》之少切《集韵》《韵会》《正韵》之笑切,□音诏。《说文》本作□。《增韵》明所烛也。《易·离卦》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书·泰誓》若日月之照临。又《正字通》北齐刘绦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广韵》同炤。《集韵》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九九:《子集上·乙字部》《唐韵》《正韵》举有切《集韵》《韵会》己有切,□音久。数也。《说文》阳之变也。《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列子·天瑞篇》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又算法曰九九。《韩诗外传》齐桓公设庭爎待人士,不至。东野有以九九见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犹礼之,况贤於九九者乎。〈注〉若今九章算法。又《荆楚岁时记》俗用冬至次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又《史记·驺衍传》中国之外,有赤县神州者九。又九之为言多也。《公羊传·僖九年》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言叛者衆[音zhòng],非实有九国也。宋赵鹏飞曰:会葵丘惟六国,会咸牡丘皆七国,会淮八国,犹汉纪谓叛者九起也。又阳九,戹也。《左思·吴都赋》世际阳九。〈注〉阳戹五,阴戹四,合为九。又姓。又复姓。《何氏姓苑》岱县人,姓九百,名里。又秦穆公时九方阜,一名歅。善相马,见《列子》。又隷书防诈伪,凡纪数,九借用玖。《□绦曰》洪容斋五笔,九作久,阳数九为老久义也。玖,黑色玉也。借作玖,非。又《韵会》渠尤切,音仇。国名。《史记·殷本纪》九侯。〈注〉音仇。又《集韵》《正韵》□居尤切,音鸠。聚也。《论语》九合诸侯。《庄子·天下篇》禹亲操橐[音tuó]耜,以九亲天下之川。〈注〉九,读纠。纠合错亲,使川流贯穿注海也。九与鸠纠勼□通。
州州:《寅集中·巛字部》《唐韵》《正韵》职流切《集韵》《韵会》之由切,□音周。《说文》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一曰州,畴也,各畴其土而主之。《广雅》州,殊也,浮也。《春秋·题辞》州之为言殊也。《释名》州,注也。郡国所注仰也。《玉篇》九州也,时也,宫也,居也。《书·舜典》肇十有二州。〈传〉禹治水之后,舜分冀州为幽州幷[同并]州。分青州为营州。〈疏〉禹贡治水之时犹为九州,今始为十二州。左传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贡金九牧,则禹登王佐,还置九州,其名盖如禹贡。《禹贡》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周礼·夏官》九州: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幷[同并]。《尔雅·释地》冀、豫、雝、荆、扬、兖、徐、幽、营,九州。〈疏〉禹贡有青徐梁,无幽幷[同并]营,是夏制。周礼有青幷[同并]幽,无徐梁营,是周制。此有幽徐营而无青梁幷[同并],疑是殷制也。《史记·孟子传》驺衍言中国名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又《周礼·地官》五党为州。〈注〉州二千五百家。《论语》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又国名。《春秋·桓五年》州公如曹。〈传〉淳于公如曹。〈注〉淳于,州国所都。城阳淳于县也。《括地志》密州,安丘县东三十里古州国,周武王封为淳于国。又邑名。《左传·昭三年》郑伯如晋,公孙段相晋侯,曰:子丰有劳於晋,余闻而弗忘,赐女州田。〈注〉州县,今属河内郡。又《春秋·成七年》吴入州来。〈注〉楚邑,淮南下蔡县。又《史记·楚世家》考烈王元年,纳州於秦。〈注〉南郡有州陵县。又姓。《左传·襄二十一年》州绰出奔齐。〈注〉晋大夫。又《尔雅·释畜》白州驠。〈注〉州,窍。〈疏〉谓马之白尻者也。又与洲通。◎按《说文》引《诗·周南》在河之州,今文作洲,古通。又叶专於切,音朱。《易林》鸇鸠徙巢,西至平州。遭逢雷电,霹我葺庐。考证:(《左传·昭二年》郑伯如晋,公孙段相。)谨照原文二年改三年。(《襄二十二年》州绰出奔齐。)谨照原文二十二年改二十一年。
几几:《子集下·几字部》《唐韵》居履切《集韵》《韵会》举履切《正韵》居里切,□寄上声。《说文》踞几也。《徐曰》人所凭坐也。《诗·大雅》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周礼·春官》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刘歆·西京亲记》汉制,天子玉几,冬加绨锦其上,谓之绨几。凡公侯皆竹木几,冬则细□为橐[音tuó]以冯之。《玉篇》案也。亦作机。《左传·昭五年》设机而不倚。又几几,安重貌。《诗·豳风》赤舄几几。(几)(古文)《唐韵》居衣切《集韵》《韵会》居希切,□音机。《说文》微也。《易·系辞》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书·臯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传〉言当戒惧万事之微。又《说文》殆也,从□,从戍。戍,兵守也。□而兵守者危也。《尔雅·释诂》几,危也。〈注〉几,犹殆也。《诗·大雅》天之降罔,维其几矣。又《玉篇》期也。《诗·小雅》卜尔百福,如几如式。〈疏〉所以与汝百种之福,其来早晚,如有期节矣,其福多少,如有法度矣。又《尔雅·释诂》庶几,尚也。〈疏〉尚,谓心所希望。《孟子》王庶几改之。又察也。《礼·玉藻》御瞽几声之上下。《周礼·地官·司门》几出入不物者。〈注〉不物,与衆[音zhòng]不同。又《司关》无关门之征犹几。〈注〉无租税,犹苛察不得令奸人出入。又《韵会》将及也。《尔雅·释诂》近也。《易·中孚》月几望。《礼·乐记》知乐则几於礼矣。《史记·留侯世家》几败乃公事。○按《尔雅》《释文》音机,《史记索隐》音祈,《礼记》《释文》音讥。又巨依反。《韵会》云:□机祈二音,是也。又《广韵》《集韵》《韵会》□渠希切,音祈。《集韵》器之沂鄂也。《礼·郊特牲》丹漆雕几之美。〈注〉几,谓漆餙沂鄂也。〈疏〉雕,谓刻镂。几,谓沂鄂。言以丹漆雕餙之,以为沂鄂。《释文》几,巨依反。又《广韵》居狶切《集韵》《韵会》举岂切,□机上声。《玉篇》几几,多也。《广韵》几,何也。《韵会》几,数问多少之辞。《左传·僖二十七年》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史记·万石君传》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又《韵会》未多时曰无几。又物无多,亦曰无几。又《广韵》《集韵》《韵会》□其既切,祈去声。《广韵》几,未已也。又《集韵》与觊通。《左传·哀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注〉冀君来。《史记·晋世家》无几为君。〈注〉几,谓望也。
家家:《寅集上·宀字部》《唐韵》古牙切《集韵》《韵会》《正韵》居牙切,□音加。《说文》家居也。《尔雅》户牖之间谓之扆。其内谓之家。《诗·周南》宜其室家。〈注〉家谓一门之内。又妇谓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又一夫受田百亩,曰夫家。《周礼·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又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传·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将在家。又天家,天子之称。《蔡邕·独断》天子无外,以天下为家。又居其地曰家。《史记·陆贾传》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又着述家。《前汉·武帝纪》表章六经,罢黜百家。又《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又家人,易卦名。又姓。汉剧令家羡,宋家铉翁。又《集韵》古胡切,音姑。《诗·豳风》予未有室家。叶上据荼。又《小雅》复我邦家。叶上居樗。又与姑同。大家,女之尊称。汉曹世叔之妻班昭称大家,即超妹。又叶古俄切,音歌。《古雉朝飞操》我独何命兮未有家,时将暮兮可奈何。又《孔臧·蓼赋》苟非德义,不以为家。安逸无心,如禽兽何。又叶古暮切,音固。《焦氏·易林》三足孤鸟,灵明为御。司过罚恶,自残其家。《说文》从宀,豭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后人借为室家之家。○按《六书故》作①,人所合也。从□,三人聚宀下,①之义也。乑古族字,乑伪为豕,《说文》谓从豭省,无义。①字从宀从□,或从宀从乑。乑字从亻从人人,与□形近。又□。考证:(《说文》居也。《尔雅·释宫》户牖之间曰扆,其内谓之家。)谨照原文改家居也。尔雅户牖之间谓之扆。(《左传·襄二十六年》大夫皆富,政将在家。)谨照原文二十六年改二十九年。
欢欢:《辰集下·欠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呼官切,音讙。《说文》喜乐也。《徐曰》喜动声气,故从欠。《礼·檀弓》啜菽饮水尽其欢。又《乐记》欣喜欢爱,乐之官也。亦作懽。《孝经·孝治章》故得万国之懽心,以事其先王。又作驩。《孟子》驩虞如也。《前汉·王褒传》驩然交欣。又合欢,汉殿名。《班固·西部赋》后宫则有合欢增成。又树名。《崔豹·古今注》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互相交结,树之阶庭,使人不忿。又竹名。《僧赞宁·笋谱》双稍竹出九疑山,笋长,独茎。及生枝叶即分为两梢,谓之合欢竹。又橘名。《广舆记》荆州江陵有合欢橘。又欢伯,酒也。《焦氏易林》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又《韵补》叶许元切,音暄。《魏韦诞·亲蚕颂》同硕庆于生民,发三灵之永欢。苞繁佑于万国,卷福厘以言旋。《集韵》或作孉。亦作〈女欢〉。
乐乐:《辰集中·木字部》《唐韵》五角切《集韵》《韵会》《正韵》逆角切,□音岳。《说文》五声八音之总名。《书·舜典》夔,命女典乐,敎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易·豫卦》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礼·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又钟鼓、羽龠、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孝经》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又姓。《左传》晋大夫乐王鲋,《战国策》燕乐毅。复姓。《孟子》乐正裘。又《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正各切,□音洛。喜乐也。《通论》喜者主於心,乐者无所不被。《易·系辞》乐天知命。《孟子》与民同乐。又《集韵》力照切《正韵》力召切,□音疗。《诗·陈风》可以乐饥。毛音洛,郑音疗。又《集韵》《韵会》《正韵》□鱼敎切。《论语》仁者乐山。又益者三乐。又《韵补》卢谷切,音禄。《太公·下略》四民用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班固·东都赋》食举雍彻,太师奏乐,陈金石,布丝竹。又《唐韵》鲁刀切,音劳。《广韵》伯乐相马。一作博劳。考证:(《孝经》移风移俗,莫善于乐。)谨照原文移俗改易俗。
愁愁:《卯集上·心字部》《唐韵》士尤切《集韵》《韵会》《正韵》锄尤切,□音□。《说文》忧也。从心秋声。《广韵》悲也。《增韵》虑也。又《正韵》即由切,音揫。《礼·乡饮酒义》秋心为言愁也。〈注〉愁读为揫。又《集韵》将由切。与楢同。《说文》楢,聚也。或作愁。又《集韵》财劳切,音曹。扬雄有畔牢愁。又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龄会足衰,劫往岂足辽。虚刀挥至空,鄙滞五神愁。或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