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 mó zhào yàng
成语简拼:YMZY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依模照樣
成语解释
按照模式样子描摹。比喻面貌、性格等十分相似。
成语示例
(1)一个情投意合的义姊,一个依模照样的义妹,又是嬷嬷妈、嬷嬷妹妹,一盆火似价的哄着姑娘。▼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
成语造句
(1)打开练习本,第二页赫然是“依模照样”几个大字。
(2)慧妍叔叔给怡甸和静伊介绍了“依模照样”的成语故事。
(3)蒙蒙不会写成语“依模照样”的最后一个字。
(4)钱氏宗亲学校的石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依模照样”。
(5)小丹写不出成语“依模照样”,因此期中考试仅98分。
(6)去往科尔沁区体育运动学校的路上,筱岳叔叔给洁琼和钰汶讲了『依模照样』的历史故事。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正当恁么时,有人问如何是月,向明暗未分处道得一句,便与古人共出一只手。如或未然,宝峰不免依模画样,应个时节。』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照样照样:1、(照样儿)依照某个样式:照着样儿画;照这个样儿做。2、(照样儿)照旧:天气尽管很冷,工地上照样热火朝天。
依依:yī 1、<动>依靠;依托。《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动>帮助。《汉书·礼乐志》:『声依咏,律和声。』3、<动>依从;应允。《窦娥冤》:『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4、<介>依照;按照。《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依稀] 模糊;不清晰。[依依] (1)轻柔的样子。(2)茂盛的样子。(3)留恋不舍的样子。(4)仿佛;好像;隐约。
模模:mó <名>模子;模型。《论衡·物势》:『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引] 标准;规范。左思《咏史》:『可为达士模。』[又] 仿效;效法。陆倕《石阙铭》:『色法上圆,制模下矩。』
照照:zhào 1、<动>照射;照耀。《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2、<动>发出。《滕王阁序》:『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3、<名>日光。《桃花扇·哀江南》:『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4、<动>察看。《后汉书·冯勤传》:『忠臣孝子,览照前世,以为镜戒。』5、<动>看镜中的影子。《晋书·王衍传》:『在车中揽镜自照。』[照会] (1)参照;对勘。(2)招呼;通知。
样样:yàng(样儿)(1)样子:样式;模样;图样;新样儿的;两年没见,他还是那个样儿。(2)样子:样品;样本;货样;榜样。(3)量词,表示事物的种类:四样儿点心;他的功课样样儿都好;商店虽小,各样货物俱全。
依依:《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於希切,音衣。《说文》倚也。《书·无逸》知小人之依。〈注〉言稼穑。《诗·小雅》谋之不臧,则具是依。〈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又依稀,犹彷佛也。《刘禹锡诗》宋台梁馆尚依稀。又姓。又《集韵》《韵会》□隐岂切,音倚。《诗·大雅》于京斯依。又斧依,与扆通。《仪礼·觐礼》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注〉依,如今绨素屛风也。有绣斧文,所以示威也。又缠弦也。《仪礼·即夕礼》设依挞焉。〈疏〉依,以韦依缠其弦,即今时弓□是也。又《仪礼·士虞礼》佐食无事,则出户负依南面。〈注〉户牖之间谓之依。又喻也。《礼·学记》不学博依,不能安诗。〈疏〉谓依倚譬喻也。又《韵补》叶乌皆切,音挨。《曹植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又《白居易诗》坐依桃叶妓。《自注》依,乌皆反。考证:(《仪礼·士丧礼》设依挞焉。〈疏〉依,以韦依缠其弦,如今时弓□是也。)谨照原书士丧礼改即夕礼。如今时改即今时。
模模:《辰集中·木字部》《唐韵》《正韵》□莫胡切,音谟。《说文》法也。《徐曰》以木为规模也。《广韵》又形也。又《集韵》《韵会》□蒙晡切,音摹。义同。《左思·魏都赋》受全模於梓匠。《张衡·归田赋》陈三皇之轨模。《扬子·方言》张小使大谓之廓。陈楚之间谓之模。《韩愈·岣嵝禹□诗》拳科倒薤形模奇。又作摹、橅。《史记·汉高纪》其规摹弘远矣。《前汉·韦元成传》其规橅可见,音义□同。又木名。《淮南子·草木谱》模木生周公塚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
照照:《巳集中·火字部》《唐韵》之少切《集韵》《韵会》《正韵》之笑切,□音诏。《说文》本作□。《增韵》明所烛也。《易·离卦》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书·泰誓》若日月之照临。又《正字通》北齐刘绦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广韵》同炤。《集韵》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样样:《辰集中·木字部》《广韵》与章切《集韵》余章切,□音阳。《广韵》槌也。《方言》悬蚕柱,自关而东谓之槌,齐谓之样。又《集韵》徐羊切,音详。又兹郞切,音臧。义□同。(样)《集韵》似两切,音象。栩实。橡或作样。详橡字注。又《集韵》弋亮切《韵会》余亮切,□音漾。法也。《广韵》作□。《唐书·柳公权传》公权在元和间书法有名,刘禹锡称为柳家新□。《长编》宋太祖谓陶谷曰:闻草制皆检旧本,依样画葫芦。《文献通考》政和八年,令礼部造履三十副,下开封府舖户为样。原作柳家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