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ài cǐ cún zhào
成语简拼:ZCCZ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在此存照
成语解释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近义词
立此存照
成语接龙
在此存照→照单全收→收残缀轶→轶类超群→群而不党→党恶朋奸→奸狡诡谲→谲而不正→正本澄源→源源不竭
成语造句
(1)冰冰不会写成语“在此存照”的最后一个字。
(2)琮琮写不出成语“在此存照”,导致期末考试只有97分。
(3)打开练习本,第二页上写着“在此存照”几个大字。
(4)华容五中的乐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在此存照”。
(5)熙漪哥哥给琮鄙和思忆讲述了“在此存照”的成语典故。
(6)口说无凭,老汉从前官手里领了执凭文帖,在此存照。
(7)老汉也怕他做出事来,连累不便,因此在前官手里告了执凭文帖,在此存照。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执凭公文,在此存照。』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存照存照:旧时契约、照会等文书,存备查照核对的,有时在末尾写上『存照』字样。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民户虽有朱钞存照,以所输不多,亦不与较。』
在在:zài 1、<动>存在。《廉颇蔺相如列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2、<动>居于;处于。《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在肠胃。』《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3、<动>在于;取决于。《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会舍。』4、<介>在。引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等。《与朱元思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石灰吟》:『要留青白在人间。』[在事] 居官任职。[在野] (1)平民处于山野无闻之地。(2)不居官;不当政。[在意] 放在心上。
此此:cǐ 1、指示代词,与『彼』相对。《石钟山记》:『此世所以不传也。』《鸿门宴》:『此天子气也。』2、这样;这般。指代事物或行为的状态、程度。《庖丁解牛》:『善哉!技盍至此乎?』《察今》:『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这就;这样就。《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存存:cún 1、<动>存在,与『亡』相对。《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捕蛇者说》:『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动>生存,活着。《冯谖客孟尝君》:『齐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3、<动>关心,想念。《屈原列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订鬼》:『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4、<动>慰问,抚恤。《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隆中对》:『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存抚] 存恤抚养。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陛下即位,存天下,集安中国,然后兴师出兵。』(集:通『辑』。和协。)[存济] 安顿;措置。欧阳修《诊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庭劄子》:『州县皇皇,何以存?以臣视之,乃是四海骚然,万物失所,实未见太平之象。』[存恤] 慰问;抚恤。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抚循,以称吾意。』[存肄] 学习;练习。《汉书·礼乐志》:『(河间献王)因献所集雅乐。天子下大乐官,常存之,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存照] 旧时契约、照会等文书,存备查照核对的,有时在末尾写上『存照』字样。[存问] 慰问;问候。范晔《后汉书·淳于恭传》:『五年,病笃,使者数存。』
照照:zhào 1、<动>照射;照耀。《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2、<动>发出。《滕王阁序》:『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3、<名>日光。《桃花扇·哀江南》:『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4、<动>察看。《后汉书·冯勤传》:『忠臣孝子,览照前世,以为镜戒。』5、<动>看镜中的影子。《晋书·王衍传》:『在车中揽镜自照。』[照会] (1)参照;对勘。(2)招呼;通知。
在在:《丑集中·土字部》《唐韵》昨宰切《集韵》《韵会》《正韵》尽亥切,□裁上声。《尔雅·释训》居也。《易·乾传》在下位而不忧。又察也。《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礼·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煖之节。又存也。《论语》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汉·武帝纪》徵诣行在。《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谓所居为行在所。又姓。晋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见《黄庭经》。又昨代切,音载。义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诗·小雅》不属于毛,不离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声。《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乗[音chéng]云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从土从才。本作□,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旧本泥韵书先才上声训居,次转去声训所,不知所即居,非上声者训居,去声者训所也。○按在有上去二声。字书韵书皆然。《礼韵》原许通押,《字汇》分训,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转去,亦非。
此此:《辰集下·止字部》《唐韵》《正韵》雌氏切《集韵》《韵会》浅氏切,□音佌。《说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尔雅·释诂疏》此者,彼之对。《诗·周颂》在彼无恶,在此无斁。《老子·道德经》去彼取此。又《六书故》此犹兹也,斯也。《大学》此谓知本。
存存:《寅集上·子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徂尊切,音蹲。《尔雅·释诂》存,在也,察也。〈疏〉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存即在也。《易·系辞》成性存存。《孟子》操则存,舍则亡。《礼·祭义》致爱则存。〈注〉孝子致极爱亲之心,则若亲之存也。又《说文》恤问也。《礼·王制》八十月告存。《集说》告犹问也,君每月使人致膳,告问存否也。又《月令》养幼少,存诸孤。又省也。《周礼·天官》大丧存奠彝。〈注〉欲见其所奠彝朝夕存省之意也。又叶昨先切,音前。《楚辞·远游》壹气孔神兮,於中夜存。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又叶匠邻切,音秦。《扬雄·解嘲》得士者富,失士者贫。矫翼厉翮,恣意所存。《说文》从子才声。俗作存。考证:(《礼·王制》年八十,月告存。〈注〉)谨照原文改八十月告存。注改集说。
照照:《巳集中·火字部》《唐韵》之少切《集韵》《韵会》《正韵》之笑切,□音诏。《说文》本作□。《增韵》明所烛也。《易·离卦》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书·泰誓》若日月之照临。又《正字通》北齐刘绦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广韵》同炤。《集韵》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