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uán guī jì yú
成语注音:ㄒㄨㄢˊ ㄍㄨㄟ ㄒㄧˋ ㄧㄩˊ
成语简拼:XGJY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懸龜繋魚
成语解释
指任高官显宦。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接龙
1、悬龟系鱼→鱼贯雁比→比肩系踵→踵事增华→华星秋月→月晕而风→风中秉烛→烛照数计→计功程劳→劳而无功→功标青史→史不絶书→书不释手→手疾眼快→快心满志→志满意得→得意忘象→象齿焚身→身不由己→己溺己饥→饥寒交切→切瑳琢磨→磨刀擦枪→枪烟炮雨→雨顺风调
2、悬龟系鱼→鱼烂取亡→亡国灭种→种学织文→文章星斗→斗艳争妍→妍姿艳质→质疑辨惑→惑世诬民→民殷国富→富贵显荣→荣宗耀祖→祖龙之虐→虐老兽心→心口相应→应答如响→响彻云宵→宵旰忧勤→勤学好问→问柳评花→花枝招展→展眼舒眉→眉扬目展→展翅高飞→飞升腾实
3、悬龟系鱼→鱼帛狐声→声色并厉→厉兵秣马→马角乌头→头眩目昏→昏昏浩浩→浩浩荡荡→荡海拔山→山长水阔
4、悬龟系鱼→鱼帛狐声→声威天下→下乘之才→才高倚马→马到功成→成家立计→计斗负才→才尽词穷→穷里空舍
5、悬龟系鱼→鱼沉鸿断→断发纹身→身经百战→战无不克→克己奉公→公明正大→大辩不言→言不达意→意广才疏
成语示例
(1)数世之后,将振振绳绳,悬龟系鱼,秉钧当轴。▼明·宋濂《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悬龟系鱼”几个大字。
(2)定州启明中学的宓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悬龟系鱼”。
(3)娟娟写不出成语“悬龟系鱼”,导致期末考试仅仅考了97分。
(4)宽希大哥哥给麗君和毓灵讲了“悬龟系鱼”的典故。
(5)小琪不会写成语“悬龟系鱼”的最后一个字。
(6)数世之后,将振振绳绳,悬龟系鱼,秉钧当轴。见明·宋濂《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
成语出处
《新唐书·车服志》:『高宗给五品以上随身鱼袋……天授二年,改佩鱼为龟。其后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四品以银,五品以铜。中宗初,罢龟袋,复给以鱼。』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悬悬:1、xuán(1)挂:悬空;悬灯结彩。(2)公开揭示:悬赏。(3)抬:写大字时最好把腕子悬起来。(4)无着落;没结果:悬案;悬而未决。(5)挂念:悬念;悬望。(6)凭空设想:悬拟;悬想。(7)距离远;差别大:悬隔;悬殊。2、xuán<方>危险:一个人摸黑走山路,真悬!
龟龟:guī 1、<名>乌龟。《史记·龟策列传》:『江傍家人常畜龟。』2、<名>占卜用的龟甲。《楚辞·卜居》:『龟策诚不能知此事。』[又] 秦以前用作货币的龟甲。《易经·损》:『十朋之龟。』jūn通『皲』,皮肤受冻开裂。范成大《次韵李子永雪中长句》:『手龟笔退不可捉。』qiū龟兹,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县。
系系:xì 1、<动>悬;挂。《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2、<动>梆缚;拴。《过秦论》:『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下命吏。』3、<动>拘囚;关押。《谭嗣同》:『君既系狱……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4、<动>继;连接。班固《东都赋》:『系唐统,接汉绪。』5、<名>带子。《陌上桑》:『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6、<名>世系;系统。杜甫《赠比部箫郎中十兄》:『汉朝丞相系,梁日帝王孙。』7、<动>联系;关联。柳宗元《封建论》:『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8、<动>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9、<动>附着;随着。《兰亭集序》:『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鱼鱼:yú(1)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大部分可供食用或制鱼胶。(2)姓。
悬悬:《卯集上·心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涓切,音泫。本作县。《说文》系也。或从心。《孟子》犹解倒悬。又叶荧绢切,音院。《张衡·西京赋》后宫不移,乐不徙悬。门卫供帐,官以物辩。
龟龟:《亥集下·龟字部》《唐韵》居追切《集韵》居逵切《韵会》居为切,□音騩。甲虫之长。《说文》龟,外骨内肉者也。《玉篇》文也,进也。外骨内肉,天性无雄,以虵为雄也。《尔雅·释鱼》十龟:一神龟,二灵龟,三摄龟,四宝龟,五文龟,六筮龟,七山龟,八泽龟,九水龟,十火龟。又《尔雅·释鱼》龟三足,贲。〈疏〉龟之三足者名贲也。又《广雅》龟贝,货也。《前汉·食货志》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又星名。《石氏星经》天龟六星,在尾南汉中。又地名。《春秋·桓十二年》公会宋公于龟。《杜注》宋地。又山各。《诗·鲁颂》奄有龟蒙。《毛传》龟,山也。左传,龟阴之田在山北。山今在山东兖州府泗水县。又背梁。《左传·宣十二年》射麋丽龟。《杜注》丽,着也。龟背之隆高当心者。又官名。《周礼·春官·龟人》掌六龟之属。又龟目,酒尊也。《礼·明堂位》周以黄目,盖以龟目饰尊,今龟目黄。又《广韵》居求切,音鸠。龟兹,西域国名。《前汉·西域传》龟兹,音鸠慈。又《集韵》《韵会》袪尤切《正韵》驱尤切,□音丘。龟兹,汉县名。《前汉·地理志》上郡龟兹属国都尉治。〈注〉应劭曰:音丘兹。师古曰:龟兹国人来降,处之於此,故名。○按龟兹之龟,有鸠、丘二音。又《张衡·西京赋》摭紫贝,搏耆龟。搤水豹,馽潜牛。○按此则龟亦叶尤韵,不独龟兹有丘、鸠二音也。又《集韵》《韵会》□俱伦切,音麋。《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注〉不龟,谓冻不皱瘃也。《释文》举伦反。又叶於居切《易·损卦》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王褒·僮约》结纲捕鱼,缴鴈弹凫。登山射鹿,入水擉龟。《正字通》龟本字。考证:(《尔雅·释虫》十龟。一神龟,二灵龟。)谨照原书释虫改释鱼。(《尔雅·释虫》龟三足,贲。)谨照原书释虫改释鱼。
系系:《未集中·糸字部》《广韵》古诣切《集韵》《韵会》《正韵》吉诣切,□音计。《说文》系,□也。一曰恶絮。《玉篇》约束也,留滞也。《类篇》一曰维也。又《集韵》牵奚切,音溪。义同。又《广韵》《集韵》《韵会》□胡计切,音系。《易·系辞疏》系辞者,圣人系属此辞于卦爻之下。又云:系辞者,取纲系之义也。《释文》系,本系也。又续也。《周礼·天官·大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注〉系,联缀也。《干禄字书》系通系。《集韵》系或作系。《类篇》或作□。
鱼鱼:《亥集中·鱼字部》《唐韵》语居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居切,□御平声。《说文》本作□,水虫也。象形,与燕尾相似。〈注〉徐锴曰:下火象尾而已,非水火之火。《韵会》隷省作鱼。《易·中孚》豚鱼吉。〈注〉鱼者,虫之隐者也。《仪礼·有司彻》鱼□。〈注〉鱼无足翼。《史记·周本纪》白鱼跃入王舟中。〈注〉马融曰:鱼者介鳞之物,兵象也。又蠹鱼,亦名衣鱼,本草生,久藏衣帛及书纸中。又《诗·小雅》象弭鱼服。〈传〉鱼服,鱼皮。《陆玑疏》鱼服,鱼兽之皮也。似猪,东海有之。一名鱼狸,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纯青,今以为弓鞬步叉者也。又《唐书·车服志》初罢龟袋,复给以鱼。《辽史·兴宗记》试进士於廷,赐冯立等绯衣银鱼。《金史·舆服志》亲王佩玉鱼,一品至四品佩金鱼,以下佩银鱼。又《左传·闵二年》归夫人鱼轩。〈注〉以鱼皮为饰。又马名。《尔雅·释畜》二目白,鱼。〈注〉似鱼目也。《诗·鲁颂》有驔有鱼。又地名。《左传·僖二年》齐寺人貂漏师于多鱼。又《文十六年》惟裨儵鱼,人实逐之。〈注〉鱼,鱼复县,今巴东永安县。又《晋语》夷鼓,彤鱼氏之甥也。〈注〉彤鱼,国名。又姓。《左传·成十五年》鱼石为左师。《史记·秦本纪》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修鱼氏。又与吾同。《列子·黄帝篇》姬,鱼语女。〈注〉姬读居,鱼读吾。又叶鱼羁切,音宜。《徐干·七喻》大宛之牺,三江之鱼。云鶬水鹄,禽蹯豹胎。胎音怡。又叶语鸠切,音牛。《庾阐诗》炼形去人俗,飘忽乗[音chéng]云游。暂憩扶桑阴,忽见东岳鱼。考证:(今以为弓鞬步又者也。)谨照陆玑疏原文步又改步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