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得篮里便是菜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ǎo dé lán lǐ biàn shì cài成语注音:ㄊㄧㄠˇ ˙ㄉㄜ ㄌㄢˊ ㄌㄧˇ ㄅㄧㄢˋ ㄕㄧˋ ㄘㄞˋ
成语简拼:TDLLBSC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挑得籃裏便是菜
成语解释
比喻得到一点就行,毫不挑剔。
成语用法
作分句;指毫不挑剔
近义词
拾得篮里便是菜
成语造句
(1)唱唱写不出成语“挑得篮里便是菜”,导致期末考试才考了97分。
(2)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挑得篮里便是菜”几个大字。
(3)杰杰不会写成语“挑得篮里便是菜”的最后一个字。
(4)依文大哥哥给宗欢和芳淋讲解了“挑得篮里便是菜”的典故。
(5)银屏镇秀芙初中的白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挑得篮里便是菜”。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挑得篮里便是菜,一个信送将进去,登时把陈定放了出来。』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挑挑:tiǎo 1、<动>拨;拨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又] 用条状的或用尖的东西挑出来。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2、<动>挑逗;引诱。《史记·项羽本纪》:『乃披甲持戟挑战。』《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琴心挑之。』tiāo<动>担;挑。陆游《自题传神》:『担挑双草屦,壁倚一乌藤。』
得得:dé 1、<动>获得;得到;取得。与『失』相对。《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垓下之战》:『汉皆已得楚乎?』2、<动>贪求;贪得。《论语·季氏》:『戒之在得。』3、<名>心得;收获。《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4、<形>得意;满足。《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5、<动>领会;理解。《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6、<形>合适;恰当。《六国论》:『此言得之。』7、<动>实现;达到。《信陵君窍符救赵》:『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8、<动>能;能够。《垓下之战》:『项王自度不得脱。』《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9、<副>应该;应当。《鸿六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10、<助>表示完成或补充说明结果。《琵琶行》:『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11、<副>必须。《红楼梦》:『这件事还得你去才弄的明白。』[得非] 同『得无』,莫不是。[得无] 副词。(1)莫非;该不会。(2)能不;怎么能不。
篮篮:lán(篮儿)(1)篮子:竹篮;网篮;花篮儿。(2)装置在篮球架子上为投球用的铁圈和网子:投篮儿。
里里:lǐ 1、<名>古代居民的基层行政单位。顾炎武《日知录》:『以县统乡,以乡统里。』2、<名>家乡;乡里;里巷。《周处》:『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3、<量>长度单位,用于计算里程和面积,实际长度各朝代不等。《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名>衣服、被褥等的内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5、<名>里面;内部;当中。《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便便:biàn 1、<名>便利;方便。《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2、<动>有利于。《信陵君窃符救赵》:『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3、<形>简便,轻便。《冯婉珍》:『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4、<副>就,即。《孔雀东南飞》:『槌床便大怒。』5、<连>即便,即使。《兵车行》:『便至四十西营田。』pián 1、<形>安逸。《墨子·天志中》:『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2、<形>口才好;能说会道。《孔雀东南飞》:『便言多令才。』[便嬖] 受宠幸的亲近小臣。《孟子·梁惠王上》:『便不足使令于前与?』
是是:shì 1、<形>对;正确。《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又] <形意动>认为……正确;肯定。《问说》:『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2、<代>这;这个;这样。《石钟山记》:『是说也,人常疑之。』3、<形>凡是;所有的。《游园》:『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4、<动>表判断。《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
菜菜:cài(1)能作副食品的植物;蔬菜:种菜;野菜。(2)专指油菜:菜子;菜油。(3)经过烹调的蔬菜、蛋品、肉类等副食品:荤菜;川菜。
挑挑:《卯集中·手字部》《唐韵》吐雕切《集韵》《韵会》《正韵》他雕切,□音祧。《说文》挠也。一曰摷也。又器名。《仪礼·有司彻》二手执挑□枋,以挹湆,注于疏七。〈注〉挑谓之歃,读如或舂或抭之抭字。或作挑者,秦人语也。《释文》汤尧反,又他羔反。又与佻通。偸薄也。《荀子·强国篇》其服不挑。又《增韵》杖荷也。俗谓肩荷曰挑。又取也。今拣选人物亦谓之挑。又《唐韵》《集韵》《韵会》□徒了切,音窕。引也,拨也。《博雅》疾也。一曰弄也。《史记·项羽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注〉擿娆敌求战,古谓之致师。《前汉·司马相如传》卓王孙有女文君,好音,相如以琴心挑之。〈注〉寄心於琴声,以挑动之也。亦与誂通。诱也,戏也。又《正韵》土了切,祧上声。义同。又《集韵》《韵会》□徒吊切,与掉同。振也摇也。又《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诗·郑风》挑兮达兮。《毛传》往来相见貌。《朱传》挑,轻儇跳跃之貌。又抒物之器。或作抭。又《集韵》田聊切,音条。挠挑也。一曰搅也。《庄子·大宗师》登天游雾,挠挑无极。〈注〉宛转循环貌。或作□。
得得:《寅集下·彳字部》《唐韵》《正韵》多则切《集韵》《韵会》的则切,□音德。《说文》行有所得也。《玉篇》获也。《韵会》凡有求而获皆曰得。又赋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丧。《礼·曲礼》临财毋苟得。《左传·定九年》凡获器用曰得,得用焉曰获。《孟子》求则得之。又贪也。《论语》戒之在得。又《韵会》与人契合曰相得。《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犹特地也。《全唐诗话》贯休入蜀,以诗投王建曰:一瓶一鉢[音bō]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又叶都木切,音笃。《老子·道德经》罪莫大於可欲,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见头足,终日至夜,竟无所得。《集韵》或作□。
篮篮:《未集上·竹字部》《广韵》鲁甘切《集韵》《韵会》卢甘切《正韵》卢监切,□音蓝。大笼筐也。《广雅》篮,一名籚,一名簟,一名筐。
里里:《酉集下·里字部》《广韵》良已切《集韵》两耳切《正韵》良以切,□音裏。《尔雅·释言》里,邑也。《诗·郑风》将仲子兮,无踰我里。〈传〉里,居也。《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前汉·□法志》在壄曰庐,在邑曰里。《风俗通》五家为轨,十轨为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韵》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又忧也。《诗·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笺〉里,忧也。又姓。《左传·昭十七年》郑之未灾也,里析告子产。〈注〉里析,郑大夫。又百里、相里,复姓。又地名。《左传·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诱子华而杀之南里。〈注〉南里,郑地。又山名。《史记·封禅书注》高里山,在泰山下。又《五代史·附录》契丹所居曰枭罗个没里。〈注〉没里者,河也。又古夫称妻曰乡里。《南史·张彪传》我不忍令乡里落它处。《沈约·山阴柳家女诗》还家问乡里,讵堪持作夫。又《正韵》汉制:长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后世因谓外戚为戚里。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里为式,然后可以传衆[音zhòng]方。〈注〉里,读为已,声之误也。《释文》里,音以。
便便:《子集中·人字部》《广韵》婢面切《集韵》《韵会》《正韵》毗面切,□音卞。顺也,利也,宜也。《荀子·议兵篇》汝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前汉·赵充国传》留屯田十二便。又习也。《礼·表记》唯欲行之浮于名也。故自谓便人。〈注〉亦言其谦也。辟仁圣之名,云自便习於此事之人耳。又安也。《前汉·武帝纪》便殿火。〈注〉凡言便殿,便宫,便坐者,所以就便安也。又即也,辄也。《庄子·达生篇》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又溲也。《前汉·张安世传》郞有醉便殿上者,安世曰:何知非反水浆耶。又《集韵》毗连切《正韵》蒲眠切,□音骈。《尔雅·释训》便便,辨也。《论语》便便言。又《韩诗》便便,间雅貌。又肥满貌。《后汉·边韶传》边孝先,腹便便。又便辟,足恭也。《书·囧命》便辟侧媚。又姓。汉有少府便乐成。又通平。《书·尧典》平章百姓。《史记·五帝纪》作便。互详平字注。又叶毗賔切,音频。《□琳·车渠椀赋》玉爵不挥,欲厥珍兮。岂若陶梓,为用便兮。《说文》从更。从人,人有不便更之。
是是:《辰集上·日字部》《唐韵》承纸切《集韵》《韵会》上纸切,□音姼。《说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释名》是,嗜也,人嗜乐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礼·曲礼》夫礼者,所以定亲疎、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见是而无闷。〈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吴有是仪,唐有是光。又《集韵》田黎切,音题。《公羊传·僖十六年》是月者何,仅逮是月也。〈注〉是,月边也。鲁人语也。《释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与氏通。《前汉·地理志》氏为庄公。〈注〉氏,与是同。古通用。又《韵补》叶市之切。《蔡邕·释诲》予惟悼哉,害其若是。天高地厚,局而蹐之。
菜菜:《申集上·草字部》《唐韵》《集韵》□仓代切,音縩。《说文》草之可食者。《增韵》蔬也。《礼·月令》仲秋,趣民务畜菜。《仪礼·士昏礼》妇入三月乃奠菜。《灵枢经》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又《礼·王制》民无菜色。〈注〉食菜之饥色。又七计切。《东方朔·七谏》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嫫母勃屑而日侍。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徒乎葵菜。又《韵会》与采通。《汉孔耽□》躬菜菱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