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ǎo bō shān huò
成语简拼:TBSH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挑撥煽惑
成语解释
搬弄是非,煽动闹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挑起事端
近义词
挑拨离间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挑拨煽惑”几个大字。
(2)画画不会写成语“挑拨煽惑”的最后一个字。
(3)上犹县油石中学的詹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挑拨煽惑”。
(4)小诚写不出成语“挑拨煽惑”,因此期中考试才98分。
(5)玉红叔叔给诗芝和芳洵介绍了“挑拨煽惑”的成语故事。
(6)挑拨煽惑的人,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7)去观音洞之前,卯叔叔给步步和他的同学讲解了『挑拨煽惑』的典故。
成语出处
邓小平《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日寇、汉奸、托派之辈,则更利用这些缺点和错误,来进行其挑拨煽惑的阴谋,企图造成民变。』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挑拨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挑拨离间(引起是非争端,使别人不和)。
煽惑煽惑:[shānhuò] 煽动诱惑。煽惑人心。你是何处妖人,敢在此地方上将妖术煽惑百姓?――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挑挑:tiǎo 1、<动>拨;拨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又] 用条状的或用尖的东西挑出来。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2、<动>挑逗;引诱。《史记·项羽本纪》:『乃披甲持戟挑战。』《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琴心挑之。』tiāo<动>担;挑。陆游《自题传神》:『担挑双草屦,壁倚一乌藤。』
拨拨:bō 1、<动>治理。《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2、<动>拨开;拨动。《左忠毅公逸事》:『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促织》:『试以猪鬣撩拨虫须。』3、<动>弹拨。《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4、<名>拨动琴弦弹奏器的小木片。《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拨烦] 处理繁重的政务。《汉书·龚胜传》:『上知胜非拨吏,乃复还胜光禄大夫。』[拨冗] 客套话,请对方于百忙中,抽出时间。
煽煽:shān(1)同『扇』(shān)。(2)鼓动(别人做不应该做的事)。如:煽动;煽惑。
惑惑:huò <形>疑惑;困惑。《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又] <形使动>使……疑惑;迷惑;蛊惑。《韩非子·孤愤》:『惑主败法,以乱土民。』[惑志] (1)疑心。(2)惑乱人心。
挑挑:《卯集中·手字部》《唐韵》吐雕切《集韵》《韵会》《正韵》他雕切,□音祧。《说文》挠也。一曰摷也。又器名。《仪礼·有司彻》二手执挑□枋,以挹湆,注于疏七。〈注〉挑谓之歃,读如或舂或抭之抭字。或作挑者,秦人语也。《释文》汤尧反,又他羔反。又与佻通。偸薄也。《荀子·强国篇》其服不挑。又《增韵》杖荷也。俗谓肩荷曰挑。又取也。今拣选人物亦谓之挑。又《唐韵》《集韵》《韵会》□徒了切,音窕。引也,拨也。《博雅》疾也。一曰弄也。《史记·项羽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注〉擿娆敌求战,古谓之致师。《前汉·司马相如传》卓王孙有女文君,好音,相如以琴心挑之。〈注〉寄心於琴声,以挑动之也。亦与誂通。诱也,戏也。又《正韵》土了切,祧上声。义同。又《集韵》《韵会》□徒吊切,与掉同。振也摇也。又《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诗·郑风》挑兮达兮。《毛传》往来相见貌。《朱传》挑,轻儇跳跃之貌。又抒物之器。或作抭。又《集韵》田聊切,音条。挠挑也。一曰搅也。《庄子·大宗师》登天游雾,挠挑无极。〈注〉宛转循环貌。或作□。
拨拨:《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北末切,音鉢[音bō]。《说文》治也。《诗·商颂》□王桓拨。《公羊传·哀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於春秋。又除也。《前汉·司马迁传》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又发扬貌。《礼·曲礼》衣毋拨。又《增韵》捩开也。又转之也。《战国策》弓拨矢钩。〈注〉拨,弓反也。又葬具。《礼·檀弓》废輴而设拨,窃礼之不中者也。〈注〉拨可拨引輴车,所谓绋也。又鼓弦之物。《唐书·苏頲传》皇甫恂使蜀,檄取库钱,市琵琶扞拨玲珑鞭,頲不肯予。又叱拨,良马名。又《集韵》《韵会》《正韵》□蒲襏切,音跋。绝也。《诗·大雅》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笺拨,犹绝也。疏拨去余根,故犹绝也。又《诗·朱传》叶方吠切,音废。又叶必列切,音龞。义□同。又《唐韵》《集韵》□普活切,音泼。芟草也。与发同。亦作□。又拨剌,张弓貌。《张衡·思□赋》弯威弧之拨剌。〈注〉剌,音力达反。又《史记·索隐》房越切,音伐。谓大楯也。《史记·孔子世家》会于夹谷,齐有司请奏四方之乐,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刃拨,鼓噪而至。《集韵》作瞂。考证:(《诗·大雅》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疏〉拨者,拨去之,去其余根,故犹绝也。)谨按故犹绝也四字是释笺之词,当先笺后疏。谨改为笺拨,犹绝也。疏拨去余根,故犹绝也。
煽煽:《巳集中·火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式战切,音扇。《尔雅·释言》煽,炽也。《说文》炽,盛也。《诗·小雅》艳妻煽方处。又《广韵》火盛貌。《新论·防慾篇》煽熛章台。又《广韵》式连切《集韵》《韵会》《正韵》尸连切,□音羶。《广韵》火盛也。《集韵》本作傓。
惑惑:《卯集上·心字部》《广韵》《正韵》户国切《集韵》《韵会》获北切。《说文》乱也。从心或声。《广韵》迷也。《增韵》疑也。又《諡法》满志多穷曰惑。又荧惑,星名。又或作掝。《荀子·不苟篇》谁能以己之僬僬,受人之掝掝。亦通作或。《孟子》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史记·贾谊服鸟赋》衆[音zhòng]人或或。本作或,后加心以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