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āo jīng jiǎn féi
成语注音:ㄊㄧㄠ ㄐㄧㄥ ㄐㄧㄢˇ ㄈㄟˊ
成语简拼:TJJF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繁体:挑精揀肥
成语解释
犹挑肥拣瘦。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
挑肥拣瘦
成语示例
(1)徐迟《牡丹》:『姚黄的养母气成了病,老太婆悔不该当初拆散了她许多好姻缘。挑精拣肥,反而落了一场空。』
成语造句
(1)八景乡初级学校的贺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挑精拣肥”。
(2)华恩哥哥给琦丽和玲亿介绍了“挑精拣肥”的成语典故。
(3)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挑精拣肥”几个大字。
(4)小丁写不出成语“挑精拣肥”的拼音。
(5)小虹不会写成语“挑精拣肥”的最后一个字。
(6)不少青年挑精拣肥、拈轻怕重,放弃了许多就业机会。
成语出处
徐迟《牡丹》:『姚黄的养母气成了病,老太婆悔不该当初拆散了她许多好姻缘。挑精拣肥,反而落了一场空。』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挑挑:tiǎo 1、<动>拨;拨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又] 用条状的或用尖的东西挑出来。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2、<动>挑逗;引诱。《史记·项羽本纪》:『乃披甲持戟挑战。』《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琴心挑之。』tiāo<动>担;挑。陆游《自题传神》:『担挑双草屦,壁倚一乌藤。』
精精:jīng 1、<名>精米;上等的细米。《庄子·人间世》:『鼓荚播精,足以食十人。』2、<名>精华。《阿房宫赋》:『齐楚之精英。』3、<形>精粹;精纯。《张衡传》:『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4、<形>精良;精锐。《赤壁之战》:『兵精粮多,足以立事。』5、<形>精美;美好。《孔雀东南飞》:『纤纤作细步,精妙细无双。』6、<动>精通;谙熟。《冯婉贞》:『精技击者不过百人。』7、<形>精湛;精妙。《卖油翁》:『吾射不亦精乎?』8、<形>精心;专一。《张衡传》:『精思附会,十年乃成。』9、<名>精神;精力。《秋声赋》:『有动于中,必摇其精。』10、<形>瘦,不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却才精的,怕府里要裹馄饨,肥的臊子何用?』
拣拣:1、jiǎn挑选:拣要紧的说。2、jiǎn同『捡』。
肥肥:féi 1、<形>肥胖;肥肉;丰满。《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醉翁亭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2、<形>茁壮;茂盛。王驾《社日》:『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3、<名>肥美的肉肴。《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4、<形>肥沃。《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又] <形使动>使……肥沃。《荀子·富国》:『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
挑挑:《卯集中·手字部》《唐韵》吐雕切《集韵》《韵会》《正韵》他雕切,□音祧。《说文》挠也。一曰摷也。又器名。《仪礼·有司彻》二手执挑□枋,以挹湆,注于疏七。〈注〉挑谓之歃,读如或舂或抭之抭字。或作挑者,秦人语也。《释文》汤尧反,又他羔反。又与佻通。偸薄也。《荀子·强国篇》其服不挑。又《增韵》杖荷也。俗谓肩荷曰挑。又取也。今拣选人物亦谓之挑。又《唐韵》《集韵》《韵会》□徒了切,音窕。引也,拨也。《博雅》疾也。一曰弄也。《史记·项羽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注〉擿娆敌求战,古谓之致师。《前汉·司马相如传》卓王孙有女文君,好音,相如以琴心挑之。〈注〉寄心於琴声,以挑动之也。亦与誂通。诱也,戏也。又《正韵》土了切,祧上声。义同。又《集韵》《韵会》□徒吊切,与掉同。振也摇也。又《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诗·郑风》挑兮达兮。《毛传》往来相见貌。《朱传》挑,轻儇跳跃之貌。又抒物之器。或作抭。又《集韵》田聊切,音条。挠挑也。一曰搅也。《庄子·大宗师》登天游雾,挠挑无极。〈注〉宛转循环貌。或作□。
精精:《未集上·米字部》《广韵》《正韵》子盈切《集韵》《韵会》咨盈切,□音晶。《说文》择也。《广韵》熟也,细也,专一也。《书·大禹谟》惟精惟一。《易·系辞》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又密也。《公羊传·庄十年》觕者曰侵,精者曰伐。〈注〉精,犹精密也。侵,责之不服,推兵入竟,伐,击之益深,用意稍精密。又灵也,真气也。《易·系辞》精气为物。〈疏〉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左传·昭七年》子产曰: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又《庄二十五年·日有食之疏》日者阳精,月者阴精。又《襄二十八年·春无水疏》五星者五行之精:木精曰岁星,火精曰荧惑,土精曰镇星,金精曰太白,水精曰辰星。《老子·道德经》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庄子·德充符》劳乎子之精。又《广韵》正也,善也,好也。《礼·经解》洁静精微易敎也。又明也。《前汉·京房传》阴雾不精。〈注〉精,谓日光清明也。又凿也。《论语》食不厌精。《屈原·离骚》精琼爢以为粻。〈注〉精,凿也。又《韵会小补》巧也。又《增韵》凡物之纯至者皆曰精。又古者以玉为精。《楚语》一纯二精。又地精,黄精,草名。《博雅》地精,人葠也。黄精,一名仙人余粮。又精卫,鸟名。《山海经》发鸠之山有鸟,名精卫。又□米曰精。《庄子·人间世》鼓筴播精。〈注〉□米曰精。又精绝,国名。《水经注》南河又东经精绝国。《前汉·西域传》精绝国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余里。又精庐,精舍。《前汉·儒林传论》精庐暂建。〈注〉精庐,讲读之舍。《后汉·李充传》充立精舍讲授。又《广东新语》猺之渠帅,号曰精夫。又《韵会》同睛。又鸟名。与鶄通。《司马相如·上林赋》交精旋目。〈注〉交精,似凫而脚高,有毛冠,辟火灾。又与菁同。《尔雅·释草·茢薽注》一名天蔓精。又叶咨良切,音将。《左思·吴都赋》婺女寄其曜,翼轸寓其精。〈注〉精,咨良切,叶上疆。又《广韵》子姓切《集韵》子正切,□音婧。强也。
拣拣:《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限切,音□。与柬同。选也,择也,分别之也。《魏志·袁绍传》博爱容衆[音zhòng],无所拣择。《逸周书》比党不拣。《旧唐书·懿宗纪》边方未静,深藉人才,宜令徐泗团练使,选拣召募官健三千人,赴邕管防戍。又汰拣。《张耒赠无咎诗》磨君古青铜,汰拣寄明辨。通作□。又郞甸切,音练。义同。或作□。
肥肥:《未集下·肉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符非切,音腓。《说文》多肉也。从肉从卪,会意。《徐曰》肉不可过多,故从卪寓戒。《礼·礼运》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又《博雅》肥,盛也。又《广韵》肥腯。《蔡邕·独断》凡祭宗庙礼,牲之别名,豚曰腯肥。《诗·小雅》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左传·桓六年》博硕肥腯。又田有肥瘠。《书·禹贡厥田惟中中传》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又马亦称肥。《前汉·食货志》冠盖相望,乗[音chéng]坚策肥。又饶裕也。《易·遯卦》上九肥遯。〈疏〉肥,饶裕也。又幡名。《吴语》建肥胡。〈注〉肥胡,幡名。又鸟名。《山海经》英山有鸟焉,其名曰肥遗。又蛇名。《山海经》太华之山有蛇焉,名曰肥□。〈注〉肥,□,皆毒虫也。又水之初出同流者名肥。《尔雅·释水》归异出同流,肥。〈疏〉谓小水支分归入大海则异,其泉源初出,则同流者名肥。又水名。《诗·卫风》我思肥泉。〈疏〉肥泉,是卫水也。又地名。《前汉·地理志》合肥。〈注〉属九江郡。应劭曰:夏水出父城东南,至此与淮合,故曰合肥。又县名。《史记·高祖功臣年表》肥如侯蔡寅。〈注〉肥如,县名,属辽西。又国名。《左传·昭十二年》秋八月壬午灭肥。〈注〉肥,白狄也。又姓。《史记·赵世家》先问先王贵臣肥义。又人名。季康子名肥。见《左传·哀三年》。又《集韵》补美切,音秕。薄也。《列子·黄帝篇》口所偏肥,晋国黜之。〈注〉薄也。又水名。肥者,通作淝。《诗·卫风》我思肥泉。《释文》肥,或作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