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ǎo bō lí jiàn
成语注音:ㄊㄧㄠˇ ㄅㄛ ㄌㄧˊ ㄐㄧㄢˋ成语正音挑,不能读作『tiāo』;拨,不能读作『bá』;间,不能读作『jiān』。
成语简拼:TBLJ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挑撥離閒成语辨形挑,不能写作『桃』;拨,不能写作『拔』。成语谜语打算盘
成语解释
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挑拨:引起;挑动;离间:隔开、拆散;使人不和睦。
[成语辨析]
挑拨离间与『搬弄是非』区别在于:挑拨离间专门指在人与人之间制造矛盾;破坏团结;『搬弄是非』除此意外;还有在背后议论或传别人的坏话之意。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近义词
乘间投隙、挑三豁四、拨弄是非、搬弄是非、挑拨煽惑
反义词
精诚团结、穿针引线
成语示例
(1)…将刺客杀了,于道理也不大合。』康熙不去理他的挑拨离间,说道:『我自不会跟太后说。那三名刺客后来怎样?…——当代·金庸《鹿鼎记》
(2)…』陈近南道:『二公子好端端地,都是你在从中挑拨离间。国姓爷创业维艰,这大好基业,只怕要败坏在你这等…——当代·金庸《鹿鼎记》
(3)…后这几句话已得罪了吴应熊,心想:『我不妨乘机挑拨离间,让他们云南将帅不和。』便道:『王副将的话,恐怕…——当代·金庸《鹿鼎记》
(4)…得干干净净,就只你还念念不忘,一有机会,便来挑拨离间,到底是何用意?有何居心?』…——当代·金庸《鹿鼎记》
(5)…教主冷冷地道:『你怎知这是百诞丸?一派胡言,挑拨离间,扰乱人心。』…——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俺大娘这个SB就跟她儿媳子说了,挑拨离间,俺大娘这个SB什么都跟她儿媳子说,为什么呢,第一,她怕她儿媳子;
(2)巴核扩散记录甚至会让成群结队的对朝鲜核活动挑拨离间者脸红。
(3)不挑拨离间,调解争端。
(4)帆帆不会写成语“挑拨离间”的最后一个字。
(5)更何况大家都不团结时,竞争者就能轻易地挑拨离间,以及把有才干的人才挖走。
(6)尽管两族人民有过不快,过去他们仍互相尊重,直到里夫·塔姆森前来挑拨离间。
(7)尽管有人挑拨离间,但是这里没有发生黎巴嫩或者伊拉克模式的内战。
(8)禁忌奸淫、败坏他人名节、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等。
(9)就算有小人暗中挑拨离间,但他们始终是好兄弟,彼此之间忠心耿耿。
(10)据说有人在他们中间搞挑拨离间。
(11)蕾蕾写不出成语“挑拨离间”,所以单元测试只得了99分。
(12)练习本的第三页赫然是“挑拨离间”几个大字。
(13)缅甸仇外的领导人试图在中国与印度和西方国家之间挑拨离间,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14)你在他们二人之间周旋,见机行事,挑拨离间。设法让吕布杀掉董卓,以保住汉朝江山。
(15)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挑拨离间,混水摸鱼。
(16)他们为什么要想法在各民族之间挑拨离间呢?
(17)他在朋友中间挑拨离间。
(18)他在约翰和玛丽之间挑拨离间。
(19)他总是在他们之间挑拨离间。
(20)挑拨离间的人,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21)威尔逊先生劝他的朋友不要在邻里之间挑拨离间。
(22)婺源县凤洲中学的井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挑拨离间”。
(23)一些人在强权之间挑拨离间,长袖善舞,其他人,像我们造访的前内阁总理,则对国家的前途深感担忧。
(24)伊琪哥哥给碧蕤和井淼讲解了“挑拨离间”的故事。
(25)这真是个有点挑拨离间的理论;但是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的:同性恋的兄弟并不会比异性恋的兄弟们有更多的后代。
(26)最挑拨离间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作“全民盟敲掉了流亡媒体的奶嘴”,提到了由德高望重的昂山素季领导的反对派全国民主联盟。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9回:『这个姓胡名福,最爱挑拨离间。』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离间离间:[líjiàn] (1)从中挑拨,造成分离。试图离间他的敌人以分裂并战胜他们。(2)使疏远;使不和睦。用流言飞语企图离间俱乐部的会员。
挑拨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挑拨离间(引起是非争端,使别人不和)。
挑挑:tiǎo 1、<动>拨;拨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又] 用条状的或用尖的东西挑出来。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2、<动>挑逗;引诱。《史记·项羽本纪》:『乃披甲持戟挑战。』《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琴心挑之。』tiāo<动>担;挑。陆游《自题传神》:『担挑双草屦,壁倚一乌藤。』
拨拨:bō 1、<动>治理。《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2、<动>拨开;拨动。《左忠毅公逸事》:『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促织》:『试以猪鬣撩拨虫须。』3、<动>弹拨。《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4、<名>拨动琴弦弹奏器的小木片。《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拨烦] 处理繁重的政务。《汉书·龚胜传》:『上知胜非拨吏,乃复还胜光禄大夫。』[拨冗] 客套话,请对方于百忙中,抽出时间。
离离:lí 1、<动>分离;分散。《庄暴见孟子》:『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2、<动>离开;离别。《出师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3、<动>距离;相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只是小家离得远了。』4、<动>背离;违背。《赤壁之战》:『如有离违,宜别图之。』5、<动>通『罹』。遭遇;遭受。《屈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离离] (1)草木繁密茂盛的样子。(2)忧伤的样子。(3)历历分明的样子。[离披] 散乱的样子。[离析] 分离;散失。
间间:jiān 1、<名>中间;当中。指处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2、<名>期间;年间。指时间。《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副>近来,不久之前。《左传·成公十六年》:『以君之灵,间蒙甲胄,不敢拜命。』4、<量>,用于房屋。《归田园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jiàn 1、<名>间隙;空隙。《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2、<名>嫌隙;隔阂。《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有间矣。』3、<名>机会;空子。《<指南录>后序》:『至京口,得间奔真州。』4、<名>距离;差别。《淮南子·俶真》:『则美丑有间矣。』5、<动>间隔;隔离。《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6、<动>经历;持续。《狱中杂记》:『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病间月。』7、<动>离间。《屈原列传》:『谗人间之,可谓穷矣。』8、<动>伺候;侦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内间主之情以告外。』9、<名>间谍。《史记·河渠书》:『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10、<动>参与;介入。《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1、<动>交杂;夹杂。《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12、<名>一会儿;片刻。《促织》:『少间,帘内掷一纸出。』13、<副>间断的;间或。《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14、<副>私下;暗地里。《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乃屏人间语。』15、<名>间道;偏僻的小路。《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xián<形>通『闲』。空闲;安静。《楚辞·招魂》:『像设君室,静间安些。』[间编] 脱编。[间步] 私下步行。[间道] (1)偏僻的小路。(2)从小路走。[间关] (1)辗转。(2)鸟叫声。(3)形容语言艰涩。[间阔] (1)远隔。(2)久别。[间行] 走小路;从小路走。[间色] 杂色,多色相配而成的颜色。
挑挑:《卯集中·手字部》《唐韵》吐雕切《集韵》《韵会》《正韵》他雕切,□音祧。《说文》挠也。一曰摷也。又器名。《仪礼·有司彻》二手执挑□枋,以挹湆,注于疏七。〈注〉挑谓之歃,读如或舂或抭之抭字。或作挑者,秦人语也。《释文》汤尧反,又他羔反。又与佻通。偸薄也。《荀子·强国篇》其服不挑。又《增韵》杖荷也。俗谓肩荷曰挑。又取也。今拣选人物亦谓之挑。又《唐韵》《集韵》《韵会》□徒了切,音窕。引也,拨也。《博雅》疾也。一曰弄也。《史记·项羽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注〉擿娆敌求战,古谓之致师。《前汉·司马相如传》卓王孙有女文君,好音,相如以琴心挑之。〈注〉寄心於琴声,以挑动之也。亦与誂通。诱也,戏也。又《正韵》土了切,祧上声。义同。又《集韵》《韵会》□徒吊切,与掉同。振也摇也。又《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诗·郑风》挑兮达兮。《毛传》往来相见貌。《朱传》挑,轻儇跳跃之貌。又抒物之器。或作抭。又《集韵》田聊切,音条。挠挑也。一曰搅也。《庄子·大宗师》登天游雾,挠挑无极。〈注〉宛转循环貌。或作□。
拨拨:《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北末切,音鉢[音bō]。《说文》治也。《诗·商颂》□王桓拨。《公羊传·哀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於春秋。又除也。《前汉·司马迁传》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又发扬貌。《礼·曲礼》衣毋拨。又《增韵》捩开也。又转之也。《战国策》弓拨矢钩。〈注〉拨,弓反也。又葬具。《礼·檀弓》废輴而设拨,窃礼之不中者也。〈注〉拨可拨引輴车,所谓绋也。又鼓弦之物。《唐书·苏頲传》皇甫恂使蜀,檄取库钱,市琵琶扞拨玲珑鞭,頲不肯予。又叱拨,良马名。又《集韵》《韵会》《正韵》□蒲襏切,音跋。绝也。《诗·大雅》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笺拨,犹绝也。疏拨去余根,故犹绝也。又《诗·朱传》叶方吠切,音废。又叶必列切,音龞。义□同。又《唐韵》《集韵》□普活切,音泼。芟草也。与发同。亦作□。又拨剌,张弓貌。《张衡·思□赋》弯威弧之拨剌。〈注〉剌,音力达反。又《史记·索隐》房越切,音伐。谓大楯也。《史记·孔子世家》会于夹谷,齐有司请奏四方之乐,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刃拨,鼓噪而至。《集韵》作瞂。考证:(《诗·大雅》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疏〉拨者,拨去之,去其余根,故犹绝也。)谨按故犹绝也四字是释笺之词,当先笺后疏。谨改为笺拨,犹绝也。疏拨去余根,故犹绝也。
离离:《午集下·禸字部》《广韵》丑知切《集韵》《正韵》抽知切,□音摛。同魑。又《韵会》邻知切。同离。明也,丽也。易卦名。又散也,违也。《晋书·宣帝纪》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亦同离。(离)《唐韵》吕支切《集韵》《韵会》邻知切,□音骊。《说文》黄仓庚也,鸣则蚕生。从隹离声。《玉篇》亦作鹂。《广韵》今用鹂为鹂黄,借离为离别。《集韵》或作鵹。又卦名。《易·离卦》彖曰:离,丽也。《玉篇》离,明也。又《玉篇》散也。《广韵》近曰离,远曰别。《扬子·方言》参蠡,分也。秦晋曰离。《易·乾卦》进退无恒,非离羣也。《待王风》有女仳离。又《玉篇》遇也。《扬子·方言》罗谓之离。《易·小过》飞鸟离之。《前汉·扬雄传·反离骚注》应劭曰:离,犹遭也。又《诗·小雅》不离于里。〈疏〉离,正也。又《玉篇》两也。《礼·曲礼》离坐离立。〈注〉离,两也。两相丽谓之离。又《玉篇》判也。《礼·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注〉离经,断绝句也。《周礼·夏官·形方氏》无有华离之地。〈注〉华读为□,正之使不□邪离绝。又《礼·明堂位》叔之离磬。〈注〉离,谓次序其声悬也。〈疏〉叔之所作编离之磬。又《仪礼·大射礼》中离维纲。〈注〉离,犹过也,猎也。又《玉篇》□也。《左传·昭元年》设卫离服。〈注〉离,□也。又《尔雅·释亲》男子谓□妹之子为出,谓出之子为离孙。又《荀子·非相篇》离离然。〈注〉离离,不亲事之貌。又《尔雅·释诂》覭髳茀离也。〈注〉谓草木之蒙茸翳荟也。茀离即弥离,弥离犹蒙茸。又《屈原·离骚》长余佩之陆离。〈注〉陆离,犹□嵯,衆[音zhòng]貌也。许慎云:美好貌。师古云:分散也。又《前汉·郊祀歌》辟流离。〈注〉流离,不得其所者。又《司马相如·大人赋》滂濞泱轧,丽以林离。〈注〉林离,撡攦也。《扬雄·羽猎赋》淋离廓落。又《司马相如·大林赋》前长离而后矞皇。〈注〉服虔曰:皆神名也。师古曰:长离,灵鸟也。○按前汉礼乐志作长丽。注云:星名。《张衡·思□赋》前长离使拂羽兮。〈注〉长离,南方朱雀神也。又《尔雅·释乐》大琴谓之离。〈疏〉音多变,声流离也。又《前汉·西域传》罽賔出璧流离。〈注〉师古曰:魏略云:大秦国出赤、白、黑、黄、青、绿、缥、绀、红、紫十种流离。又马名。《李斯·谏逐客书》乗[音chéng]纤离之马。又鸟名。《诗·邶风》流离之子。〈传〉流离,鸟也。○按尔雅释鸟注,作留离。又草名。《屈原·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注〉离,蘼芜也。又《司马相如·子虚赋》蘖离朱杨。〈注〉离,山梨。又《埤雅》韩诗曰:芍药,离草也。将离,相赠以芍药。一名可离。又木名。《史记·孔子世家注》《皇览》曰:茔中树,柞、枌、雒、离。又水名。《前汉·武帝纪》出零陵下离水。又地名。《左传·成十五年》会吴于钟离。〈注〉钟离,楚邑,淮南县。又国名。《前汉·西域传》东离国,大国也。《拾遗记》泥离之国来朝。又《广韵》姓也。孟子弟子离娄。又《集韵》抽知切,音痴。本作螭。详虫部螭字注。又《集韵》辇尒切,音逦。离跂,攘臂貌。又《司马相如·上林赋》离靡广衍。〈注〉离靡,谓相连不绝也。离,音力尔反。又《广韵》《集韵》《韵会》□力智切,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释文》离,如字,又力智反。《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遝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师古:音力智反。又《广韵》《集韵》《韵会》□郞计切,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又叶音黎。《卓文君·白头吟》凄凄复凄凄,嫁女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又叶良何切,音罗。《韩愈·裴少府墓铭》支分族离,各为大家。家,音歌。(离)考证:(《曲礼》离坐离立。〈注〉离,两也。两相丽,谓之立。)谨按注无此文。今据陈氏集说引方氏注改两相丽谓之离。(《扬雄·校猎赋》淋离廓落。)谨照文选校猎赋改羽猎赋。(《司马相如·上林赋》前长离而后矞皇。)谨照汉书上林赋改大林赋。
间间:《戌集上·门字部》《唐韵》古闲切《集韵》《韵会》居闲切《正韵》居颜切,□音蕑。《说文》隙也。从门从月。会意,亦形。《徐锴曰》门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间□也。《礼·乐记》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庄子·山木篇》周将处夫材不材之间。又《史记·郭解传》洛阳人有相讐者,邑中贤豪,居间以十数,终不听。〈注〉居中为他道和辑之。《周语》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间。又容也。《礼·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远近间三席。〈注〉间,犹容也。《前汉·文帝纪》愿请间。《师古注》间,容也。犹今言中间也。请容暇之顷,当有所□也。又□也。《释名》间,□也。事功□省也。又车□声也。《诗·小雅》间关车之□兮。〈传〉间关,设□声也。又黄间,弩名。《前汉·李广传》射以大黄。〈注〉黄肩弩。晋灼曰:即黄间,大黄,其大者也。又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大蒐于昌间。又人名。《史记·项羽纪》田角弟田间,故齐将。又《乐毅传》以乐毅子间为昌国君。〈注〉间,纪间反。又《集韵》《韵会》何间切《正韵》何艰切,□音闲。《集韵》安也。《诗·周南·窈窕淑女传》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间贞专之善女。《朱传》有幽间贞静之德。《左传·僖三十三年》皇武子曰: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邑,若何。《周礼·地官·旅师》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间粟。〈注〉间民无职事者所出。《释文》□音闲。《礼·王制》其余以禄士,以为间田。《史记·信陵君传》侯生乃屛人间语。〈注〉间音闲。谓静语也。又《司马相如传》雍容间雅,甚都。〈注〉韦昭曰:间,读曰闲。又□也。《礼·曲礼》少间愿有复也。〈注〉言欲须少空间,有所白也。又《广韵》近也。《左传·成十六年》以君之灵,间蒙甲胄。〈注〉间,犹近也。又《广韵》古苋切《集韵》居苋切《韵会》居谏切《正韵》居晏切,□音襉。《尔雅·释诂》代也。《书·立政》相我受民,和我庶狱庶慎,时则勿有间之。〈传〉间,代也。《诗·周颂》皇以间之。《仪礼·燕礼》乃间歌鱼丽,笙由庚。又《尔雅·释言》俔也。〈注〉左传谓之谍。今之细作也。《释文》间音谏。又《博雅》□也。《释文》□即□谤之□。又《广韵》厠也。《易·屯卦注》固志同好,不容他间。正义曰:间者,厠也。五应在二,是坚固其志,在於同好,不容他人间厠其间也。《左传·隐三年》石碏曰:远间亲,新间旧。《释文》间,间厠之间。又迭也。《书·益稷》笙镛以间。〈传〉间,迭也。〈疏〉更迭间厠,相代之义,故间为迭也。吹笙击钟,更迭而作。又隔也。《前汉·楚元王传》或脱□,或间编。〈注〉间,古苋反。谓旧编烂绝,就更次之,前后错乱也。《韦□成传》间岁而祫。〈注〉间岁,隔一岁也。又与也。《左传·庄十年》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注〉间,犹与也。又空也。《前汉·高帝纪》步从间道走军。〈注〉间,空也。投空□而行,不公显也。又离也。《晋语》且夫间父之爱,而嘉其贶。〈注〉间,离也。又远也。《淮南子·俶真训》沟中之断,则丑美有间矣。〈注〉间,远也。又非正色曰间。《诗·卫风·绿兮衣兮传》绿,间色。又《广韵》瘳也。《正字通》病恒在身,无少空□,今病既损有空□,故谓病瘳为间也。又送也。又《正字通》非訾,亦曰间。又致□曰间。《左传·定四年》间□王室。又以计愚敌曰反间。孙子兵法,反间者,因敌间而用之也。又地名。《战国策》割河间以事秦。〈注〉间音谏。赵地。又《集韵》贾限切,音□。地名。引春秋,大蒐于昌间。◎按陆德明音义,间如字,无作上声读者。未知集韵何据。又《博雅》间,覗也。《释文》间,孤限切。覗,音司。又《集韵》下瞎切,音□。《尔雅·释诂》代也。施乾读。又《韵补》叶音巾。《高彪诗》人有计策,六奇五间。总兹三事,谋则咨询。考证:(《书·立政》相我爱民,和我庶狱庶慎,时则勿有间之。)谨照原文爱民改受民。(《淮南子·淑真训》〈注〉间,远也。)谨照原书淑真训改俶真训。(《左传·定四年》间惎王室。)谨照原文间惎改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