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ān zào cǎo mèi
成语注音:ㄊㄧㄢ ㄗㄠˋ ㄘㄠˇ ㄇㄟˋ
成语简拼:TZCM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天造艸昧
成语解释
①指天地之始,万物草创于混沌蒙昧之中。②指草创之时。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接龙
1、天造草昧→昧旦晨兴→兴师问罪→罪加一等→等夷之心→心旷神怡→怡情悦性→性急口快→快心满意→意气风发→发蒙解惑→惑世盗名→名山事业→业峻鸿绩→绩学之士→士饱马腾→腾声飞实→实逼处此→此事体大→大街小巷→巷议街谈→谈虎色变→变俗易教→教导有方→方员可施
2、天造草昧→昧旦晨兴→兴云致雨→雨打风吹→吹毛索垢→垢面蓬头→头稍自领→领异标新→新故代谢→谢家宝树→树德务滋→滋蔓难图→图作不轨→轨物范世→世俗之见→见所不见→见世生苗→苗而不秀→秀外惠中→中西合璧→璧坐玑驰→驰魂夺魄→魄散魂飞→飞禽走兽→兽穷则啮
3、天造草昧→昧地瞒天→天地不容→容膝之地→地丑力敌→敌惠敌怨→怨气满腹→腹载五车→车尘马足→足足有余→余声三日→日暮途远→远年近日→日以为常→常年累月→月晕而风→风和日丽→丽句清辞→辞赋风骨→骨瘦形销→销魂夺魄→魄散魂飘→飘零书剑→剑态箫心→心神不宁
4、天造草昧→昧地瞒天→天塌地陷→陷落计中→中流底柱→柱石之坚→坚额健舌→舌挢不下→下笔千言→言语路绝→绝妙好词→词穷理屈→屈打成招→招花惹草→草草了事→事无二成→成己成物→物极必反→反手可得→得意之作→作作有芒→芒屩布衣→衣冠齐楚→楚楚可人→人心惶惶
5、天造草昧→昧地谩天→天理难容→容光焕发→发凡起例→例直禁简→简贤任能→能言善辩→辩口利舌→舌敝耳聋→聋者之歌→歌莺舞燕→燕歌赵舞→舞衫歌扇→扇席温枕→枕戈待敌→敌力角气→气壮河山→山崩地陷→陷落计中→中馈犹虚→虚构无端→端本正源→源远流长→长春不老
成语示例
(1)天造草昧,壮士乌集,纪律未申,符籍未著。▼章炳麟《革命道德说》
成语造句
(1)成语「天造草昧」是一个紧缩式成语。
(2)打开练习本,第二页赫然是“天造草昧”几个大字。
(3)防风奶奶给小外甥女和孙子讲解了“天造草昧”的成语典故。
(4)麦子写不出成语“天造草昧”,因此期中考试仅98分。
(5)王乍村中学的常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天造草昧”。
(6)小皓不会写成语“天造草昧”的最后一个字。
(7)天造草昧,壮士乌集,纪律未申,符籍未着。见章炳麟《革命道德说》。
成语出处
《易·屯》:『天造草昧。』孔颖达疏:『言天造万物于草创之始,如在冥昧之时也。』汉·班固《幽通赋》:『天造草昧,立性命兮。』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草昧草昧:[cǎomèi] 蒙昧;世界未开化的时代。天造草昧。――《易经》。
天天:tiān 1、<名>天空。《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秋声赋》:『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2、<名>天气;气候。《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3、<名>自然;本性。《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4、<名>古代人们想像中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殽之战》:『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子鱼论战》:『隘而不列,天赞我也。』《垓下之战》:『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5、<名>人们赖以生存的人物。《史记·郦食其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天道] (1)自然规律。(2)天气。[天府] 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的地方。[天光] 日光。天空的景象。[天理] (1)自然规律。(2)天然的组织结构。(3)宋代理学家称封建伦理道德。(4)上天主持的公道。[天伦] 天然伦次,指兄弟。后来泛指父子等天然的亲属关系。[天年] 自然寿命。[天书] (1)帝王的诏敕。(2)道家称元始天尊写的书。(3)比喻难认、难懂的书和文字。[天作之合] 天生的配偶。原指周文王娶大姒是天所配合,后来多用作祝颂婚姻美满之词。也用来表示关系密切、特殊。
造造:zào 1、<动>到……去。《谭嗣同》:『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2、<动>制造;建造。《张衡传》:『复造侯风地动仪。』《赤壁赋》:『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3、<动>形成。《察变》:『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施。』4、<动>制定。《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5、<动>做;行。《窦娥冤》:『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6、<名>世;代。《〈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满清末造……』[造次] (1)仓卒。(2)轻易。(3)鲁莽。[造化] (1)大自然的创造化育。(2)运气;幸运。[造物] 创造自然万物的神力。[造诣] (1)拜访。(2)学问、技艺所达到的程度。
草草:cǎo 1、<名>草;草本植物的总称。《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2、<名>荒野;草野。《<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3、<名>乡间;民间。《五人墓碑记》:『况草野之无闻者欤?』4、<形>粗糙;粗劣。《冯谖客孟尝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5、<名>初稿;草稿。《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6、<名>汉字的一种字体,流行于汉初,笔画相连,写来迅速。如『狂草』、『真草隶篆。』[草鄙] 粗野鄙陋。《战国策·赵策三》:『臣南方草之人也,何足问?』[草草] 1.草木茂盛的样子。苏轼《各子由记园中草木》:『君看藜与藿,生意常草。』2.忧愁的样子。《诗经·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3.辛苦的样子。杜甫《园人送瓜》:『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4.匆促。杜甫《送长孙九待御赴武威判官》:『闻君适万里,取别何草。』[草创] 1.开始创建或创办。《汉书·终军传》:『夫天命初定,万事草。』2.起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草未就,会遭此祸。』[草次] 1.匆忙急遽。2.露宿于草野间。[草蹙] 仓猝;匆忙。[草菅] 1.草茅,喻轻贱。班固《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然。』(艾:通『刈』。)后称任意残杀人命为『草菅人命。』2.草野;民间。陆游《薏苡》:『呜呼!奇材从古弃草,君试求之篱落间。』[草芥] 比喻轻微而无价值的东西。夏侯湛《东方朔画赞》:『戏万乘若寮友,视俦列如草。』[草具] 指粗劣的食物。《战国策·齐策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草莽] 1.荒野。陶渊明《归园田居》:『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2.草野;民间。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传》:『乃令重黎举夔于草之中而进之。』
昧昧:mèi 1、<形>暗;昏暗。《离骚》:『路幽昧以险隘。』[又] <形使动>使……不明。《左忠毅公逸事》:『汝复轻身而昧大义。』2、<形>愚昧;糊涂。《柳毅传》:『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3、<动>隐蔽;欺瞒。《荀子·大略》:『蔽公者谓之昧。』4、<动>冒;冒犯。《战国策·齐策》:『臣昧死,望大王。』[昧旦] 黎明;拂晓。[昧昧] (1)昏暗的样子。(2)模糊;难以分辨。(3)深思的样子。(4)纯厚浑朴的样子。
天天:《丑集下·大字部》兲《唐韵》《正韵》他前切《集韵》《韵会》他年切,□腆平声。《说文》颠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镇也,居高理下,为物镇也。《易·说卦》乾为天。《礼·礼运》天秉阳,垂日星。荀子曰:天无实形,地之上至虚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别无天。《程子遗书》天之苍苍,岂是天之形。视下亦复如是。《张子正蒙》天左旋,处其中者顺之,少迟则反右矣。《朱子·语类》离骚有九天之说,诸家妄解云有九天。据某观之,只是九重。盖天运行有许多重数,里面重数较软,在外则渐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里转得愈紧矣。○按天形如卵白。细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处确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后九重便成硬殻。可见朱子体象造化之妙。今西洋历说,天一层缓似一层,此七政退旋,所以有迟速也。又星名。《尔雅·释天》天,根氐也。《周语》天根见而水涸。又古帝号。葛天氏,见《疏仡纪》。又神名。《山海经》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陶潜诗》□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兽名,非。又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后四野,无晴日,曰漏天。《杜甫诗》地近漏天终岁雨。又山名。《九州要记》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黄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注〉天山,即祁连山。又天,乐名。钧天广乐,见《史记·赵世家》。又署名。《唐六典》内阁惟秘书阁,宏壮曰木天。今翰林院称木天署。又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又髡□。《易·暌□》其人天且劓。又姓。汉长社令天高。见《姓苑》。○按先韵,古与真文通,故天字皆从铁因反。考之经史皆然,惟《易》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与庚青通耳。《正字通》谓,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论颇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造造:《酉集下·辵字部》(古文)艁《广韵》昨早切《集韵》《韵会》《正韵》在早切,□音皁。《增韵》建也,作也,为也。《易·乾卦》大人造也。《书·大诰》予造天役。〈注〉造,为也。言我之所为,皆天所役使也。又《正韵》始也。《书·伊训》造攻自鸣条。《周礼·天官·膳夫》卒食以乐彻于造。〈注〉谓造饮食处也。又上造,秦官爵名。《前汉·百官公卿表》二上造,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又《广韵》《韵会》《正韵》□七到切,音慥。《说文》就也。《诗·大雅》小子有造。《礼·王制》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又《正韵》诣也,进也。《书·盘庚》其有衆[音zhòng]咸造,勿亵在王庭。〈注〉衆[音zhòng]皆至王庭,无亵慢也。《周礼·地官·司门》凡四方之賔客造焉,则以告。又造次,急遽也。《论语》造次必於是。又祭名。《礼·王制》造乎祢。《周礼·春官·大祝》掌六祈,二曰造。〈注〉祈祷之祭名造。又纳也。《礼·丧大记》大盘造冰。〈注〉造,犹内也。内与纳同。先纳冰盘中也。又造舟,比舟而渡也。《诗·大雅》造舟为梁。〈注〉天子造舟。〈疏〉造舟者,比船于水,加板于上,即今之浮桥。又《集韵》则到切,音竈。《史记·龟筴传》卜,先以造灼钻。〈注〉造谓灼龟烧荆之处。又《集韵》仓刀切,音操。进也。又叶此苟切,凑上声。《扬子·太□经》端往述来,遵天之造。无或攺作,遵天之丑。考证:(《周礼·天官·膳夫》卒食以彻于造。)谨照原文彻上增乐字。
草草:《申集上·草字部》(古文)屮《唐韵》采老切《集韵》在早切《韵会》《正韵》采早切,□音懆。《说文》作草,百卉也。经典相承作草。《书·禹贡》厥草惟繇。《诗·小雅》在彼丰草。《礼·祭统》草艾则墨,未发秋政,则民弗敢草也。〈注〉草艾,谓艾取草也。《论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大戴礼·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又《史记·陈丞相世家》恶草具进。〈注〉草,粗也。又《篇海》苟□曰草草。《春秋·隐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注〉遇者草次之期,二国各□其礼也。〈疏〉草次,犹造次也。又《诗·小雅》劳人草草。〈传〉草草,劳心也。又《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万物于草创之始。又《前汉·淮南王传》常召司马相如等视草廼遣。〈注〉谓为文之草藳。《百官志注》一曹有六人,主作文书起草。《后汉·□宠传》萧何草律。又《魏志·卫觊传》觊好古文,隷、草无所不善。又姓。《正字通》草中。又《韵补》脞五切,徂上声。《徐干·齐都赋》焚梗林,燎圃草。又此苟切,凑上声。《边让·章华赋》携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嫱之素肘。形便纤以婵娟兮,若流风之靡草。又《说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栎实也,一曰橡斗子。《徐铉曰》今俗以此为草木之草,别作皁字,为黑色之皁。案栎实可染白为黑,故曰草,通用。今俗书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无意义。考证:(《说文》自保切,音皁。斗栎实也,橡斗子。)谨照原文皁下增草字。橡斗上增一曰二字。(《徐铉曰》实可染白为黑。)谨照原文白改帛。
昧昧:《辰集上·日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莫佩切,音妹。《说文》□旦明也。一曰闇也。《博雅》冥也。《易·屯卦》天造草昧。〈疏〉昧谓冥昧。《书·尧典》宅西曰昧谷。〈传〉昧,冥也。日入於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又《书·太甲》先王昧□丕显。〈疏〉昧是晦冥,□是未明,谓夜向晨也。《诗·郑风》士曰昧旦。又《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传〉闇则攻之。又《左传·文二十六年》楚王是故昧於一来。〈注〉昧,犹贪冒。又《屈原·离骚》路幽昧以险隘。〈注〉幽昧,不明也。又乐名。《礼·明堂位》《昧》,东夷之乐也。又县名。《类篇》在益州。又与沬同。《易·丰卦》日中见沬。《释文》沬,《字林》作昧,云斗杓后星。又《集韵》《韵会》□莫贝切,音眛。义同。又《韵补》叶莫结切。《鲍昭诗》年貌不可还,身意会盈歇。智哉衆[音zhòng]多士,服理辨明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