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ān xià yī jiā
成语注音:ㄊㄧㄢ ㄒㄧㄚˋ ㄧ ㄐㄧㄚ
成语简拼:TXYJ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天下一家
成语英文:all under heaven are one family
成语解释
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全国统一
近义词
天下为公、一统天下
成语接龙
1、天下一家→家败人亡→亡国之社→社威擅势→势钧力敌→敌国外患→患难之交→交口同声→声求气应→应天顺民→民怨沸腾→腾蛟起凤→凤皇于蜚→蜚瓦拔木→木讷寡言→言听事行→行成于思→思不出位→位不期骄→骄佚奢淫→淫言狎语→语不惊人→人来客往→往古来今→今雨新知
2、天下一家→家藏户有→有生之年→年头月尾→尾生之信→信以为真→真相大白→白雪难和→和如琴瑟→瑟调琴弄→弄璋弄瓦→瓦解冰销→销声匿影→影形不离→离析涣奔→奔逸绝尘→尘羹涂饭→饭坑酒囊→囊匣如洗→洗手奉公→公私两便→便宜行事→事与心违→违害就利→利己损人
3、天下一家→家常里短→短寿促命→命在朝夕→夕阳西下→下马看花→花阶柳市→市井之臣→臣心如水→水母目虾→虾兵蟹将→将本求财→财殚力尽→尽人皆知→知命之年→年富力强→强枝弱本→本小利微→微乎其微→微显阐幽→幽期密约→约定俗成→成己成物→物换星移→移步换形
4、天下一家→家传户颂→颂德歌功→功高不赏→赏立诛必→必不挠北→北辰星拱→拱手而降→降心相从→从天而下→下坂走丸→丸泥封关→关山迢递→递胜递负→负材任气→气充志骄→骄兵之计→计穷势迫→迫不及待→待时守分→分条析理→理冤摘伏→伏牛乘马→马面牛头→头昏目晕
5、天下一家→家道从容→容头过身→身家性命→命途多舛→舛讹百出→出死断亡→亡命之徒→徒拥虚名→名公巨人→人微望轻→轻骑减从→从容应对→对头冤家→家至户晓→晓行夜宿→宿水飡风→风驰云走→走投无计→计无付之→之死靡他→他山攻错→错综复杂→杂七杂八→八街九陌
成语示例
(1)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几何乖漓浇薄之世,其不一旦变而为公平正直之世也。▼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成语造句
(1)“天下一家”的概念从此深入人心,我们都是创造光明的一份子。
(2)《天下一家》一旦进入个人电脑,便会自动搜索已存在的所有电子邮件的地址,并自动发送程序。
(3)包括坎耶·维斯特、芭芭拉·史翠珊和席琳·迪翁在内的美国歌星重新录制1985年的慈善歌曲《天下一家》,以此为海地地震募捐。
(4)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天下一家”几个大字。
(5)从推崇蔡元培先生当年提出世界观概念的远见,世界观新的诠释应包括全球视野的认知、天下一家的情怀和永续发展的态度。
(6)蛋蛋写不出成语“天下一家”,因此期中考试才98分。
(7)灏灏不会写成语“天下一家”的最后一个字。
(8)煥义大哥哥给宣羽和舒心讲了“天下一家”的典故。
(9)如果明年印度药政人员点头通过的话,在印度制造第一批药物的投资经费将由天下一家来支付,而未来的收益则归当地的药厂所有。
(10)随后亦会有悼念仪式、烛光守夜活动以及杰克逊经典曲目《天下一家人》的表演,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
(11)他参加了剪裁仪式,学校合唱队演唱了杰克逊参与合写的一首歌曲“天下一家”。
(12)天下一家,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
(13)天下一家的产品线亦开始成型,目前已经有治疗疟疾和腹泻药物的初期发展计画。
(14)天下一家是大自然的真相。
(15)音乐语言无障碍地述说了人们对和平、自由、天下一家的梦想。
(16)永美学校的贝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天下一家”。
(17)拯救世界,你并不孤独,天下一家。
(18)贤不遗野,天下一家,无名无德,光耀中华。
(19)『天下一家』的概念从此深入人心,我们都是创造光明的一份子。
成语出处
《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天下天下:(1)指中国或世界。(2)指国家的统治权:打天下;新中国是人民的天下。
天天:tiān 1、<名>天空。《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秋声赋》:『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2、<名>天气;气候。《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3、<名>自然;本性。《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4、<名>古代人们想像中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殽之战》:『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子鱼论战》:『隘而不列,天赞我也。』《垓下之战》:『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5、<名>人们赖以生存的人物。《史记·郦食其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天道] (1)自然规律。(2)天气。[天府] 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的地方。[天光] 日光。天空的景象。[天理] (1)自然规律。(2)天然的组织结构。(3)宋代理学家称封建伦理道德。(4)上天主持的公道。[天伦] 天然伦次,指兄弟。后来泛指父子等天然的亲属关系。[天年] 自然寿命。[天书] (1)帝王的诏敕。(2)道家称元始天尊写的书。(3)比喻难认、难懂的书和文字。[天作之合] 天生的配偶。原指周文王娶大姒是天所配合,后来多用作祝颂婚姻美满之词。也用来表示关系密切、特殊。
下下:xià 1、<名>下面;位置较低的处所。《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形>低。《采草药》:『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3、<形>下等;次序在后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之耳者,受下赏。』4、<名>地位低下的人;职务低的人;下级。《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5、<动>从高处到低处。《游黄山记》:『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又] <动使动>使……下去。《李愬雪夜入蔡州》:『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下之。』6、<动>降下;落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7、<动>下坠。《垓下之战》:『项王泣数行下。』8、<动>到……去。多指从上游向下游、从北向南、从大城镇去乡村等。《谭嗣同》:『君乃自湖南溯江,下上海。』9、<动>下达;颁布。《<指南录>后序》:『维扬帅下逐客之令。』10、<动>攻下;攻占。《陈涉世家》:『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11、<动>少于;低于。《师说》:『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矣。』12、<动>谦下;降低身份去交往。《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为人,仁而下士。』13、<量>表示动作的次数。《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14、<名>方面;方。柳宗元《驳复仇议》:『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下车] 地方官员风到任。[下处] 临时居住的地方;寓所;客店。
一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家家:jiā 1、<名>住房;住所。《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2、<名>家庭;家族。《促织》:『每责一头,辄顷数家之产。』3、<形>自家的;本家的。《滕王阁序》:『家君作宰,路出名区。』4、<名>人家;人户。《荆轲刺秦王》:『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5、<形>家中的。《孔雀东南飞》:『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6、<动>定居;安家。陶渊明《还旧居》:『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7、<名>家产;家业。《史记·吕不韦列传》:『皆没其家而迁之蜀。』8、<名>奴隶社会中卿大夫的封邑。《季氏将伐颛臾》:『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9、<名>朝廷;官府。《赤壁之战》:『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10、<动>把……居为一家所有。《汉书·盖宽饶传》:『三王家天下。』11、<形>家养的;驯化的。齐己《野鸭》:『野鸭殊家鸭,离群忽远飞。』12、<名>学术或政治派别。《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13、<名>有专长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望洋兴叹》:『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白居易《观刈麦》:『农家少闲月。』14、<量>家;户。《水浒传》:『且说登州山下有一家猎户。』[又] <量>种;样。杨万里《秋雨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声。』15、<助>自称、人称的语尾。如自称侬家、咱家,人称君家、伊家。《要做则做》:『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
天天:《丑集下·大字部》兲《唐韵》《正韵》他前切《集韵》《韵会》他年切,□腆平声。《说文》颠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镇也,居高理下,为物镇也。《易·说卦》乾为天。《礼·礼运》天秉阳,垂日星。荀子曰:天无实形,地之上至虚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别无天。《程子遗书》天之苍苍,岂是天之形。视下亦复如是。《张子正蒙》天左旋,处其中者顺之,少迟则反右矣。《朱子·语类》离骚有九天之说,诸家妄解云有九天。据某观之,只是九重。盖天运行有许多重数,里面重数较软,在外则渐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里转得愈紧矣。○按天形如卵白。细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处确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后九重便成硬殻。可见朱子体象造化之妙。今西洋历说,天一层缓似一层,此七政退旋,所以有迟速也。又星名。《尔雅·释天》天,根氐也。《周语》天根见而水涸。又古帝号。葛天氏,见《疏仡纪》。又神名。《山海经》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陶潜诗》□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兽名,非。又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后四野,无晴日,曰漏天。《杜甫诗》地近漏天终岁雨。又山名。《九州要记》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黄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注〉天山,即祁连山。又天,乐名。钧天广乐,见《史记·赵世家》。又署名。《唐六典》内阁惟秘书阁,宏壮曰木天。今翰林院称木天署。又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又髡□。《易·暌□》其人天且劓。又姓。汉长社令天高。见《姓苑》。○按先韵,古与真文通,故天字皆从铁因反。考之经史皆然,惟《易》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与庚青通耳。《正字通》谓,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论颇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下下:《子集上·一字部》(古文)丅《广韵》胡雅切《集韵》《韵会》《正韵》亥雅切,□遐上声。在下之下,对上之称。《易·乾·文言》本乎地者亲下。又《说文》底也。《玉篇》后也。又贱也。又《仪礼·士相见礼》始见于君,执挚至下。《郑注》下谓君所。《贾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视袷已下,故言下也。又《集韵》《韵会》□亥驾切,遐去声。《正韵》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贵下贱。《诗序》君能下下。又《尔雅·释诂》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又去也。《周礼·夏官·司士》岁登,下其损益之数。又《韵补》叶后五切,音户。《诗·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与女叶。《吴棫曰》毛诗下字一十有七,陆德明皆此读。《□第·古音考》与吴同。又叶胡佐切,音贺。《曹丕·寡妇赋》风至兮清厉,阴云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考证:(《尔雅·释训》下,落也。)谨照原书释训改释诂。
一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家家:《寅集上·宀字部》《唐韵》古牙切《集韵》《韵会》《正韵》居牙切,□音加。《说文》家居也。《尔雅》户牖之间谓之扆。其内谓之家。《诗·周南》宜其室家。〈注〉家谓一门之内。又妇谓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又一夫受田百亩,曰夫家。《周礼·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又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传·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将在家。又天家,天子之称。《蔡邕·独断》天子无外,以天下为家。又居其地曰家。《史记·陆贾传》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又着述家。《前汉·武帝纪》表章六经,罢黜百家。又《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又家人,易卦名。又姓。汉剧令家羡,宋家铉翁。又《集韵》古胡切,音姑。《诗·豳风》予未有室家。叶上据荼。又《小雅》复我邦家。叶上居樗。又与姑同。大家,女之尊称。汉曹世叔之妻班昭称大家,即超妹。又叶古俄切,音歌。《古雉朝飞操》我独何命兮未有家,时将暮兮可?魏巍S帧犊钻啊まじ场饭斗堑乱澹灰晕摇0惨菸扌模缜菔藓巍S忠豆拍呵校艄獭!督故稀ひ琢帧啡愎履瘢槊魑K竟6瘢圆衅浼摇!端滴摹反渝玻j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后人借为室家之家。○按《六书故》作①,人所合也。从□,三人聚宀下,①之义也。乑古族字,乑伪为豕,《说文》谓从豭省,无义。①字从宀从□,或从宀从乑。乑字从亻从人人,与□形近。又□。考证:(《说文》居也。《尔雅·释宫》户牖之间曰扆,其内谓之家。)谨照原文改家居也。尔雅户牖之间谓之扆。(《左传·襄二十六年》大夫皆富,政将在家。)谨照原文二十六年改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