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禄素食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ī lù sù shí成语简拼:SLSS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屍祿素食
成语解释
尸:居位;尸禄:受禄而不尽职。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自谦等
近义词
尸禄素餐、尸位旷职、尸利素餐、尸位素餐
成语接龙
尸禄素食→食荼卧棘→棘地荆天→天道人事→事预则立→立扫千言→言人人殊→殊言别语→语焉不详→详星拜斗
成语造句
(1)冰冰写不出成语“尸禄素食”,导致期末考试只有97分。
(2)打开练习本,第二页上写着“尸禄素食”几个大字。
(3)港南区八塘二中的稽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尸禄素食”。
(4)兰兰不会写成语“尸禄素食”的最后一个字。
(5)英学大哥哥给兀邵和枕潮讲了“尸禄素食”的典故。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丕《上书三禅让》:『昔有?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1732.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景教勇唬仄涿溃宰鞘溃胺颍陀谑凰厥持艘玻士傻枚 !?/p>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素食素食:(1)素的饭食和点心。(2)吃素:素食者(长期吃素的人)。
尸尸:shī 1、<名>尸体,古也写作『屍』。《唐雎不辱使命》:『伏尸百万,流血千里。』2、<动>陈列尸体示众。《叔向贺贫》:『其身尸于朝,其宗灭绛。』3、<名>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人。《仪礼·士虞礼》:『祝迎尸。』4、<动>主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且诸侯盟,小国固必有尸盟者。』[尸臣] 主事的大臣。[尸利] 如尸之只受享祭而无所事事,喻受禄而不尽职责。
禄禄:lù 1、<名>福;福气。《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2、<名>俸禄,指官吏的薪俸。《祭十二文》:『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素素:sù 1、<名>白色的生绢。《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2、<形>白色。《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又] 特指与丧事有关的东西。《殽之战》:『秦伯素服郊次』3、<形>朴素;不加修饰的。《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名>蔬果类食品。《荀子·王制》:『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素。』5、<副>白白地;空。《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6、<副>平素;一向。《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食食:shí 1、<动>吃。《寡人之于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2、<名>吃的东西;食物。《寡人之于国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3、<名>粮食。曹操《置屯田令》:『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4、<动>通『蚀』,亏缺。《诗经·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则维其常。』[又] 特指日食或月食。《论语》:『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sì 1、<动>使……食;拿东西给人吃。《荷蓧丈人》:『杀鸡为黍而食之。』2、<动>饲养;喂食。《捕蛇者说》:『谨食之,时而献焉。』[食客] 古代寄食贵族官僚家里,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效劳的人。[食邑] 封建时分封给卿大夫的领地。
尸尸:《寅集上·尸字部》《广韵》式之切《集韵》升脂切《正韵》申之切,□音蓍。《说文》尸,□也。象卧之形。《释名》尸,舒也。骨节解舒。不能复自胜敛也。《论语》寝不尸。《礼·丧大记》凡冯尸。兴必踊。又神象也。古者祭祀,皆有尸以依神。《诗·小雅》皇尸载起。《大雅》公尸来燕来宁。《朱子曰》古人於祭祀,必立之尸。因祖考遗体,以凝聚祖考之气。气与质合,则散者庶乎复聚。此敎之至也。又主也。《诗·召南》谁其尸之,有齐季女。〈笺〉主设羹之事。又□也。《左传·庄四年》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注〉谓□师於荆也。又《礼·表记》事君,近而不谏,则尸利也。《前汉·鲍宣传》以拱默尸禄为智。〈注〉言不忧其职,但知食禄而已。又姓。《广韵》秦尸佼为商君师,着书。又三尸,神名。《正字通》本作□,俗作尸。考证:(《礼·表记》事君,近而不谏,则是尸利也。)谨照原文省是字。
禄禄:《午集下·示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卢谷切,音鹿。《说文》福也。《广韵》善也。《诗·商颂》百禄是何。〈笺〉当担负天之多福。又俸也。居官所给廪。《礼·王制》位定然后禄之。《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诏王驭羣臣,二曰禄。〈疏〉以功诏禄。禄,所以富臣下,故云。《礼·曲礼》士曰不禄。〈疏〉士禄以代耕。不禄,不终其禄也。又司禄,星名。《史记·天官书》文昌宫六曰司禄。又回禄,火神。《左传·昭十八年》郑禳火於回禄。又姓。纣子禄父后。又州名。广南化外有福禄州,唐总章二年置。又天禄,兽名。《前汉·西域传注》似鹿,长尾,一角者为天禄,两角者为辟邪。汉有天禄阁,因兽立名,藏秘书。又《广韵》龙玉切,音录。禄禄,形貌为礼也。陆德明说。又叶录直切,音力。《汉昭帝冠词》摛显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之嘉禄。钦奉仲春之吉辰,普遵大道之郊域。又叶正各切,音落。《前汉·叙传》位过厥任,鲜终其禄。博之翰音,鼓妖先作。
素素:《未集中·糸字部》《广韵》桑故切《集韵》《韵会》《正韵》苏故切,□音诉。《说文》作□,白致缯也。从糸□,取其泽也。《九经字□》隷省作素。《小尔雅》缟之麤者曰素。《释名》素,朴素也。已织则供用,不复加巧饰也。《急就篇注》素谓缉之精白者。《礼·亲记》纯以素。〈注〉素,生帛也。又《易·履卦》素履往旡咎。〈疏〉处履之始而用质素。又《诗·齐风》充耳以素乎而。〈传〉素,象瑱。又《诗·魏风》不素餐兮。〈传〉素,空也。又《礼·檀弓》有哀素之心也。〈注〉凡物无饰曰素。又《礼器》或素或青。〈注〉素,尙白。又《左传·僖二十八年》其衆[音zhòng]素饱。〈疏〉素训为直。又《楚语》夫谋必素。〈注〉素,犹豫也。又《博雅》素,本也。又姓。《姓氏急就篇》后魏有幷[同并]州刺史素延。又《礼·中庸》素隐行怪。〈注〉素读为傃,犹乡也。○按《朱子·中庸章句》,素,按《汉书》当作索,盖字之误也。又与傃通。《战国策》竭智能,示情素。〈注〉素、傃通,诚也。又与嗉通。《史记·天官书》张素为□,主觞客。〈注〉索隐曰:素,嗉也。又《韵补》叶孙租切。《古诗》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按《说文》□自为部,今倂入。□,同。又□。考证:(《诗·郑风》充耳以素乎而。)谨照原书郑风改齐风。(《韵补》叶孙租切。《古书》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谨照韵补原文古书改古诗。
食食:《戌集下·食字部》餐《唐韵》乗[音chéng]力切《集韵》《韵会》实职切,□音蚀。《说文》一米也。《玉篇》饭食。《增韵》殽馔也。又茹也,啗也。《释名》食,殖也,所以自生殖也。《古史考》古者茹毛饮血,燧人钻火,而人始裹肉而燔[音fán]之,曰炮。及神农时,人方食谷,加米于烧石之上而食之。及黄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矣。《易·需卦》君子以饮食宴乐。《书·益稷》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传〉衆[音zhòng]难得食处,则与稷教民播种之,决川有鱼鳖,使民鲜食之。又《书·洪范》惟辟玉食。〈注〉珍食也。又食禄也。《礼·坊记》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又祭曰血食。《史记·□涉世家》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又饮酒亦曰食。《前汉·于定国传》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又耳食。《史记·六国表》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又目食。《宋史·司马光传》饮食所以为味也,适口斯善矣。世人取果饵刻镂之,朱绿之,以为盘案之翫,岂非以目食乎。又吐而复吞曰食。《书·汤誓》朕不食言。《左传·僖十五年》我食吾言,背天地也。《尔雅·释诂》食,伪也。〈疏〉言而不行,如食之消尽,故通谓伪言为食言,故此训食为伪也。又蛊惑曰食。《管子·君臣篇》明君在上,便嬖不能食其意。又消也。《左传·哀元年》伍员曰:后虽悔之,不可食已。〈注〉食,消也。又《书·洛诰》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传〉卜必先墨画龟,然后灼之,兆顺食墨。又日食,月食。《易·丰卦》月盈则食。《春秋·隐三年》日有食之。又《左传·襄九年》晋侯问於士弱曰:吾闻之,宋灾,於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对曰: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内火。又《礼·檀弓》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注〉不食,谓不垦耕。又《前汉·外戚传》房与宫对食。〈注〉应劭曰: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房宫,二人名。又《扬子·方言》食阎,劝也。南楚凡已不欲喜而旁人说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谓之食阎。又寒食,节名。《荆楚岁时记》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又大食,国名,在西域波斯国西,都婆罗门,兵刃劲利,勇于野鬬。又《广韵》戏名。博属。又姓。汉有食子通。《希姓录》后汉食于公。又《集韵》祥吏切《正韵》相吏切,□音寺。《论语》有酒食,先生馔。《礼·曲礼》食居人之左。〈注〉食,饭属也。又粮也。《周礼·地官·廪人》匪颁賙赐稍食。又以食与人也。《诗·小雅》饮之食之。《礼·内则》国君世子生,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注〉食谓乳养之也。《左传·文元年》谷也食子。〈注〉食,养生也。又《广韵》《集韵》《韵会》□羊吏切,音异。《广韵》人名。汉审食其,郦食其。《荀悦·汉纪》作异基。又叶式灼切,音烁。《易林》三河俱合,水怒踊跃。坏我王室,民困于食。考证:(《易·需卦》君子以饮食晏乐。)谨照原文晏改宴。(《宋史·司马光传》世人取果饵刻镂之,朱缘之。)谨照原文朱缘之改朱绿之。(《尔雅·释诂》食,伪也。〈疏〉言而不行,如日之消尽,故通谓伪言为食言。)谨照原文如日改如食。(《左传·襄九年》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纳火。)谨照原文出纳改出内。(《周礼·地官·廪人》廪人賙赐稍食。)谨按廪人二字不当重复。谨照原文廪人賙赐稍食改匪颁賙赐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