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āng qī shuāng sù
成语简拼:SQSS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雙棲雙宿
成语解释
宿在一起,飞在一起。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男女形影不离
近义词
双宿双飞、比翼齐飞
反义词
形单影只
成语接龙
1、双栖双宿→宿弊一清→清浑皂白→白日做梦→梦魂颠倒→倒果为因→因循苟且→且住为佳→佳人才子→子夏悬鹑→鹑居鷇饮→饮河满腹→腹热肠荒→荒淫无耻→耻居人下→下车作威→威迫利诱→诱掖奖劝→劝善黜恶→恶衣粝食→食箪浆壶→壶中天地→地下修文→文身翦发→发扬踔厉
2、双栖双宿→宿弊一清→清净无为→为善最乐→乐行忧违→违天悖人→人头攒动→动静有常→常胜将军→军不血刃→刃迎缕解→解兵释甲→甲第连天→天清气朗→朗月清风→风月无边→边尘不惊→惊恐失色→色如死灰→灰身粉骨→骨肉相连→连明连夜→夜郎自大→大巧若拙→拙贝罗香
3、双栖双宿→宿弊一清→清源正本→本固邦宁→宁缺毋滥→滥用职权→权移马鹿→鹿皮苍璧→璧坐玑驰→驰高鹜远→远求骐骥→骥子龙文→文深网密→密锣紧鼓→鼓盆之戚→戚戚具尔→尔雅温文→文风不动→动之以情→情孚意合→合从连衡→衡虑困心→心如火焚→焚林竭泽→泽吻磨牙
4、双栖双宿→宿弊一清→清源正本→本同末离→离弦走板→板上砸钉→钉嘴铁舌→舌桥不下→下气怡声→声势浩大→大有可观→观隅反三→三山五岳→岳岳磊磊→磊磊落落→落雁沉鱼→鱼水相投→投河奔井→井臼亲操→操揉磨治→治国安民→民胞物与→与日俱增→增砖添瓦→瓦解冰消
5、双栖双宿→宿水飱风→风驰电卷→卷席而葬→葬身鱼腹→腹中兵甲→甲第连天→天命攸归→归奇顾怪→怪声怪气→气吞山河→河梁之谊→谊不敢辞→辞不达意→意料之外→外宽内明→明扬仄陋→陋巷箪瓢→瓢泼大雨→雨零星散→散灰扃户→户告人晓→晓以利害→害羣之马→马上墙头
成语示例
(1)双栖双宿比鸳鸯,女貌郎才两颉颃,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明·叶宪祖《鸾鎞记·谐婚》
成语造句
(1)安安写不出成语“双栖双宿”,导致语文测试才97分。
(2)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双栖双宿”几个大字。
(3)成语双栖双宿的结构和「全受全归」一样,都是ABAC形式。
(4)公坡中学的塞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双栖双宿”。
(5)小笔不会写成语“双栖双宿”的最后一个字。
(6)政磐哥哥给骏杰和苹姣讲解了“双栖双宿”的故事。
(7)红尘万丈,问心何求?朝朝暮暮,双栖双宿。
(8)去琉璃中国博物馆的车上,云大爷给春春和琮琮讲了『双栖双宿』的历史故事。
成语出处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双双:shuāng 1、<形>两两成对的。《木兰诗》:『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动>匹敌;匹配。《孔雀东南飞》:『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3、<形>逢双的;偶数。《宋史·礼志》:『唐朝故,只视事,双日不坐。』4、<量>对。《鸿门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栖栖:qī 1、<动>栖息;鸟类停留、歇宿。《石钟山记》:『而山上栖鹘,闻人亦惊起。』2、<动>停留;(短时)居住。《与妻书》:『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xī见『栖栖』[栖泊] 停留。[栖迟] (1)游玩休憩。(2)淹留;隐遁;隐居。(3)飘泊失意。(4)耗散;遗弃。(5)延续。[栖栖] (1)忙碌而不能安居的样子。(2)孤寂零落的样子。
宿宿:sù 1、<动>住宿;过夜。《涉江》:『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2、<名>住宿的地方。《周礼·遗人》:『三十里有宿。』3、<名>夜晚。《齐民要术·水稻》:『净淘种子,渍浸三宿。』4、<形>隔夜的;隔年的;旧有的。《采草药》:『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5、<形>富有阅历的;经验丰富的(老人)。xiù<名>星宿。特指二十八宿。《列子·天瑞》:『日月星宿不当坠也。』[宿将] 经验丰富的老将。[宿儒] 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宿世] 佛教指人的前生。[宿昔] (1)早晚,指很短的时间。(2)前一天夜晚;昨夜。(3)往日;从前。(4)平素;一向。
双双:《子集下·又字部》《韵会》双,俗作双,非。(双)《唐韵》所江切《集韵》《韵会》疎江切,□音□。《说文》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后汉·王乔传》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又《玉篇》两也。《仪礼·聘礼》凡献执一双。又《玉篇》偶也。《诗·齐风》冠绥双止。〈笺〉五人为奇,而襄公往从而双之。又兽名。《山海经》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三青兽相幷[同并],名双双。〈注〉郭璞曰:言体合为一也。公羊传所云双双而俱至者,盖谓此也。吴任臣云:兽经曰:文文善呼,双双善行。骈志云:双双合体,蛩蛩假足。麟书曰:双双俱来,孟极是覆。又鸟名。《公羊传·宣五年》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疏〉旧说云: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故以喻焉。○按公羊传疏与山海经注异。又《正字通》温庭筠诗:招客先开四十双。王弇州注云:双,五亩也。四十双,二百亩也。或曰唐书南诏传:官给田,四双为二百亩。又云南亲志:俗耕田,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后驱,犂一曰为一双。又陶九成辍耕录,谓一双为四亩,佛地以二亩为一双,盖各从其方俗而名之,非有成数也。又姓。《正字通》南北朝孝子双泰贞。又《集韵》朔降切,音淙。偶也。又叶所终反。《谢惠连·七夕诗》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
栖栖:《辰集中·木字部》解释《唐韵》先稽切《集韵》《韵会》《正韵》先齐切,□音西。西本古栖字。《说文》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禽经》陆鸟曰栖,水鸟曰宿,独鸟曰上,衆[音zhòng]鸟曰集。《庄子·至乐篇》养马者宜栖之深林。或作栖。又凡物止息皆曰栖。《魏书·显祖记》栖心浩然。《陶潜·获下潠诗》聊得从君栖。又栖迟,游息也。《陶潜·与从弟诗》栖迟讵为拙。又栖栖,犹皇皇也。《论语》何为是栖栖者与。又《集韵》《韵会》《正韵》□思计切。音细。鸡所止。(栖)《玉篇》同栖。鸟栖也。又《博雅》栖谓之牀。《诗·陈风》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又草名。《诗·大雅》如彼栖苴。〈传〉水中浮草曰栖苴。又《集韵》《类篇》□千西切,音妻。栖栖,简阅车马貌。《诗·小雅》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又栖屑,往来貌。《后魏·裴安传》京师辽远,实惮栖屑。
宿宿:《寅集上·宀字部》夙《广韵》息逐切《集韵》《韵会》息六切,□音夙。《说文》止也。《玉篇》夜止也,住也。《诗·周颂》有客宿宿,有客信信。〈注〉一宿曰宿,再宿曰信。《周礼·地官》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又星宿各止其所,故名宿。二十八宿,亦名二十八次。次,舍也。《释名》宿,宿也,言星各止住其所也。又《增韵》安也,守也。《左传·昭二十九年》官宿其业。〈注〉宿,安也。又《周礼·宫正注》诸吏直宿,谓职王宫之守卫者。又《广韵》素也。《史记·信陵传》晋鄙嚄咤宿将。又《庄子·列传》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又国名。《春秋·隐二年》及宋人盟于宿。又邑名。《史记·卫世家》孙林父甯殖,谋逐献公怒如宿。又蒯瞶入宿。又《史记·吴世家》将舍於宿。《左传》作戚,字别义同。又姓。《风俗通》汉鴈门太守宿祥,明正德中蜀人宿进。又通作夙,早也。《周礼·春官》世妇,掌女宫之宿戒。〈注〉宿戒,当给事,谓豫告之也。又与肃同。《礼·祭统》先期旬有一日,宫宰宿夫人。〈注〉宿读为肃戒也。又《仪礼·宿尸注》宿,与曲礼主人肃客入之肃同。又去声。《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息救切,音秀。列星也。◎按《史记》《汉书》二十八宿。《正义》音息袖反,又音夙。《左思·吴都赋》穷飞鸟之栖宿,注亦音秀,是星宿之宿,与栖宿之宿,古皆通同。又叶息流切,音羞。《庄子·天地篇》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又叶相即切,音息。《班彪·冀州赋》遵大路以北逝兮,正赵衰之采邑。丑柏人之恶名兮,圣高帝之不宿。考证:(《左传·昭二十六年》官宿其业。)谨照原文二十六年改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