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āi cǎo hán yān
成语简拼:SCHY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衰草寒煙
成语解释
衰草:衰败的野草;寒烟:空旷荒凉的原野上的雾气。比喻空旷偏僻,冷落荒凉。
成语接龙
1、衰草寒烟→烟波钓徒→徒陈空文→文炳雕龙→龙标夺归→归根到底→底里深情→情不可却→却病延年→年丰时稔
2、衰草寒烟→烟波浩渺→渺无踪影→影形不离→离群索居→居心险恶→恶贯满盈→盈车之鱼→鱼大水小→小人得志
3、衰草寒烟→烟花痼疾→疾恶好善→善以为宝→宝中之宝→宝钗分股→股掌之间→间不容发→发人深省→省烦从简
4、衰草寒烟→烟花之警→警心涤虑→虑无不周→周急继乏→乏人问津→津津乐道→道头知尾→尾大不掉→掉三寸舌
成语示例
(1)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成语造句
(1)策策写不出成语“衰草寒烟”的拼音。
(2)第一七○中学的翟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衰草寒烟”。
(3)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衰草寒烟”几个大字。
(4)荣煕大哥哥给琬雨和伊薇讲了“衰草寒烟”的典故。
(5)小淙不会写成语“衰草寒烟”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宋·姜夔《凄凉犯》词:『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衰草衰草:[shuāicǎo] 干枯的草。衰草满地。
衰衰:shuāi 1、<形>衰微;衰弱。《石壕吏》:『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2、<形>衰老。《触龙说赵太后》:『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3、<形>衰败;衰落。《陈情表》:『门衰祚薄,晚有儿息。』4、<形>衰亡。《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cuī 1、<动>减少。《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2、<名>古代丧服,用粗麻布制成披在胸前。《殽之战》:『子墨衰绖。』[衰红] 凋谢之花。
草草:cǎo 1、<名>草;草本植物的总称。《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2、<名>荒野;草野。《<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3、<名>乡间;民间。《五人墓碑记》:『况草野之无闻者欤?』4、<形>粗糙;粗劣。《冯谖客孟尝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5、<名>初稿;草稿。《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6、<名>汉字的一种字体,流行于汉初,笔画相连,写来迅速。如『狂草』、『真草隶篆。』[草鄙] 粗野鄙陋。《战国策·赵策三》:『臣南方草之人也,何足问?』[草草] 1.草木茂盛的样子。苏轼《各子由记园中草木》:『君看藜与藿,生意常草。』2.忧愁的样子。《诗经·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3.辛苦的样子。杜甫《园人送瓜》:『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4.匆促。杜甫《送长孙九待御赴武威判官》:『闻君适万里,取别何草。』[草创] 1.开始创建或创办。《汉书·终军传》:『夫天命初定,万事草。』2.起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草未就,会遭此祸。』[草次] 1.匆忙急遽。2.露宿于草野间。[草蹙] 仓猝;匆忙。[草菅] 1.草茅,喻轻贱。班固《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然。』(艾:通『刈』。)后称任意残杀人命为『草菅人命。』2.草野;民间。陆游《薏苡》:『呜呼!奇材从古弃草,君试求之篱落间。』[草芥] 比喻轻微而无价值的东西。夏侯湛《东方朔画赞》:『戏万乘若寮友,视俦列如草。』[草具] 指粗劣的食物。《战国策·齐策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草莽] 1.荒野。陶渊明《归园田居》:『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2.草野;民间。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传》:『乃令重黎举夔于草之中而进之。』
寒寒:hán 1、<形>凉,冷。《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形>贫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形>害怕。《战国策·秦策四》:『梁氏寒心。』[寒士] (1)魏晋南北朝时讲究门第,出身寒微的读书人称寒士。(2)泛指处境贫苦的读书人。
烟烟:yān 1、<名>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2、<名>空中的云气。《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3、<名>可制墨的黑灰。晁氏《墨经·公》:『墨取庐山松烟。』[烟波] 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烟尘] 灰尘,引申指战乱。[烟花] (1)雾中的花,泛指春天的景色。(2)妓女。
衰衰:《申集下·衣字部》《唐韵》所危切《集韵》双隹切,□音□。小也,减也,杀也。《类篇》浸微也。《韵会》弱也,耗也。又《集韵》初危切,音夂。《玉篇》等衰也。《齐语》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又《集韵》仓回切,音崔。《类篇》同縗[音cuī],丧服也。《礼·丧服小记》斩衰括发以麻,齐衰恶筓以终丧。又邑名。《晋语》公子济河,召令狐臼,衰、桑、泉皆降。〈注〉三者皆晋邑。又《集韵》蓑本字。《说文》草雨衣。秦谓之萆。《诗·小雅》何衰何笠。《石经》作蓑。又《韵补》所类切,音帨。《东方朔·七谏》驽骏亲而不分兮,服疲牛而骖[音cān]骥。年滔滔而日远兮,寿冉冉而愈衰。《说文》作□。《类篇》作□。
草草:《申集上·草字部》(古文)屮《唐韵》采老切《集韵》在早切《韵会》《正韵》采早切,□音懆。《说文》作草,百卉也。经典相承作草。《书·禹贡》厥草惟繇。《诗·小雅》在彼丰草。《礼·祭统》草艾则墨,未发秋政,则民弗敢草也。〈注〉草艾,谓艾取草也。《论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大戴礼·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又《史记·陈丞相世家》恶草具进。〈注〉草,粗也。又《篇海》苟□曰草草。《春秋·隐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注〉遇者草次之期,二国各□其礼也。〈疏〉草次,犹造次也。又《诗·小雅》劳人草草。〈传〉草草,劳心也。又《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万物于草创之始。又《前汉·淮南王传》常召司马相如等视草廼遣。〈注〉谓为文之草藳。《百官志注》一曹有六人,主作文书起草。《后汉·□宠传》萧何草律。又《魏志·卫觊传》觊好古文,隷、草无所不善。又姓。《正字通》草中。又《韵补》脞五切,徂上声。《徐干·齐都赋》焚梗林,燎圃草。又此苟切,凑上声。《边让·章华赋》携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嫱之素肘。形便纤以婵娟兮,若流风之靡草。又《说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栎实也,一曰橡斗子。《徐铉曰》今俗以此为草木之草,别作皁字,为黑色之皁。案栎实可染白为黑,故曰草,通用。今俗书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无意义。考证:(《说文》自保切,音皁。斗栎实也,橡斗子。)谨照原文皁下增草字。橡斗上增一曰二字。(《徐铉曰》实可染白为黑。)谨照原文白改帛。
寒寒:《寅集上·宀字部》《唐韵》胡安切《集韵》《韵会》《正韵》河干切,□音韩。《说文》东也。本作□。从人在宀下,从茻荐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隶省作寒。《释名》寒,扞也。扞,格也。《玉篇》冬时也。《易·系辞》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书·洪范》庶徴曰燠,曰寒。〈传〉焕以长物,寒以成物。又司寒,水神。《左传·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注〉司寒,元冥,水神也。又《周语》火见而清风戒寒。《荀悦·申鉴》下有寒民,则上不具服。又穷窘也。《史记·范睢传》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传》畸人寒士皆赖之。又国名,在北海,平寿县东寒亭。《史记·夏本纪》伯明氏之谗子寒浞封国。又姓。汉博士寒朗。又叶胡田切,音贤。《楚辞·天问》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又叶侧邻切,音真。《欧阳修·答韩子华诗》俊乂沈下位,恶去善乃伸。家至与户到,饱饥而衣寒。
烟烟:《巳集中·火字部》《唐韵》乌前切《集韵》《韵会》因莲切《正韵》因肩切,□音燕。《说文》本作烟。详烟字注。《荀子·富国篇》凫雁若烟海。又《广韵》於真切《集韵》《正韵》伊真切,□音因。《广韵》烟熅天地气。〈易〉作絪縕。《集韵》或作氤。《班固·典引》烟烟熅熅。《刘桢·鲁都赋》曳发编芒,蔚若雾烟,九采灼烁,华藻纷□。(烟)(古文)《唐韵》乌前切《集韵》《韵会》因莲切《正韵》因肩切,□音燕。《说文》火气也。《周礼·秋官·蝈氏》以其烟被之。又姓。见《字汇》。又於真切,音因。《周礼·春官·大宗伯注》禋之言烟也。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注〉烟音因。《柳宗元·祭从兄文》留连游欢,涉月弥旬,夜□膏炬,书凌风烟。《说文》或作烟。《集韵》籀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