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ǎ huá tóu
成语简拼:SHT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耍滑頭
成语英文:try to shirk work or responsibility
成语解释
指耍弄手段使自己少出力或不担责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
近义词
耍花样、偷奸耍滑
成语造句
(1)冰冰写不出成语“耍滑头”,所以单元测试只得了99分。
(2)成语「耍滑头」是一个动宾式成语。
(3)卷阿姨给可儿和小朋友们介绍了“耍滑头”的典故。
(4)练习本的第三页赫然是“耍滑头”几个大字。
(5)石塘乡中学的潮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耍滑头”。
(6)小慧不会写成语“耍滑头”的最后一个字。
(7)小和尚老实巴交,吃苦耐劳,不耍滑头。
(8)给你长点记性,以后再跟我耍滑头,绝不轻饶。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八章:『万一老狐狸金俊山耍滑头,这事归根结底还得他来办。』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滑头滑头:[huátóu] (1)处世圆滑、不老实的人。(2)油子。油滑不老实的人。
耍滑耍滑:使用手段使自己省力或免负责任。也说耍滑头。
耍耍:shuǎ(1)<方>玩;玩耍:让孩子到院子里耍去;全社的大事,可不是耍的!(2)玩弄;戏弄:耍刀;耍花枪;耍猴儿。(3)施展;表现出来(多含贬义)。如:耍笔杆;耍脾气;耍威风;耍态度。(4)姓。
滑滑:huá 1、<形>光滑;滑溜。《登泰山记》:『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2、<形>流利;流畅。《琵琶行》:『间关莺语花底滑。』3、<名>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偃师。《殽之战》:『灭滑而还。』4、<形>通『猾』。《史记·宁成传》:『滑贼任威。』gǔ 1、<动>扰乱;乱。《国语·周语下》:『而滑夫二川之神,使至于争明。』2、<动>搅浑,混浊。傅玄《重爵禄》:『不知所以致清而求其清,此犹滑其源而望其流之洁也。』3、通『汩』,治。《庄子·缮性》:『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
头头:一、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尺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接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有准头;尝了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二、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留头;梳头;平头;分头。(3)(头儿)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头儿)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样一条线一条线地,织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呀!(5)(头儿)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儿)头目。(7)(头儿)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用在数量词前面,表示次序在前的:头趟;头一遍;头半本;头几个;头三天(=前面的三天)。(11)<方>用在『年』或『天』前面,表示时间在先的:头年(=去年或上一年);头天(上一天);头两年(=去年和前年,或某年以前的两年);头三天(=昨天、前天和大前天,或某天以前的三天)。(12)临;接近:头五点就得动身;头鸡叫我就起来了;头吃饭要洗手。(13)用在某两个数字之间,表示约数,兼表数目不大:十头八块;三头五百。(11)量词。a)用于牛、驴、骡、羊等家畜:一头牛;两头驴。b)用于蒜:一头蒜。
耍耍:《未集中·而字部》《篇海》沙下切,音洒。尖耍,俊利也。戏也。
滑滑:《巳集上·水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八切,音猾。《说文》利也。《周礼·天官·食医》调以滑甘。〈疏〉滑者,通利往来。所以调和五味。又澾也。《杜甫诗》霜浓木石滑。又州名。《旧唐书·地理志》滑州,隋东郡,武德元年改为滑州。又水名。《山海经》求如之山,滑水出焉。又《广舆记》滑河,经滑县北而东,滑最大,自洛以西,百水皆会於滑。又古国名。《左传·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又郑地名。《春秋·庄三年》公次子滑。又珠名。《沈怀远·南越志》走珠之次为滑珠。又姓,汉滑兴。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忽切,音骨。乱也。《晋语》置不仁以滑其中。又治也。《庄子·缮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又滑稽,谓俳谐也。《楚辞·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又混也。《楚辞·渔父》滑其泥而扬其波。又与汨同。滑滑,水流貌。《焦氏·易林》涌泉滑滑。又《广韵》户骨切《集韵》《韵会》《正韵》胡骨切,□音搰。亦乱也。
头头:《戌集下·页字部》《唐韵》度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徒侯切,□音投。《说文》首也。《礼·玉藻》头容直。《释名》头,独也,於体高而独也。又古者谓一人为一头。《春秋元命苞》十纪,其一曰九头纪,即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又《仪礼·士相见礼》贽,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注〉头,阳也。〈疏〉执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杀之。虽死犹尚左,以从阳也。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注〉竖,小吏,名头须。又药名。《本草纲目》百头,贯衆[音zhòng]也。一名鸱头。《陶弘景曰》叶似大蕨,毛芒似老鸱头。又《唐韵》《正韵》古音徒。《古诗》东方千余骑,夫壻居上头。何用识夫壻,白马从骊驹。《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上纪开辟,邃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又与兜通。《山海经》讙头国。〈注〉讙兜,尧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国。考证:(《广韵》《正韵》古音徒。)谨按广韵正韵无此音。查系唐韵正文。今改广韵正韵为唐韵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