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āng guì lián fāng
成语注音:ㄕㄨㄤ ㄍㄨㄟˋ ㄌㄧㄢˊ ㄈㄤ
成语简拼:SGLF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雙桂聯芳
成语解释
比喻兄弟二人俱获功名。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接龙
1、双桂联芳→芳兰竟体→体大思精→精金百炼→炼石补天→天华乱坠→坠溷飘茵→茵席之臣→臣门如市→市道之交→交头互耳→耳满鼻满→满坐风生→生聚教训→训练有素→素车白马→马壮人强→强嘴硬牙→牙牙学语→语长心重→重规叠矩→矩步方行→行不苟合→合情合理→理所必然
2、双桂联芳→芳兰竟体→体大思精→精疲力竭→竭力虔心→心安理得→得婿如龙→龙战虎争→争强斗狠→狠心辣手→手挥目送→送往迎来→来者不善→善门难开→开门见山→山枯石死→死有余辜→辜恩负义→义断恩绝→绝世佳人→人亡政息→息事宁人→人才难得→得失成败→败法乱纪
3、双桂联芳→芳兰竟体→体规画圆→圆木警枕→枕曲藉糟→糟糠之妻→妻离子散→散言碎语→语出月胁→胁肩低首→首善之区→区区之众→众目共视→视死如归→归马放牛→牛衣对泣→泣下沾襟→襟吴带楚→楚界汉河→河清三日→日削月割→割骨疗亲→亲如骨肉→肉袒牵羊→羊入虎群
4、双桂联芳→芳兰竟体→体国经野→野鹤孤云→云集景从→从善若流→流血千里→里应外合→合浦珠还→还淳反朴→朴斫之材→材大难用→用舍行藏→藏怒宿怨→怨女旷夫→夫荣妻显→显微阐幽→幽期密约→约法三章→章甫荐履→履信思顺→顺风行船→船坚炮利→利灾乐祸→祸在旦夕
5、双桂联芳→芳兰竟体→体贴入妙→妙手回春→春笋怒发→发家致富→富贵不淫→淫言狎语→语笑喧呼→呼天抢地→地广人希→希世之珍→珍禽异兽→兽困则噬→噬脐莫及→及第成名→名符其实→实繁有徒→徒劳往返→返本还元→元元本本→本同末离→离世遁上→上方宝剑→剑拔弩张
成语示例
(1)兄弟双桂联芳,擢居首选。▼明·邵璨《香囊记·分歧》
成语造句
(1)成语「双桂联芳」是一个主谓式成语。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上写着“双桂联芳”几个大字。
(3)衢江中学的尾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双桂联芳”。
(4)睿懿大哥哥给晟双和诜雅讲述了“双桂联芳”的历史典故
(5)小建写不出成语“双桂联芳”,因此语文考试只考了98分。
(6)小芮不会写成语“双桂联芳”的最后一个字。
(7)兄弟双桂联芳,擢居首选。见明·邵璨《香囊记·分歧》。
(8)去往嬉水滩之前,玲琳姐姐给岑菊和德钗讲述了『双桂联芳』的历史典故
成语出处
元·施惠《幽闺记·衣锦还乡》:『且喜双桂联芳,已遂凌云之志。』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双双:shuāng 1、<形>两两成对的。《木兰诗》:『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动>匹敌;匹配。《孔雀东南飞》:『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3、<形>逢双的;偶数。《宋史·礼志》:『唐朝故,只视事,双日不坐。』4、<量>对。《鸿门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桂桂:1、guì(1)肉桂:桂皮。(2)木犀:金桂;桂花。(3)月桂树:桂冠。(4)桂皮树。2、guì(1)桂江,水名,在广西。(2)广西的别称。(3)姓。
联联:lián(1)联结;联合:联盟;联贯;联络;联欢;联名。(2)对联:春联;挽联。
芳芳:fāng 1、<形>花草的香乞;香;芳香。宋玉《风赋》:『迴穴冲陵,萧条众芳。』《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名>芳香的草;花草;花。《涉江》:『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3、<形>美好的(声名、德行)。《滕王阁序》:『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双双:《子集下·又字部》《韵会》双,俗作双,非。(双)《唐韵》所江切《集韵》《韵会》疎江切,□音□。《说文》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后汉·王乔传》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又《玉篇》两也。《仪礼·聘礼》凡献执一双。又《玉篇》偶也。《诗·齐风》冠绥双止。〈笺〉五人为奇,而襄公往从而双之。又兽名。《山海经》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三青兽相幷[同并],名双双。〈注〉郭璞曰:言体合为一也。公羊传所云双双而俱至者,盖谓此也。吴任臣云:兽经曰:文文善呼,双双善行。骈志云:双双合体,蛩蛩假足。麟书曰:双双俱来,孟极是覆。又鸟名。《公羊传·宣五年》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疏〉旧说云: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故以喻焉。○按公羊传疏与山海经注异。又《正字通》温庭筠诗:招客先开四十双。王弇州注云:双,五亩也。四十双,二百亩也。或曰唐书南诏传:官给田,四双为二百亩。又云南亲志:俗耕田,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后驱,犂一曰为一双。又陶九成辍耕录,谓一双为四亩,佛地以二亩为一双,盖各从其方俗而名之,非有成数也。又姓。《正字通》南北朝孝子双泰贞。又《集韵》朔降切,音淙。偶也。又叶所终反。《谢惠连·七夕诗》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
桂桂:《辰集中·木字部》《唐韵》古惠切《集韵》《韵会》涓惠切《正韵》居胃切,□音昋。《说文》江南木,百药之长。《礼·檀弓》草木之滋,姜桂之谓也。《本草图经》桂有三种:菌桂生交趾山谷,牡桂生南海山谷,桂生桂阳。《尔雅·释木》梫,木桂。《苏恭云》牡桂即木桂也。《离骚经》亲申椒与菌桂。又《陶弘景·别录》单名桂者,恐或是牡桂,人多呼丹桂,正谓皮赤尔。《淮南·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又桂林,郡名。《史记·武帝纪》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又姓。《姓苑》汉末,阳城炅横四子避难,一居幽州,姓桂。
联联:《未集中·耳字部》《唐韵》力延切《韵会》陵延切《正韵》灵年切,□音连。《说文》连也。从耳,耳连於颊。从丝,丝连不绝也。《张衡·思□赋》缤联翩兮纷暗暧。《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又官联。《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三曰官联,以会官治。〈注〉联,读为连。谓连事通职相佐助也。又合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三曰联兄弟。〈注〉联,犹合也。又《周礼·地官·族师》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又《集韵》连彦切,音□。不绝也。
芳芳:《申集上·草字部》《唐韵》《集韵》《正韵》□敷方切,音妨。《说文》香草也。《屈原·离骚》亲杜蘅与芳芷。〈注〉杜蘅、芳芷,皆香草名。又《玉篇》芬芳,香气貌。《司马相如·美人赋》芳香芬烈。又《屈原·离骚》芳与泽其亲糅兮。〈注〉芳,德之臭也。《晋书·元帝纪》文景垂仁,传芳于南顿。又《韵会》州名。地多芳草,置在常芳县。又姓。《通志·氏族略》《风俗通》云:汉有幽州刺史芳垂敷。《韵学集成》作芳。芳字从屮作屮下方。考证:(《屈原·离骚》芳与泽其亲糅兮。〈注〉芳,德之貌也。)谨照原文貌改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