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ū jì piān piān
成语简拼:S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書記翩翩
成语解释
书记:记事的书面文字;翩翩:举止、风貌的洒脱优美。形容风格隽雅,文辞优美。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接龙
1、书记翩翩→翩翩风度→度日如岁→岁比不登→登高必赋→赋食行水→水到渠成→成城断金→金榜题名→名不副实
2、书记翩翩→翩翩起舞→舞衫歌扇→扇惑人心→心开意适→适者生存→存亡绝续→续凫截鹤→鹤知夜半→半晴半阴
3、书记翩翩→翩翩起舞→舞榭歌台→台阁生风→风尘仆仆→仆旗息鼓→鼓唇摇舌→舌战群儒→儒士成林→林林总总
4、书记翩翩→翩若惊鸿→鸿离鱼网→网开三面→面红耳热→热火朝天→天假良缘→缘木求鱼→鱼跃鸢飞→飞黄腾达
5、书记翩翩→翩跹而舞→舞榭歌台→台阁生风→风流倜傥→傥来之物→物壮则老→老而弥壮→壮志凌云→云奔雨骤
成语示例
(1)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王言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
成语造句
(1)崇文门中学的相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书记翩翩”。
(2)传承叔叔给小慈和禧雨讲了“书记翩翩”的历史故事。
(3)春春不会写成语“书记翩翩”的最后一个字。
(4)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书记翩翩”几个大字。
(5)岚岚写不出成语“书记翩翩”,因此语文考试才考了98分。
(6)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王言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见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
成语出处
《史记·平原君传赞》:『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汉书·贾山传》:『山受学祛,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翩翩翩翩:1、轻快地飞舞的样子。《易·泰》:『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2、形容风度文采的优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书记书记:<轻>(1)党、团等各级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2)旧时称办理文书及缮写工作的人员。
书书:shū 1、<动>写。《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2、<动>记录。《狱中杂记》:『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3、<名>文字。《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4、<名>书法。《墨池记》:『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5、<名>信。《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6、<名>文书;公文。《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7、<名>书籍。《熟读精思》:『大抵观书先须熟读。』8、<名>指《尚书》。9、<名>曲艺的一类。《柳敬亭传》:『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
记记:jì 1、<动>记载;记述。《游褒禅山记》:『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2、<动>记忆;记得。《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3、<名>公告;布告。《冯谖客孟尝君》:『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4、<名>一种以记叙说明为主的文体。《五人墓碑记》:『哀斯墓之徒有其名也,而为之记。』5、<名>标记;符号。《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6、<名>胎记;皮肤上生来就有的深色斑痕。《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他眉蚇中原有米粒大的一点胭脂记,从胎里带来的。』[记府] 天子保存史策文书之处。
翩翩:piān <形>疾飞。《诗经·鲁颂·泮水》:『翩彼飞鸿,集于泮林。』[引] 轻快;敏捷。《洛神赋》:『翩若惊鸿。』[翩翩] (1)轻快地飞舞的样子。(2)形容风度文采的优美。[翩跹] 飘逸的样子。
书书:《辰集上·曰字部》《广韵》伤鱼切《集韵》《韵会》《正韵》商居切,□音舒。《说文》作□,着也。从聿从者。隷省作书。《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注〉书契,所以决断万事也。《周礼·地官·大司徒》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注〉书,六书之品。又《地官·保氏》乃敎之六艺,五曰六书。〈注〉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着於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又书有六体。《前汉·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隷书、缪篆、虫书。又《说文》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隷书。又《尙书序疏》诸经史因物立名,物有本形,形从事着,圣贤阐敎,事显於言,言惬羣心,书而示法,既书有法,因号曰书。故百氏六经总曰书也。《史记·礼书注》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释名》书,庶也。纪庶物也。又《诗·小雅》畏此□书。〈传〉□书,戒命也。〈疏〉古者无纸,有事书之於□,故曰□书。又《周礼·天官·司书注》主计会之簿书。又《左传·昭六年》郑人铸□书。〈注〉铸□书於鼎。又《左传·昭六年》叔向使诒子产书。○按即书牍也。又《前汉·董仲舒传》对亡应书者。〈注〉书,谓诏书也。又官名。《前汉·成帝纪》初置尙书,员五人。又《百官公卿表》中书谒者。
记记:《酉集上·言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居吏切,音冀。《说文》疏也。《徐曰》谓一一分别记之也。《博雅》识也。《释名》纪也。《玉篇》录也。《广韵》志也。《书·益稷》挞以记之。〈传〉使记识其过也。《礼·王制》太史典礼执□记。〈注〉国有礼事,则豫执□策,记载所当行之礼仪。《唐书·于志宁传》左有记言之史,右有记事之官。《关尹子·五监篇》昔游再到,记忆宛然。又《博雅》书也。《前汉·萧望之传》待诏郑朋奏记于萧望之。〈注〉记,书也。奏记自朋始。《文心雕龙》后汉始有公府奏记,记之言志,进己志也。又《正字通》文符也。《后汉·钟离意传》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太守甚贤之。又官名。《后汉·百官志》记室令史,主上表章报书记。又与其通。《字汇补》助语辞。《诗·王风》彼其之子。〈笺〉其或作记。或作己。读声相似。又叶苟起切,音几。《崔琰·述初赋》望高密以亟征,戾衡门而造止。觌游夏之峩峩,听大猷之篇记。一说本作纪,纪与止叶,伪作记。
翩翩:《未集中·羽字部》《广韵》芳连切《集韵》《韵会》纰延切《正韵》纰连切,□音篇。《说文》疾飞也。《广雅》翩翩,飞也。《诗·小雅》翩翩者鵻。又《易·泰卦》翩翩不富以其邻。《释文》轻举貌。又《诗·小雅》缉缉翩翩。〈传〉往来貌。又《诗·小雅》騂騂角弓,翩其反矣。〈传〉翩然而反。又《诗·大雅》旟旐有翩。〈传〉翩翩在路,不息也。又《后汉·班固传》翩翩巍巍。〈注〉宫阙显盛之貌也。又《韵补》叶孚愔切。《陆机·天暮赋》庭树兮华落,墓草兮根陈。松柏兮郁郁,飞鸟兮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