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ǒu zú pián zhī
成语注音:ㄕㄡˇ ㄗㄨˊ ㄆㄧㄢˊ ㄓㄧ
成语简拼:SZPZ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手足胼胝
成语解释
胼、胝:手掌、足底的老茧。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成语用法
作谓语;形容辛勤劳动
近义词
胼胝手足、胼手胝足、手足重茧
成语接龙
1、手足胼胝→胝肩茧足→足不出门→门当户对→对景挂画→画地刻木→木朽蛀生→生动活泼→泼油救火→火伞高张→张眉张眼→眼明手快→快心满意→意转心回→回山倒海→海涯天角→角立杰出→出一头地→地旷人稀→稀奇古怪→怪声怪气→气决泉达→达观知命→命世之才→才秀人微
2、手足胼胝→胝肩茧足→足不出门→门可罗雀→雀目鼠步→步步高升→升山采珠→珠光寳气→气贯长虹→虹销雨霁→霁风朗月→月中折桂→桂子兰孙→孙康映雪→雪窖冰天→天打雷劈→劈荆斩棘→棘地荆天→天经地义→义薄云天→天不假年→年登花甲→甲冠天下→下乔迁谷→谷父蚕母
3、手足胼胝→胝肩茧足→足不窥户→户枢不朽→朽木死灰→灰头土脸→脸红耳赤→赤舌烧城→城狐社鼠→鼠盗狗窃→窃玉偷花→花朝月夕→夕阳西下→下塞上聋→聋者之歌→歌功颂德→德艺双馨→馨香祷祝→祝发文身→身无完肤→肤受之言→言笑晏晏→晏安酖毒→毒赋剩敛→敛锷韬光
4、手足胼胝→胝肩茧足→足蹈手舞→舞榭歌台→台阁生风→风驰霆击→击电奔星→星离雨散→散言碎语→语出月胁→胁肩低首→首当其冲→冲昏头脑→脑满肠肥→肥甘轻暖→暖衣饱食→食日万钱→钱可通神→神怡心旷→旷世无匹→匹夫匹妇→妇孺皆知→知己之遇→遇事生风→风驱电扫
5、手足胼胝→胝肩茧足→足高气强→强得易贫→贫贱骄人→人仰马翻→翻云覆雨→雨恨云愁→愁眉啼妆→妆聋做哑→哑然失笑→笑之以鼻→鼻孔撩天→天悬地隔→隔墙有耳→耳闻目睹→睹微知著→著作等身→身败名裂→裂裳裹足→足衣足食→食言而肥→肥肠满脑→脑满肠肥→肥冬瘦年
成语示例
(1)手足胼胝,面目黧黑。▼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封面上写着“手足胼胝”几个大字。
(2)非儿写不出成语“手足胼胝”的拼音。
(3)黎黎不会写成语“手足胼胝”的最后一个字。
(4)昔瞳哥哥给贾蕾和耹睿讲解了“手足胼胝”的故事。
(5)永新县育才中学的湛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手足胼胝”。
(6)手足胼胝,面目黧黑。见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7)在去百岔川岩画的时候,修竹哥哥给艺言和夕烟讲了『手足胼胝』的典故。
成语出处
战国·宋·墨翟《墨子·备梯》:『禽滑厘子事子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右军将军王羲之和太傅谢安一起登冶城,谢安凝神遐思,王羲之对他说:『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又谈到当时盛行的空谈误国,谢安反感地说:『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胼胝胼胝:手脚上的老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
手足手足:(1)指举动、动作。(2)比喻弟兄:情同手足。
手手:shǒu 1、<名>人的手。[又] <动>手拿着;手持。《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2、<副>亲手;亲自。《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3、<名>控制的范围。《毛遂自荐》:『王之命,悬于遂手。』4、<名>精通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裙人。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手谈] 下围棋。[手眼] 手段;技艺。
足足:zú 1、<名>脚。《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2、<名>动物的脚。《核舟记》:『细若蚊足,钩画了了。』3、<名>器物的支撑部分。《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4、<形>充足。《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补不足。』5、<形>满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兰亭集序》:『快然自足。』6、<副>足够。《鸿门宴》:『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赤壁之战》:『兵精粮多,足以立事。』7、<副>值得。《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论语〉十则》:『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足下] (1)称对方的敬词。战国时多称诸侯国国君为足下。(2)脚下;立足的地方。
胼胼:pián 见『胼胝』。[胼胝] 手脚上的老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
手手:《卯集中·手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释名》手须也,事业所须也。《急就篇》卷捥节爪拇指手。《师古注》及掌谓之手。《易·说卦》艮为手。〈疏〉艮既为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为手也。《礼·玉藻》手容恭。又以手执器亦曰手。《礼·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传·庄十三年》曹子手刃而从之。又《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注〉言手击之。又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实沈参墟,封为晋侯。又叶赏吕切,音黍。《郭璞·神嘘赞》脚属於头,人面无手。厥号曰嘘,重黎所处。又叶矧视切,音矢。《宋玉·笛赋》延长颈,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又《说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谓之拳。非手即拳也。
足足:《酉集中·足字部》(古文)疋《唐韵》即玉切《集韵》《韵会》《正韵》纵玉切,□音哫。《说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注〉徐锴曰:口象股胫之形。《释名》足,续也,言续胫也。《易·说卦》震为足。〈疏〉足能动用,故为足也。《礼·玉藻》足容重。〈注〉举欲迟也。又《广韵》满也,止也。《书·仲虺之诰》矧予之德,言足听闻。《诗·小雅》既沾既足。《礼·学记》学然后知不足。《老子·道德经》知足不辱。又不可曰不我足。《吴语》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又草名。《尔雅·释草》虃,百足。〈注〉音纤。又姓。《战国策》足强。〈注〉韩人。又《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又《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时,苗足本。〈注〉足,犹拥也。又《广韵》添物也。《类篇》益也。《前汉·五行志》不待臣音,复讇而足。又《韵补》叶子悉切。《易林》欲飞无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为贼。
胼胼:《未集下·肉字部》《集韵》蒲眠切,音蹁。胼胝,皮坚。《玉篇》皮厚也。手足胼胝。《集韵》或作跰。通作骿。
胝胝:《未集下·肉字部》《唐韵》竹尼切《集韵》《韵会》张尼切,□音疷。《说文》腄也。《玉篇》胼胝。《广韵》皮厚也。《韵会》□也。《集韵》一曰茧也。《前汉·司马相如传》躬傶骿胝无胈〈注〉□也。《荀子·子道篇》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任昉·百辟劝进牋》虽累茧救宋,重胝存楚。又《集韵》称脂切,音□。鸟胃。一曰胵,五藏总名。《博雅》百叶谓之膍胵。本作胵。或从氐。又丁计切,音帝。牲体之本也。又《正韵》旨而切,音支。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