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ǎn kōng sì hǎi
成语注音:ㄧㄢˇ ㄎㄨㄙ ㄙㄧˋ ㄏㄞˇ
成语简拼:YKSH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眼空四海
成语解释
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自高自大
近义词
目空一切
反义词
谦虚谨慎
成语接龙
1、眼空四海→海北天南→南鹞北鹰→鹰瞵鹗视→视远步高→高义薄云→云屯雾集→集腋成裘→裘敝金尽→尽多尽少→少言寡语→语笑喧呼→呼朋唤友→友风子雨→雨零星乱→乱语胡言→言和意顺→顺天从人→人命危浅→浅斟低唱→唱对台戏→戏蝶游蜂→蜂狂蝶乱→乱七八遭→遭逢时会
2、眼空四海→海底捞月→月夕花朝→朝秦暮楚→楚雨巫云→云涌风飞→飞黄腾达→达官知命→命若悬丝→丝分缕析→析交离亲→亲上成亲→亲操井臼→臼灶生蛙→蛙鸣鸱叫→叫苦连天→天长日久→久惯老诚→诚惶诚恐→恐后无凭→凭轼结辙→辙乱旂靡→靡靡之乐→乐新厌旧→旧燕归巢
3、眼空四海→海沸波翻→翻复无常→常胜将军→军临城下→下阪走丸→丸泥封关→关怀备至→至当不易→易口以食→食案方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馈贫之粮→粮尽援绝→绝后空前→前所未闻→闻风远遁→遁迹方外→外巧内嫉→嫉贤妒能→能说会道→道高德重→重规袭矩→矩步方行
4、眼空四海→海沸河翻→翻来覆去→去邪归正→正颜厉色→色若死灰→灰心槁形→形影相附→附肤落毛→毛发悚然→然糠自照→照章办事→事火咒龙→龙战虎争→争长论短→短吁长叹→叹老嗟卑→卑不足道→道大莫容→容光焕发→发蒙振落→落月屋梁→梁上君子→子为父隐→隐约其词
5、眼空四海→海沸山裂→裂裳裹膝→膝行蒲伏→伏而咶天→天高地迥→迥不犹人→人间地狱→狱货非宝→宝马香车→车马盈门→门无杂客→客死他乡→乡壁虚造→造言生事→事齐事楚→楚囚对泣→泣麟悲凤→凤表龙姿→姿意妄为→为民父母→母以子贵→贵阴贱璧→璧合珠连→连宵彻曙
成语示例
(1)谁要说五老爷情性总是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小五义》第112回
成语造句
(1)成语「眼空四海」是一个动宾式成语。
(2)琮琮写不出成语“眼空四海”的拼音。
(3)皇甫叔叔给图图和他的同学讲了“眼空四海”的历史典故
(4)练习本的第二页赫然是“眼空四海”几个大字。
(5)亭子初级中学的马佳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眼空四海”。
(6)小琅不会写成语“眼空四海”的最后一个字。
(7)去石京龙滑雪场的飞机上,伊姐姐给韵儿和天天讲解了『眼空四海』的历史故事。
成语出处
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渠眼空四海,而又肯随人脚跟走乎?』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四海四海:指全国各处,也指全世界各处:四海为家;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眼眼:yǎn 1、<名>眼珠。《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晋书·阮籍传》:『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引] 眼睛。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菴》:『眼前万里江山。』2、<名>孔洞;窟窿。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第中窗上下及中一二眼作方眼。』3、<量>用于井、泉水。白居易《钱塘湖石记》:『湖中又有泉数十眼。』
空空:kōng 1、<形>没有东西;空的。《石钟山记》:『空中而多窍。』[又] <形使动>使……没有东西;使……空。《中山狼传》:『乃出图书,空囊橐[音tuó]。』2、<名>天空;空中。《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3、<形>空洞;不实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4、<副>徒然;白白地。《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kòng 1、<形>贫穷;穷困。《论语·先进》:『回也其庶乎,屡空。』[又] <形使动>使……穷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2、<名>空隙;间隙。《红楼梦》:『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那里有个坐着的空儿?』3、<名>空子;可乘之机。《三国志·吴书·周鲂传》:『看伺空隙,欲复为乱。』
四四:[sì] (1)[乐] 工尺谱中音名之一。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2)古代一车四马称『驷』。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海海:hǎi 1、<名>百川汇聚处;大海。《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名>大湖。《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3、<名>比喻事物多而广。《游黄山记》:『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海客] 1、航海的人。2、浪迹四方的人。
眼眼:《午集中·目字部》《唐韵》五限切《集韵》《韵会》《正韵》语限切,□颜上声。《说文》目也。《灵枢经·大惑论》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童子,筋之精为黑眼,气之精为白眼,故童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衇法于阳。《释名》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易·说卦》巽其於人也,为多白眼。《史记·孔子世家》眼如望羊。《晋书·阮籍传》籍能为青白眼。《南史·陶弘景传》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弘景末年,一眼有时而方。又马有夜眼。《本草纲目》马夜眼在马足膝上,有此能夜行。又果名。《嵆含·草木状》南方之果,珍异者有龙眼。又香名。《洪刍香谱》白眼,香黄熟之别名。又彪眼泉,地名。见《北史·常景传》。又姓。见《姓苑》。又《集韵》《韵会》《正韵》□鱼恳切,垠上声。《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望其毂欲其眼也。〈注〉眼出大貌。一曰突出貌。郑康成读。又叶五建切,言去声。《谢灵运·斤竹□诗》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又叶伊甸切,音宴。《苏辙·雪诗》终胜溪嶂长熏眼,典衣共子成高讌。《说文》本作□。
空空:《午集下·穴字部》《唐韵》《正韵》苦红切《集韵》《韵会》枯公切,□音崆。空虚也。《史记·天官书》赤帝行德天牢,谓之空。又大也。《诗·小雅》在彼空谷。〈传〉大也。又尽也。《尔雅·释诂》空,尽也。《诗·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尔雅·释地》北戴斗极为空桐。《左传·哀二十年》宋公游于空泽。〈注〉空泽,宋地。《史记·殷本纪注》伊尹生于空桑。《前汉·地理志》京兆县十二,其三曰船司空。〈注〉县名。本主船之官,遂以为县。又《武帝纪》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陇登空同。〈注〉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经》白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窦,在曲阜县南二十里女陵山。《魏土地记》代城东北九十里有空侯城。又官名。《书·舜典》伯禹作司空。又《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又拜名。《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疏〉先以两手拱地,乃头至手,是为空首也。又乐器名。《风俗通》箜篌,一名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楚辞注》空桑,瑟名。又狱名。《礼·记疏》囹圄,魏曰司空。又姓。《广韵》汉复姓有空桐空相二氏。又《集韵》《韵会》苦动切《正韵》康董切,□音孔。穴也,窍也,竉也。通作孔。《周礼·冬官考工记》函人眡其钻空。《史记·五帝纪》瞍使舜穿井,为匿空旁出。《大宛传》张骞凿空。〈注〉西域本无道路,今凿孔而通之也。《韩非子·喻世篇》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韵会小补》秦人呼土窟为土空。又《集韵》《韵会》《正韵》□苦贡切,音控。穷也。《诗·小雅》不宜空我师。〈注〉不宜使小人困穷民也。又缺也。《扬子·法言》酒诰之篇俄空焉。又虚也。《论语》回也其庶乎,屡空。〈注〉空犹虚中也。又叶枯江切。《徐干·思室诗》良会无有期,中心摧且伤。不聊忧飧食,嗛嗛常饥空。又叶枯良切。《诗·小雅》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履,可以履霜。考证:(京兆县十二,其三曰船司空。〈注〉县名。木土船之官,遂以为县。)谨照原文木土船改本主船。
四四:《丑集上·囗字部》《唐韵》《集韵》□息利切,音泗。《说文》囗,四方也。八,别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阴数次三也。《正韵》倍二为四。《易·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庆元间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变四作肆,防诈伪□易,非四之本义也。又《集韵》息七切,音悉。关中谓四数为悉。○按《正字通》云平声音司,引《乐谱》四五读司乌,不知此特口变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误。
海海:《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呼攺切《集韵》《韵会》许亥切,□音醢。《说文》天池也。以纳百川者。《释名》海,晦也。主承秽浊水,黑如晦也。《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又环九州为四海。《书·禹贡》四海会同。《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又物产饶富为陆海。《前汉·东方朔传》所谓天下陆海之地。又天海,星名。《甘氏星经》天海十星,在壁西南。又州名。《广韵》禹贡徐州之域,七国时属楚,秦为薛郡,汉为东海郡。后魏为海州。又《韵补》叶虎洧切,音喜。《诗·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又叶火五切,音虎。《陆云·陆丞相诔》靖共夙夜,匪宁匪处。经始绵绵,滂沱淮海。《集韵》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