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甘落后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ì gān luò hòu成语简拼:ZGLH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自甘落後
成语解释
甘:情愿,乐意。指自己不求上进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
自甘堕落
反义词
力争上游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赫然是“自甘落后”几个大字。
(2)高寒叔叔给宋恬和贝滢讲解了“自甘落后”的历史故事。
(3)会宁县第四中学的司空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自甘落后”。
(4)珂珂不会写成语“自甘落后”的最后一个字。
(5)小爱写不出成语“自甘落后”,因此语文考试才考了98分。
成语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帝国主义者的凶狠残恶,泯灭天良是一回事,但我们固步自封,自甘落后,不能日新又新的往前进取,求发展,也是不能否认的。』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落后落后:[luòhòu] 趕不上,落在后头。一个小孩子跟着大孩子们走,但落后一点。工作中他落后了。
自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甘甘:gān 1、<形>味美;甜。《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名>香甜美味的食物。《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3、<形>动听。《报刘一丈书》:『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4、<副>情愿;乐意。《病梅馆记》:『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甘霖] 指久旱以后下的透雨。[甘言] 诌媚奉承的话。
落落:luò 1、<动>树叶、花朵脱落。《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动>落下;下落;掉落;降落。《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3、<动>陷入;落入。《梅花岭记》:『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4、<表>衰败;衰落;残败。《秋声赋》:『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5、<名>居住的地方;村庄;村落。《赤壁之战》:『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兵车行》:『千村万落生荆杞。』6、<量>相当于『座』、『所』。《阿房宫赋》:『蜂房水涡,矗不知春几千万落。』7、<名>篱笆。王褒《僮约》:『缚落锄园。』[落草] (1)被迫逃往山林沼泽进行抗暴斗争。(2)婴儿出生。
后后:hòu 1、<名>君主;帝王。《殽之战》:『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2、<名>君王的正妻。《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3、<名>后面;后边。《孔雀东南飞》:『新妇车在后。』4、<形>次序或时间在后的。《指南录后序》:『舟与哨相后先。』[又] <动>走在后面。《荷蓧丈人》:『子路从而后。』[又] <介>在……之后。《岳阳楼记》:『后天下之乐而乐。』[又] <形意动>以……为后。《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名>后代子孙。《训俭示康》:『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记王忠肃公翱事》:『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后土] (1)古称地神或土神为后土。(2)上后田官名。
自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甘甘:《午集上·甘字部》《唐韵》古三切《集韵》《韵会》《正韵》沽三切,□感平声。《说文》美也。《徐曰》物之甘美者也。《韵会》五味之一。《正韵》甜也。《书·洪范》稼穑作甘。〈传〉甘味生于百谷。《诗·卫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礼·月令》中央土,其味甘。又言之悦耳。亦曰甘。《左传·昭十一年》币重而言甘。又《诗·卫风》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传〉甘,厌也。〈疏〉谓思之不已,乃厌足於心,用是生首疾也。凡人饮食口,甘遂至于厌足,故云:甘,厌也。又《左传·庄九年》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注〉甘心,言欲快意戮杀之。又《易·临卦》六三甘临,无攸利。〈注〉甘者,佞邪说。媚不正之名也。又《玉篇》乐也。《淮南子·缪称训》故人之甘甘非正为跖也。〈注〉人之甘甘,犹乐乐而为之。又《淮南子·道应训》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注〉甘,缓意也。又姓。《书·说命》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注〉甘盘,殷贤臣。又甘茂甘罗,□秦人。又《抱朴子辩问卷》子韦甘均,占□之圣也。又汉复姓有甘庄甘土甘先三氏。又地名。《书·甘誓》大战于甘。〈传〉甘,有扈郊地名。《左传·僖二十四年》初,甘昭公有宠於惠后。〈注〉甘昭公,王子带也,食邑於甘。又《昭十七年》陆浑子奔楚,其衆[音zhòng]奔甘鹿。〈注〉甘鹿,周地。又山名。《山海经》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又水名。《山海经》鹿蹄之山,甘水出焉。〈注〉按水经:甘水出南山甘谷。又州名。《五音集韵》元魏西凉州攺甘州。又《前汉·郊祀志》武帝作甘泉宫。又木名。《诗·召南》蔽芾甘棠。〈传〉甘棠,杜也。〈疏〉郭璞曰:今之杜梨。《山海经》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注〉甘木即不死树。又《正韵》果名,俗作柑。《风土记》甘橘之属,滋味甘美。又《古今注》甘实形如石榴者,谓之壷甘。又草名。《博雅》陵泽,甘遂也。〈又〉美丹,甘草也。又《集韵》古暗切,音绀。土之味也。又《集韵》《韵会》《正韵》□胡甘切,音酣。《书·五子之歌》甘酒嗜音。又熟也。《庄子·徐无鬼》甘寝。○按《正韵》别作户甘切,胡、户同母。不宜分列。
落落:《申集上·草字部》《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正各切,□音洛。《礼·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又《尔雅·释诂》落,始也。又《左传·昭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注〉宫室始成,祭之为落。又叔孙为孟钟,飨大夫以落之。〈注〉以豭猪血衅钟曰落。又《博雅》居也。《纲目集览》人所聚居,故谓之村落、屯落、聚落。又《后汉·窦宪传》蹑冒顿之区落。又蕃篱曰虎落。《前汉·鼂错传》为中周虎落。〈注〉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又废也。《庄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无落吾事,耕而不顾。又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经》落落如石。又牢落。《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又陆落。《论衡》见文吏便而儒生陆落,则诋訾儒生,以为浅短,称誉文吏,谓之深长。又拓落。《扬雄·解嘲》何为官之拓落也。又《韵会》错落,间厠貌。又岁名。《尔雅·释天》太岁在巳曰大荒落。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军西为垒,旁有一大星为北落。又山名。《水经注》伊水东北过郭落山。又草名。《本草》土落,生岭南山谷。又角落,生江西山谷,似茱萸,独茎。又木名。《尔雅·释木》檴,落。〈疏〉檴,一名落,可作杯圈,皮韧,绕物不解。又姓。《通志·氏族略》汉有落下闳。又与络通。《庄子·秋水篇》落马首,穿牛鼻。《前汉·李广传》上召禹刺虎,禹从落中斫绝累,上壮之。《师古注》谓当时繦络之而下也。又《唐韵古音》读路。《晋庾阐·吊贾谊文》张高弦悲声激柱落。叶下濩韵。
后后:《丑集上·口字部》《唐韵》《集韵》《正韵》胡口切《韵会》很口切,□音后。《说文》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书·仲虺之诰》徯我后。《易·泰卦》后以财成天地之道。《礼·檀弓》夏后氏堲周。〈疏〉夏言后者,白虎通云以揖让受于君,故称后。又《礼·曲礼》天子有后。〈疏〉后,后也。言其后于天子,亦以广后胤也。《白虎通》商以前皆曰妃,周始立后。正嫡曰王后,秦汉曰皇后,汉祖母称太皇太后,母称皇太后。又诸侯亦称后。《书·舜典》班瑞于羣后。又古者君称臣亦曰后。《书·舜典》汝后稷,播时百谷。〈疏〉国语云:稷为天官,单名为稷,尊而君之,称为后稷。又《毕命》三后协心。〈注〉谓周公君□毕公也。又《书·武成》告于皇天后土。〈传〉后土,社也。《左传·昭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注〉土为羣物主,故称后也。其祀句龙焉,在家则祀中溜,在野则为社。《正韵》后土,亦取厚载之义。又姓。《史记·仲尼弟子传》后处字子里。《前汉·儒林传》后仓字近君。又与后通。《礼·曲礼》再拜稽首,而后对。又《广韵》胡遘切《集韵》下遘切《韵会》《正韵》胡茂切,□音□。义同。又叶后五切,音户。《蔡邕·胡黄二公颂》允兹汉室,诞育二后。曰胡曰黄,方轨齐武。《陆云·汉高盛德颂》咸阳克殄,既系秦后。峩峩阿房,乃清帝宇。○按诗本音云:《周颂》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后后俱音户,后人误入四十五厚韵,故於《唐韵》正中正引经集证之。然自《玉篇》以后,后在厚韵相沿已久,不得不以后五切为叶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