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ì chán zì zhòu
成语简拼:ZCZZ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自僝自僽
成语解释
僝、僽:烦恼,埋怨。自寻烦恼,自相埋怨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1)成语自僝自僽的结构和「假人假义」一样,都是ABAC形式。
(2)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自僝自僽”几个大字。
(3)皓皓写不出成语“自僝自僽”,因此期中考试才考了98分。
(4)睿睿不会写成语“自僝自僽”的最后一个字。
(5)西山区第一中学的韶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自僝自僽”。
(6)之涔叔叔给莎邺和小莹讲述了“自僝自僽”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到如今夫妻情,父子恩,都作了一笔勾,落得个自僝自僽。』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自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自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僝僝:《子集中·人字部》《广韵》昨闭切,音孱。《玉篇》僝僽,恶马也。又《集韵》子兖切,栈上声。见也。《书·尧典》共工方鸠僝功。〈注〉方,且也。鸠,聚也。僝,见也。言共工鸠聚,见其功也。又《正韵》除恋切,音馔。具也。《左思·魏都赋》僝拱木於山林。〈注〉言魏具材木,宫室经始也。
僽僽:《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鉏佑切《集韵》《韵会》锄救切,□音骤。僝僽,恶言詈也。又《韵会》侧鸠切,音邹。愁貌。或作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