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ì hū xún cháng
成语注音:ㄧˋ ㄏㄨ ㄒㄩㄣˊ ㄔㄤˊ成语正音异,不能读作『yí』。
成语简拼:YHXC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異乎尋常成语辨形异,不能写作『弃』。成语谜语例外
成语英文:extraordinary成语法文exceptionnel
成语解释
异:不同;乎:于;寻常:平常。跟平常的情况很不一样。
[成语辨析]
异乎寻常和『与众不同』;都有『不同于一般』的意思;但异乎寻常偏重指情况;『与众不同』偏重指人或物。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同『与众不同』
近义词
与众不同、独出心裁、独具匠心
反义词
平淡无奇
成语接龙
1、异乎寻常→常年累月→月落星沈→沈声静气→气壮胆粗→粗衣淡饭→饭囊酒瓮→瓮天蠡海→海中捞月→月貌花容→容头过身→身名俱败→败国亡家→家学渊源→源清流清→清廉正直→直言贾祸→祸中有福→福倚祸伏→伏法受诛→诛故贳误→误认颜标→标新领异→异端邪说→说东谈西
2、异乎寻常→常年累月→月夕花朝→朝成夕毁→毁风败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穿龈血→血肉模糊→糊口度日→日转千阶→阶前万里→里出外进→进退失踞→踞炉炭上→上篇上论→论黄数白→白眼相看→看人行事→事往日迁→迁善塞违→违利赴名→名我固当→当家立事→事核言直
3、异乎寻常→常年累月→月夜花朝→朝野上下→下笔千言→言谈举止→止戈兴仁→仁心仁闻→闻宠若惊→惊心夺目→目下十行→行古志今→今来古往→往返徒劳→劳燕分飞→飞熊入梦→梦笔生花→花堆锦簇→簇锦团花→花香鸟语→语笑喧呼→呼朋引类→类聚群分→分钗破镜→镜分鸾凤
4、异乎寻常→常年累月→月圆花好→好天良夜→夜阑人静→静极思动→动地惊天→天真烂漫→漫山塞野→野心勃勃→勃然变色→色衰爱弛→弛声走誉→誉满天下→下塞上聋→聋者之歌→歌舞升平→平头正脸→脸红筋暴→暴衣露盖→盖世之才→才德兼备→备多力分→分劳赴功→功高望重
5、异乎寻常→常胜将军→军法从事→事不师古→古是今非→非常之谋→谋无遗策→策名就列→列鼎而食→食亲财黑→黑白混淆→淆乱视听→听人穿鼻→鼻塌脣青→青林黑塞→塞翁得马→马瘦毛长→长歌当哭→哭笑不得→得陇望蜀→蜀犬吠日→日已三竿→竿头一步→步月登云→云期雨约
成语示例
(1)我跨上列车,心情是异乎寻常的,仿佛这紧张生动的生活节奏,将我全身的『螺丝』也拧紧了。▼茹志娟《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
(2)…误了点年纪,还没有甚么要紧,还把他的脾气惯得异乎寻常的出奇,又吃上了鸦片烟瘾,闹的一发没有人敢问名的…——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两败俱伤的拚命打法,其实这一刀后发先至,快得异乎寻常。冯锡范长剑剑尖离对方尚有尺许,敌刃已及脑门,大…——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异乎寻常”几个大字。
(2)此类情况包括病例可能输出到另一个国家以及一个人可能使许多其它人处于异乎寻常高的危险之中的疑似病例。
(3)当时,工程师埃贾兹·胡克正在通过显微镜向他展示一些异乎寻常的太空应用小工具。
(4)当时的政局不稳、社会动荡和经济衰使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异乎寻常的变化。
(5)当异乎寻常之事变成了司空见惯之事,那就是所有进步和成功的最后阶段了——你说对吗?
(6)该节目的构思是这样的:库兹韦尔隐瞒了某个异乎寻常的事实真相,而由一位喜剧演员和一位前美国小姐组成的解谜小组必须得猜出答案。
(7)火天乡初级中学的飞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异乎寻常”。
(8)即使被可怕疾病的黑暗所笼罩,有孩子的感觉还是异乎寻常的。
(9)然而,克他命使用者的所有组中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信念或者是轻微的妄想,诸如阴谋论,据心理问卷调查显示。
(10)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些比率依然远远超出正常标准,但如果考虑到中国的经济结构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就不那么异乎寻常了。
(11)箬笠大哥哥给妤宸和馥赐讲解了“异乎寻常”的典故。
(12)世界银行驻北京的高级经济学家路易斯说,国有企业异乎寻常的快速增长很可能在政府的刺激性投入结束以后就减速。
(13)顺顺写不出成语“异乎寻常”,导致期末考试仅97分。
(14)小苗不会写成语“异乎寻常”的最后一个字。
(15)异乎寻常的还有,其环绕土星的轨迹相对土星中纬线(即土星主光环面)倾斜27度,而其他土星环的轨迹则在土星中纬线处。
(16)在美国,对金融超级阶层的异乎寻常的财富和他们积累这些财富的方式,国会的听证会已经开始表明不认可的态度。
(17)这样一丝异乎寻常的生机或许对经济危机有所帮助:通过筛掉低盈利企业,会把更多空间留给高端公司。
(18)政府官员将这一异乎寻常的指标归咎于气候导致的蔬菜价格上涨,如果此言不虚,赵女士的忧虑当不会长久。
(19)最近几周,湖北省三名女婴的家长指责圣元奶粉使他们的孩子出现乳房发育的症状,这些异乎寻常的事件在中国引起了新一波食品安全恐慌。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耽误了点年纪,还没有什么要紧,还把他的脾气惯得异乎寻常的出奇。』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寻常寻常:1、八尺一寻,两寻一常。皆为古代常用的长度单位。喻短或小。《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2、平常。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异异:yì 1、<动>分;分开。《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2、<形>差别;不同。《寡人之于国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形>奇特。《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又] <形意动>以……为异。《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4、<形>特殊。《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5、<形>优异;杰出。《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6、<形>别的;另外的。《某藷疏序》:『欲以树艺佐其急,且备异日也。』7、<名>奇特的东西;特殊的本领;特别或意外的事。《训俭示康》:『果、肴非远方珍异。』《促织》:『成述其异。』[异端] 不符合正统思想的教义、主张或言论。[异日] (1)他日;将来。(2)以往、从前。
乎乎:hū 1、<介>相当于『于』。(1)介绍处所、方向、时间。译为『在』、『由』等。《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师说》:『生乎吾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浴乎沂,风乎舞雩。』(2)介绍比较对象。译为『与』、『对』、『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异乎三子者之撰。』《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3)介绍依凭的条件。《庖丁解牛》:『乎天理,批大郤。』(4)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捕蛇者说》:『吾尝疑乎是。』2、<助>语气词。(1)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唐睢不辱使命》:『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鸿门宴》:『壮士,能复饮乎?』(2)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鸿门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陈涉世家》:『王候将相另有种乎?』(3)用在句末,表示推测,相当于『吧』。《殽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庄暴见孟子》:『则齐国其庶几乎?』(4)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相当于『吧』。《冯谖客孟尝君》:『长铗归来乎﹗出无车。』(5)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归去来兮辞》:『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6)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召公谏厉王弭谤》:『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始得西山宴游记》:『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3、<词缀>用于形容词、叠音词后面。《庖丁解牛》:『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矣。』《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五人墓碑记》:『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寻寻:xún 1、<量>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琐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2、<动>寻找。《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3、<动>探求。《与陈伯之书》:『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4、<动>顺着。《桃花源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5、<副>随即;不久。《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寻常] (1)八尺一寻,两寻一常。古代常用的长度单位。(2)平常。[寻思] 思索。
常常:cháng 1、<形>永久的;固定的。《师说》:『圣人无常师。』《促织》:『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2、<名>规律;准则。《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形>平常;普通。《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采草药》:『盖常理也。』4、<名>平日;平时。《张衡传》:『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5、<副>经常;常常。《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信陵君窃符救赵》:『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6、<量>长度单位,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常,庸人不释。』7、通『尝』。曾;曾经。《史记·留侯世家》:『项伯常杀人,从良匿。』(良:张良。)[常典] 1.常例,正常的法度。2.经典。[常流] 1.长河。常,通『长』。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宁赴常而葬乎江鱼腹中耳。』2.河流的正道。《史记·河渠书》:『延道弛兮离常,蛟龙骋兮方远游。』3.平庸之辈。《晋书·习凿齿传》:『琐琐常,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常式] 1.固定的制度。《管子·君臣下》:『国有常,故法不隐,则下无怨心。』2.典范;法式;常规。《史记·秦始皇本纪》:『群臣诵功,请刻于石,表垂于常。』[常侍] 经常侍从君主的官员,秦汉有中常侍,魏晋有散骑常侍,隋唐内侍省有内常侍。
异异:《寅集下·廾字部》《广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之切,□音怡。《广韵》已也。《书·尧典》异哉,试可乃已。〈传〉异,已也,退也。言余人尽巳,惟鲧可试,无成乃退。《正义》异声近巳,巳训止,是停住之意,故为退也。又《集韵》发叹也。又《唐韵》《集韵》《韵会》羊吏切《正韵》以智切,□怡去声。《说文》举也。又《广韵》退也。又与异通。《列子·杨朱篇》何以异哉。(异)(古文)《唐韵》《集韵》《韵会》羊吏切《正韵》以智切,□移去声。《说文》分也,从廾从□。□予也。《博雅》异分也。《史记·商君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又不同也。《书·旅獒》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礼·儒行》同弗与异弗非也。〈疏〉谓彼人与己之疏异,所为是善,则不非毁之也。又怪也。《释名》异者,异於常也。《左传·昭二十六年》据有异焉。〈注〉异犹怪也。《史记·屈贾传》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又奇也。《周礼·地官·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注〉珍异,四时食物。《史记·仲尼弟子传》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又违也。又姓。唐异牟寻归唐,册封南诏王,今白水蛮有此姓。又异,翘草名。《尔雅·释草》连异翘。又无名异药名,主治金创折伤。又《韵补》叶延知切,音怡。《诗·邶风》洵美且异。叶下贻。又叶弋质切,音逸。《诗·小雅》亦只以异。《朱注》逸织反。《无名氏乐德歌》所见奇异,叶甘美酒食。(异)考证:(《周礼·地官·质人》赏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谨照原文赏改掌。
乎乎:《子集上·丿字部》(古文)虖《广韵》户吴切《集韵》《韵会》《正韵》洪孤切,□音湖。《说文》兮语之余也。从兮,象声上越扬之形。《徐曰》凡名兮皆上句之余声。《广韵》极也。又疑辞。《诗·邶风》胡为乎中露。《战国策》弹铗归来乎。又呼声。如鲁论,参乎,使乎之类。又荒乌切。与呼同。《诗·大雅》於乎小子。《陆德明·音义》於音乌,乎音呼。《吴越春秋》越王夫人歌曰:徊复翔兮,游飇去复反兮。於乎,今经史於戏,於虖,鸣虖,鸣嘑,於乎相通,皆叹辞。
寻寻:《寅集上·寸字部》《唐韵》徐林切《集韵》《韵会》《正韵》徐心切,□音浔。《说文》绎理也,本作□,从工口,从又寸。工口,乱也。又寸,分理之也。彡声。《增韵》求也。《前汉·黄霸传》语次寻绎。〈注〉抽引而出也。又度名。《周礼·地官·媒氏注》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小尔雅》四尺谓之仞,倍仞谓之寻。《孟子》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又仍也,继也。《左传·昭元年》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古语》毫末不扎,将寻斧柯。又俄也。《晋羊祜让开府表》以身误陛下辱高位,倾覆亦寻而至。又用也。《左传·僖五年》将寻师焉。〈注〉寻,用也。又侵寻,犹浸淫也。《前汉·武帝纪》巡郡县,侵寻太山矣。又借作温燖。《左传·哀十二年》吴使人请寻盟。子贡曰: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注〉寻,重也,温也,前盟巳寒,更温之使热。与燖义同。又长也。《扬子·方言》自关以西,秦晋梁益间,凡物长谓之寻。又俗谓庸常为寻常。又姓。晋寻会,唐刘黑闼将寻相。《韵会》毛氏曰:从口。俗从几作□,非。□。
常常:《寅集中·巾字部》《唐韵》市羊切《集韵》《韵会》辰羊切,□音裳。《玉篇》恒也。《正韵》久也。《易·坤卦》后得主而有常。《系辞》动静有常。《诗·周颂》□常于时夏。〈笺〉谓□久长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传》谓君臣父子之常道。又五常。《书·舜典慎徽五典传》五典,五常之敎,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传》五品,谓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为五常耳。又神名。《荀子·九家易》兑为常,西方之神也。又地名。《诗·鲁颂》居常与许。〈传〉常许,鲁南鄙西鄙也。又州名。《隋书·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又山名。《前汉·地理志》常山郡。〈注〉恒山在西,避汉文帝讳,故改曰常山。又水名。《史记·夏本纪》常卫既从。〈注〉常水,出常山上曲阳县。《书·禹贡》作恒。又旗名。《周礼·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为常。〈又〉王建大常。《释名》日月为常。谓画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又常服。《诗·小雅》载是常服。〈传〉日月为常服,戎服也。又《广韵》倍寻曰常。又车戟名。《释名》车戟曰常,长丈六尺,车上所持也。八尺曰寻,倍寻曰常,故曰常也。又木名。《尔雅·释木》常棣。〈注〉关西棣树,子如樱桃,可食。《诗·小雅》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又姓。《广韵》出河内。《前汉·常惠传》惠,太原人,甘露中为右将军。又与裳同。《说文》下帬也。《徐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考证:(《周礼·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为常。〈又〉王建太常。)谨照原文旗改旗太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