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ì fū jié fù
成语简拼:YFJF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義夫節婦
成语解释
指忠义气节双全的夫妇。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接龙
1、义夫节妇→妇人之仁→仁言利博→博采众议→议事日程→程门度雪→雪肤花貌→貌合神离→离经畔道→道寡称孤
2、义夫节妇→妇孺皆知→知难而进→进贤任能→能言快语→语不投机→机事不密→密不通风→风尘之警→警心涤虑
成语示例
(1)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五卷:『如今再说一个义虎知恩报恩,成就了人间义夫节妇,为千古佳话。』
(2)…种可据。如今再说一个义虎知恩报恩,成就了人间义夫节妇,为千古佳话。正是:说时节妇生颜色,道破奸雄丧胆…——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3)…得。分明是脱皮换骨,再投了一个人身。此乃是个义夫节妇一片心肠,感动天地,所以毒而不毒,死而不死,因祸…——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4)…从古以来富贵空花,荣华泡影,只有那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名传万古,随你负担小人,闻之起敬。今日且说义夫…——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写着“义夫节妇”几个大字。
(2)丰丰写不出成语“义夫节妇”的拼音。
(3)昊扬哥哥给上嫣和虎子介绍了“义夫节妇”的成语典故。
(4)茜茜不会写成语“义夫节妇”的最后一个字。
(5)漳浦县万安学校的仲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义夫节妇”。
(6)如今再说一个义虎知恩报恩,成就了人间义夫节妇,为千古佳话。
(7)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好义良民,清慎官吏,切勿惊惶,各安职业。
(8)今日且说义夫节妇:如宋弘不弃糟糠,罗敷不从使君,此一辈岂不是扶植纲常的?
(9)早晚见我小子,便指明些古往今来忠臣孝子、义夫节妇行过的善事,教训我做个好人。
(10)此乃是个义夫节妇一片心肠,感动天地,所以毒而不毒,死而不死,因祸得福,破泣为笑。
(11)从古以来富贵空花,荣华泡影,只有那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名传万古,随你负担小人,闻之起敬。
(12)戴宗诉说晁天王、宋公明仗义疏财,专只替天行道,誓不损害忠臣烈士、孝子贤孙、义夫节妇,许多好处。
(13)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五卷:『如今再说一个义虎知恩报恩,成就了人间义夫节妇,为千古佳话。』。
(14)但孽子孤臣,义夫节妇,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推委得的。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成语出处
《周书·宣帝纪》:『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表其门闾,才堪任用者,即宜申荐。』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节妇节妇:[jiéfù] 旧指坚守节操,丈夫死后不再改嫁的妇女。
义夫义夫:[yìfū] 讲义气的人。吾义夫也。――唐·李朝威《柳毅传》。
义义:yì 1、<名>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动>坚持正义。《公输》:『吾义固不杀人。』3、<形>合道义的;适宜的;公正合理的。《鸿门宴》:『亡去不义,不可不语。』4、<名>情义;恩情。《孙雀东南飞》:『吾已失恩义。』5、<名>意义;意思。《屈原列传》:『举类迩而见义远。』6、<副>本着道义。《祭妹文》:『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
夫夫:fū 1、<名>成年男子。《愚公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论积贮疏》:『一夫不耕,或受之饥。』2、<名>大丈夫。《左传·宣公十二年》:『闻敌强而退,非夫也。』3、<名>指服劳役或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智取生辰纲》:『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王建《宫词》:『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4、<名>女子的配偶;丈夫。《陌上桑》:『罗敷自有夫。』fú 1、<代>(1)这;那。《归去来兮辞》:『乐夫天命复奚疑?』(2)他。《左传·襄公二十年》:『使夫往而学焉。』2、<助>(1)用在句首,引起议论。《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2)用在句中,使语气显得舒缓。《论语·阳货》:『食夫稻,衣夫锦,放女安乎?』(3)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吧』。《兰亭集序》:『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节节:jié 1、<名>竹节。《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2、<名>泛指植物的茎节;植物枝干交接之处。《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3、<名>人及动物的骨节、关节。《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4、<名>时节;季节。《雨霖铃》:『更那堪冷落清秋节。』5、<名>节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6、<名>符节;旌节。缀有旄牛尾的竹竿,为古代使者出使的信物。《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7、<名>礼节;礼仪。《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8、<名>常规惯例。《狱中杂记》:『寝食违节。』9、<名>气节;节操。《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10、<名>贞节;贞操。《孔雀东南飞》:『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11、<名>关键;要害。《察传》:『夫乐,天之精也,得失之节也。』12、<名>章节;段落。李商隐《杂纂》:『文无句读,书少章节。』13、<名>节度;法度;分寸。《荀子·成相》:『言有节。』14、<名>一种用竹子编成的可拍击成声的乐器。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15、<名>节拍;节奏。《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16、<动>节制;节约。《长亭送别》:『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训俭示康》:『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17、<形>简明;简要。《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18、<名>斗拱;屋柱上端承梁的方形木头。《训俭示康》:『(管仲)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
妇妇:fù 1、<名>妻子。《孔雀东南飞》:『十七为君妇。』2、<名>儿媳。《孔雀东南飞》:『君家妇难为。』3、<名>已婚女子的通称。《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义义:《未集中·羊字部》《广韵》《集韵》《韵会》□宜寄切,音议。《说文》己之威仪也。从我羊。〈注〉臣铉等曰:与善同意,故从羊。《释名》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易·乾卦》利物足以和义。又《说卦传》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容斋随笔》人物以义为名,其别最多。仗正道曰义,义师,义战是也。众所尊戴曰义,义帝是也。与衆[音zhòng]共之曰义,义仓,义社,义田,义学,义役,义井之类是也。至行过人曰义,义士,义侠,义姑,义夫,义妇之类是也。自外入而非正者曰义,义父,义儿,义兄弟,义服之类是也。衣裳器物亦然。在首曰义髻,在衣曰义襴,义领之类是也。合众物为之,则有义浆,义墨,义酒。禽畜之贤者,则有义犬,义乌,义鹰,义鹘。又义渠,戎国地。《史记·秦本纪》伐义渠,虏其主。〈注〉宁广二州,春秋及战国时为义渠,戎国之地也。又姓。《前汉·酷吏传》义纵,何东人。又与谊同。《前汉·董仲舒传》渐民以仁,摩民以谊。又与仪通。《前汉·邹阳传》使东牟朱虚东褒义父之后。〈注〉应劭曰:邾仪父也。师古曰:义读曰仪。又与宜同。《韵补》周官凡杀人而义者,史记君义嗣,□鱼羁切。又《韵补》叶牛何切。周官注:仪作义,古皆音俄。古文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陂音坡。◎按说文在我部。今从正字通倂入。
夫夫:《丑集下·大字部》《唐韵》甫无切《集韵》《韵会》风无切,□音肤。男子通称。《礼·郊特牲》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诗注》夫有传相之德,而可倚仗,谓之丈夫。又男女既配曰夫妇。《易·家人》夫夫妇妇。又先生长者曰夫子,妻称夫亦曰夫子。又《礼·曲礼》天子有后,有夫人。又妾曰如夫人。《左传·昭十七年》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又官名。《礼·王制·大夫注》大夫者,扶进人者也。又《周礼·地官》十夫有沟,百夫有洫,千夫有浍,万夫有川。又十六以上不成丁,曰余夫。又贩夫。《周礼·地官》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白乐天诗》楼暗攒倡妇,堤喧嗾贩夫。又执御行役曰仆夫。《诗·小雅》召彼仆夫,谓之载矣。又以我称人曰夫夫。《礼·檀弓》曾子指子游示人曰:夫夫也,为习于礼者。又人名。黔夫,齐威王疆场四臣之一。又国名。丈夫国,在维鸟北,见《山海经》。又邑名。柴夫,属燕地,见《齐语》。又山名。夫夫山,在风伯山之东,见《山海经》。○按《续通考》引此作大夫。又武夫,石之次玉者。《前汉·董仲舒传》五霸比于三王,犹武夫之于美玉。别作玞砆。又数名。《前汉·食货志》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又姓。又息夫,复姓。又《广韵》防无切《集韵》《韵会》冯无切《正韵》逢夫切,□音扶。语端辞。《论语》夫仁者。又语已辞。《论语》如斯夫。又有所指之辞。《论语》夫二三子也。又草名。《尔雅·释草》柱夫摇车。〈注〉蔓生,细叶紫花,可食,俗呼为翘摇车。又叶缚谋切,音浮。《□琳诗》仲尼以圣德,行聘徧周流。遭斥戹□蔡,归之命也夫。考证:(又国名。丈夫国,在维鸟,见《山海经》。)谨照原文维鸟下增北字。(《史记·董仲舒传》五霸比于三王。)谨按史记儒林传董仲舒传无此语,所引出前汉书,谨将史记二字改前汉。”
节节:《未集上·竹字部》(古文)卩《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结切,音接。《说文》竹节也。又操也。《左传·成十五年》诸侯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辞曰: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为君非吾节也。又止也,检也,制也。《易·颐象》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疏〉节,裁节。又《节卦》节亨。苦节不可贞。〈疏〉节者,制度之名,节止之义,制事有节,其道乃亨。又《说卦传》节,止也。《书·康诰》节性惟日其迈。《礼·檀弓》品节斯。〈注〉制断也。《尔雅·释乐》和乐谓之节。〈疏〉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谓之和乐,乐和则应节。《左传·庄二十三年》公如齐观社,曹刿谏曰: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史记·乐书》大礼与天地同节。《正义曰》天有日月,地有山川,高□如形,生用各别。大礼辩尊□贵贱等差异别,是大礼与天地同节。又符节,所以示信。《书·康诰》惟厥正人越小臣诸节。〈注〉诸有符节之臣,若为官行文书而有符,今之印者也。《周礼·地官》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注〉以王命往来,必有节以为信。又《秋官》小行人掌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礼·玉藻》凡君召以三节,二节以走,一节以趋。〈注〉随事缓急,急则二节,故走。缓则一节,故趋也。《左传·文十二年》秦西乞术曰: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诸执事,以为瑞节。〈注〉节,信也。《史记·秦始皇纪》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正义曰》旄节者,编旄为之,以象竹节。又时节。《左传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为启。立秋、立冬为闭。用此八节之日登观台,书其所见云物气色。又人君寿日皆名节,有万寿节、天中节等名。又地名。《左思·魏都赋》掘鲤之淀,盖节之渊。〈注〉盖节渊在平原鬲县北。又贯节,药草名。又乐器,即拊也,所以节乐。又諡法,好廉自克曰节。又汉宣帝改元地节。《应劭曰》欲令地得其节。又姓。明正德中,守御指挥佥事节铎。又官名。《真□风土记》村中人家稍密,有镇守之官,名曰买节。又《集韵》昨结切,音截。《诗·小雅》节彼南山。又叶子悉切。《陆机·答贾长渊诗》大辰匿晖,金虎习质。雄臣驰骛,义夫赴节。又叶子计切。《曹植·王霸赞》壮气凌云,挺身奋节。所征必拔,谋显垂惠。
妇妇:《丑集下·女字部》《唐韵》房九切《集韵》《韵会》扶缶切《正韵》房缶切,□音阜。《说文》服也。《尔雅·释亲》子之妻为妇。又女子已嫁曰妇。妇之言服也,服事於夫也。《礼·昏义》妇人先嫁,三月敎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又《郊特牲》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又冢妇、长妇、介妇,衆[音zhòng]妇也。见《内则》。又嫔妇,化治丝枲。见《周礼·天官》。又世妇,后宫官,所谓二十七世妇也。又属妇,妇之穷独,当联属者。《书·梓材》至于属妇。又嫠妇,寡妇也。《苏轼·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又好貌。《荀子·乐论篇》其容妇。又物类之阴者亦曰妇。《埤雅》鹁鸠阴则屛逐其妇,晴则呼之。又《韵府》蟋蟀一名吟蛩,济南呼为嬾妇。又江中有鱼名白旗,其脂可然,用之照歌舞则明,照纺绩则昏,世谓嬾妇所化。又鹪鹩名巧妇,赤斑蜘蛛名络丝妇。□见《本草纲目》。又梵言婆利耶,华言妇。又《正韵》防父切,音附。《□琳·饮马长城窟》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又叶芳尾切,音斐。《楚辞·天问》水滨之木,得彼小子,夫何恶之,□有莘之妇。通作负。别作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