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ī ēn bào ēn
成语注音:ㄓㄧ ㄣ ㄅㄠˋ ㄣ
成语简拼:ZEBE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知恩報恩
成语英文:concious of a kindness and acknowledging a duty to repay it
成语解释 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知恩图报
近义词 结草衔环、感恩 
反义词 恩将仇报
成语接龙 1、知恩报恩 直谅多闻 雨过天青 移花接木 
2、知恩报恩→恩将仇报→报仇雪耻→耻居人下→下回分解→解人难得→得意扬扬→扬眉瞬目→目击道存→存亡续絶→絶圣弃智→智均力敌 
3、知恩报恩→恩将仇报→报效万一→一箭双雕→雕文刻镂→镂心呕血→血风肉雨 语重情深 引风吹火 
4、知恩报恩→恩若再生→生功止过→过河卒子→子虚乌有→有脚阳春 羽翼既成 
5、知恩报恩→恩若再生→生死与共→共为唇齿→齿豁头童→童山濯濯→濯污扬清→清洌可鉴→鉴往知来→来之不易→易如破竹 中立不倚 倚玉偎香 
成语示例 (1)这虽是小事,也可见得他知恩报恩的诚心。▼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2)…工价,连物料都是送的。这虽是小事,也可见得他知恩报恩的诚心,我倒很喜欢。』我道:『施恩莫望报,何况我…——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而护法,见于史传,种种可据。如今再说一个义虎知恩报恩,成就了人间义夫节妇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知恩报恩”几个大字。
(2)赫赫写不出成语“知恩报恩”,导致语文测试才考了97分。
(3)杰铭大哥哥 
(4)灵仙乡九义校的张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知恩报恩”。
(5)小嘉不会写成语“知恩报恩”的最后一个字。
(6)在人们的心里早已把那口无意井看成是知恩报恩的青蛙。
(7)如今再说一个义虎知恩报恩,成就了人间义夫节妇,为千古佳话。
(8)这虽是小事,也可见得他知恩报恩的诚心。见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9)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五卷:『如今再说一个义虎知恩报恩,成就了人间义夫节妇,为千古佳话。』。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掩家里有信行,知恩报恩。』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报恩 报恩:[bào ēn] 报答所受到的恩惠。
知 知:zhī 1、<动>知道;了解。《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2、<动>认识;识别。《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名>知觉;感觉。《庖丁解牛》:『官知止而神欲行。』4、<动>感到;觉得。《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知。』5、<动>交好;相亲。《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6、<名>交情。《报任安书》:『绝宾客之知。』7、<名>朋友。鲍照《鲍参军集·咏双燕》:『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8、<动>主持 
恩 恩:ēn 1、<名>恩惠;恩德。《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廖赏。』《出师表》:『臣不胜受恩感激。』[又] <动>施加恩德;好好相待。《童区寄传》:『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2、<名>恩宠;宠爱。《乐工罗程》:『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3、<名>恩情;情谊。《孔雀东南飞》:『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4、<形>情谊深厚。柳宗元《种树郭橐[音tuó]驼传》:『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报 报:bào 1、<动>断狱,判决罪人。《韩非子·五蠹》:『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2、<动>报恩;报答。《陈情表》:『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3、<动>报仇;报怨。《荆轲刺秦王》:『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4、<动>答复;回信。《廉颇蔺相如列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西门豹治邺》:『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5、<动>到……去,前往。《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知 知:《午集中·矢字部》《唐韵》陟离切《集韵》《韵会》珍离切《正韵》珍而切,□智平声。《说文》词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识也,觉也。《增韵》喻也。《易·系辞》百姓日用而不知。《书·臯陶谟》知人则哲 
恩 恩:《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乌痕切,音蒽。《说文》惠也。从心因声。《徐曰》因者,有所因也。因心为恩。又爱也,泽也。又《广韵》隐也,私也。又州名。汉合浦郡,唐立恩州。又河南恩州,本汉清河郡地,宋改恩州。又姓。前汉燕祭酒恩茂。《风俗通》□大夫成恩之后。又叶衣延切,音烟。《赵壹·穷鸟赋》鸟也虽顽,犹识旧恩。内以书心,外以告天。
报 报:《丑集中·土字部》《唐韵》博耗切《集韵》《韵会》博号切,□保去声。复也,酬也,答也。《诗·郑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礼·郊特牲》报本反始。〈注〉谢其恩之谓报,归其功之谓反。《史记·范睢传》睚睚之怨必报。又告也。《前汉·吴王传》无文书,口报。《天宝遗事》新进士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又犹合也。《礼·丧服小记》下殇小功带澡麻,不绝本,诎而反以报之。又论囚曰报。《前汉·张汤传》爰书论讯鞫报。又下婬上曰报。《左传·宣三年》郑文公报郑子之妃曰□嬀。〈注〉郑子,文公叔父子仪也。《汉律》婬季父之妻曰报。又与赴通。《礼·丧服小记》报葬者报虞。〈注〉报,读为赴,急疾之义。虞以安神,不可缓也。本作□。
注 :本文资料中的部分内容由互联网资料提取而成,未与权威书籍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