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ī nóng yǎng wū
成语注音:ㄙㄧ ㄋㄨㄙˊ ㄧㄤˇ ㄨ
成语简拼:SNYW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司農仰屋成语谜语财政大臣抬头看房
成语解释
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成语用法
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接龙
司农仰屋→屋乌推爱→爱钱如命→命途多舛→舛讹百出→出乎意外→外强中瘠→瘠牛羸豚→豚蹄穰田→田父之功
成语示例
(1)据国计民生上立论,府库日虚,司农仰屋,若再兴大工,尤恐支绌!▼蔡东藩《元史演义》第五十四回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司农仰屋”几个大字。
(2)丰丰不会写成语“司农仰屋”的最后一个字。
(3)朗朗写不出成语“司农仰屋”,导致期末考试仅97分。
(4)青龙学校的碧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司农仰屋”。
(5)瑞晶哥哥给汝翼和邓馨介绍了“司农仰屋”的成语典故。
(6)去往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的出租车上,沼两叔叔给葶禳和紫钦讲解了『司农仰屋』的历史故事。
(7)据国计民生上立论,府库日虚,司农仰屋,若再兴大工,尤恐支绌!见蔡东藩《元史演义》第五十四回。
成语出处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30回:『朝廷因连年国费浩烦,且因赔款又重,又要办理新政,正在司农仰屋的时候,势不免裁者经费。』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司司:sī 1、<动>主管;掌管。《教战守策》:『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2、<名>官署名。《狱中杂记》:『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又] 指负责主管的官吏。《谏太宗十思疏》:『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农农:nóng 1、<名>耕种。《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寡人之于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2、<名>耕种的人,即农民。《论语·子路》:『吾不如老农。』3、<形>勤勉。《管子·大匡》:『耕者用力不农,有罪无赦。』[农父] (1)古代官名,司徒的尊称。(2)农夫,即农民。
仰仰:yǎng 1、<动>抬头;脸向上。与『俯』相对。《垓下之战》:『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与吴质书》:『丝竹并奏,仰而赋诗。』2、<动>仰望。《<论语>十则》:『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从皆仰之。』3、<副>向上;对上。《齐桓晋文之事》:『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4、<动>敬慕;敬仰。《赤壁之战》:『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5、<动>依赖;依靠。《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仰息] (1)依靠。(2)仰人鼻息。[仰止] 仰望;向往。
屋屋:wū 1、<名>本义为屋顶,后泛指房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我屋上三重茅。』2、<名>泛指覆盖物,如车盖等。《史记·项羽本纪》:『纪信乘黄屋车。』[屋除] 屋前台阶。
司司:《丑集上·口字部》《唐韵》《集韵》息兹切《韵会》新兹切《正韵》相咨切,□音思。《说文》臣司事於外者。《玉篇》主也。《书·大禹谟》兹用不犯于有司。又《高宗肜日》王司敬民。又《周官》钦乃攸司。《礼·曲礼》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典司五衆[音zhòng]。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水、司木、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又州名。《晋书·地理志》司州,汉司隶校尉所部。魏氏置司州。又《广韵》姓也。《左传》郑有司臣。又《正字通》司徒,司马,司空,皆复姓。又《集韵》《韵会》《正韵》□相吏切,音笥。义同。《前汉·叙传》民具尔瞻,困于二司。〈注〉师古曰:司,先字反。《王粲·酒赋》酒正膳夫冢宰是司,虔濯器用,敬涤蕴饎。又与伺通。《前汉·高五王传》魏勃常早扫齐相舍人门外,舍人怪之,以为物而司之,得勃。又《灌夫传》太后亦已使□司。又《容斋随笔》司有入声。如白居易诗:四十着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蹉跎。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武元衡诗,惟有白须张司马,不言名利尚相从是也。○按司字有平、去二声。白、武二诗所用,当系去声读作入声者,无据,不可从。
农农:《酉集下·辰字部》辳□□□□□莀《唐韵》《集韵》□奴冬切,音侬。《说文》耕也,种也。《书·洪范》农用八政。〈注〉农者,所以厚生也。《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注〉三农:山农、泽农、平地农也。《左传·襄九年》其庶人力于农穑。〈注〉种曰农,敛曰穑。又神农,古炎帝号。《前汉·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炎帝敎民植谷,故号神农氏,谓神其农业也。又万山氏有子曰农,能植百谷,后世因名耕甿为农。又司农,官名。《前汉·百官志》秦曰治粟内史,汉景帝更名大司农。又弘农,郡名。《前汉·地理志注》武帝元鼎四年置。又姓也。《风俗通》神农?虾蟆S忠杜鼻校裟摇!?潘岳·籍田颂》思乐甸畿,薄采其芳。大君戾止,言籍其农。又叶奴刀切,音猱。《束皙·劝农赋》惟百里之置吏,各区别而异曹。考治民之践职,美莫富乎欢农。
仰仰:《子集中·人字部》《唐韵》《正韵》鱼两切《集韵》《韵会》语两切,□音□。举首望也。《易·系辞》仰以观于天文。《诗·小雅》或栖迟偃仰。又心慕曰企仰。又以尊命□曰仰。今公家文移,上行下,用仰字。《前汉·孝文帝纪》诏定三恪礼仪体式,亦仰议之。〈注〉仰议,犹言议於朝也。又姓。又《集韵》《正韵》□鱼向切,音□。恃也。俟也,资也。《战国策》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注〉有望於上则仰。《史记·平准书》衣食仰给县官。又《韵会》疑刚切,音昂。《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释文》五刚反,亦作卬。◎按《集韵》卬本仰字省文。又《楚辞·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诗·大雅》顒顒卬卬。《韩诗外传》作盎盎,则与昂、盎□通矣。古人字多假借,未可尽从。又《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五帝苍曰:灵威仰,青帝号也。
屋屋:《寅集上·尸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乌谷切,音沃。《说文》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也。《风俗通》止也。《集韵》具也。《玉篇》居也,舍也。《诗·秦风》在其板屋。《周礼·地官》考夫屋。〈注〉夫三为屋,屋三为井,出地贡者,三三相任。又田不耕者,出屋粟。又车盖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围汉王荥阳,纪信诳楚,乗[音chéng]黄屋车,傅左纛。又夏屋,大俎也。《诗·秦风》於我乎,夏屋渠渠。〈注〉夏,大也。渠渠,俎深广貌。又《礼·亲记》诸侯素锦以为屋,士輤苇席以为屋。〈注〉小帐覆棺者。又地名。《春秋·隐八年》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注〉周地。又王屋,山名,在河东垣县。又《越南志》神屋,龟甲也。又屋庐,复姓。考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围汉王荥阳,纪信诳楚,乗[音chéng]黄屋车,传左纛。)谨照原文传改傅。(《礼·亲记》诸侯素锦以为屋,士輤苇以为屋。)谨照原文苇下增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