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ǐ cūn shān guō
成语简拼:SCSG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水村山郭
成语解释
郭:城外城。水边的村庄,靠近山的城镇。
成语接龙
水村山郭→郭公夏五→五步成诗→诗成得袍→袍泽之谊→谊不容辞→辞不达意→意到笔随→随波漂流→流宕忘反
成语示例
(1)故人一去无期约。尺书忽寄西飞鹤。西飞鹤。故人何在,水村山郭。▼宋·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写着“水村山郭”几个大字。
(2)厂前学校的功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水村山郭”。
(3)芳芳写不出成语“水村山郭”的拼音。
(4)小畅不会写成语“水村山郭”的最后一个字。
(5)忠博大哥哥给雯畅和女瓦讲解了“水村山郭”的典故。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故人一去无期约。尺书忽寄西飞鹤。西飞鹤。故人何在,水村山郭。见宋·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成语出处
唐·杜牧《江南春》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水水:shuǐ 1、<名>水。《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名>河流。《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3、<名>泛指水域。《赤壁之战》:『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4、<名>水灾。《女娲补天》:『水浩洋而不息。』
村村:cūn(1)(村儿)村庄:一个小村儿;工人新村。(2)粗俗:村野。
山山:shān(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一座山;高山。(2)形状象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指山墙:房山。(5)姓。
郭郭:guō 1、<名>外城(在城门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木兰辞》:『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2、<名>泛指城墙或城。《江南春绝句》:『水村山郭酒旗风。』《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3、<名>物体的四周。《汉书·食货志》:『卒铸大钱,文曰:「宝货」,肉好皆有周郭。』(肉:指钱边。好:指钱孔。)
水水:《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式轨切《集韵》《韵会》数轨切,□税上声。《说文》准也。北方之行,象衆[音zhòng]水□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徐铉曰》衆[音zhòng]屈为水,至柔,能攻坚,故一其内也。《释名》水,准也,准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濡也。《书·洪范》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润下。《正义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体,水最微,为一。火渐着,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易·乾卦》水流湿。《说卦》坎为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训》积阴之寒气为水。又六饮之一。《周礼·天官》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又《礼·玉藻》五饮:上水、浆、酒、醴、酏。〈注〉上水,水为上,余次之。又《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水曰清涤。又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又《前汉·律正志》五声,羽为水。又天水,郡名,汉武帝所置。又中水,县名,属涿郡。应劭曰:易□二水之中。□见《前汉·地理志》。又黑水,国名,即□韐。又露为上池水。《史记·扁鹊传》饮是以上池之水。〈注〉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药。又姓。又《韵补》叶式类切,音坠。《刘桢·鲁都赋》苹藻漂於阳侯,芙蓉出於渚际。奋红葩之熩熩,逸景烛於崖水。又叶呼委切,音毁。《李白·游高淳丹阳湖诗》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又《韵补》音准。引《白虎通》水之为言准也。○按准乃水之义,非水之音。盖沿《周礼·考工记》郑注,准读为水而误。今不从。
村村:《辰集中·木字部》《唐韵》此尊切《集韵》麤尊切《正韵》仓尊切,□寸平声。《广韵》墅也。《增韵》聚落也。字从邑从屯。经史无村字,俗通用。《晋·陶潜·归田园诗》暧暧远人村。《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山山:《寅集中·山字部》《广韵》所间切《集韵》《韵会》师间切《正韵》师奸切,□与删音同。《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释名》山,产也。产万物者也。《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书·禹贡》奠高山大川。《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周礼》谓之镇。《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经》山分东西南北中五经。南则自蜀中西南至吴越诸山界。西则自华阴嶓冢以至崑仑积石诸山,今陇西甘肃玉门外,其地也。北则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门诸山,是禹贡冀雍两州之境也。东则自泰岱姑射沿海诸境,则禹贡青州齐鲁之地也。见《读山海经语》。又连山,古易名。《周礼·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注〉似山之出内气也。又姓。古烈山氏之后。又公山,复姓。又《集韵》《韵会》□所旃切,音仙《诗·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坚。又《孔子·丘陵歌》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按山在删韵,古转声寒删先通,则非止叶音矣。又叶疏臻切,音甡。《班固·东都赋》吐焰生风,欱野歕[音pēn]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与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见。考证:(《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是为五岳。《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谨按是为五岳非尔雅原文。镇名山安地德者也是周礼注非尔雅注。谨将是为五岳改作周礼谓之镇,以起注文。
郭郭:《酉集下·邑字部》《唐韵》《正韵》古博切《集韵》《韵会》光镬切,□音椁。《广韵》内城外郭。《释名》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白虎通》所以必立城郭者,示有固守也。又《正韵》国名。《春秋·庄二十四年》赤归于曹郭公。《公羊传》赤者何,盖郭公也。又姓。《玉篇》王季之后,亦曰虢叔之后。《正字通》郭之有虢音者,周文王季第封于虢,或称郭公,因为氏。《春秋传》:攻虢则虞救之。《公羊》作郭,《左》《谷》《孟子》作虢,异字转音相近也。又《五音集韵》苦郭切。与廓同。考证:(《春秋·庄二十四年》赤归于曹郭公。《谷梁传》赤者何,盖郭公也。)谨按赤者何二句出公羊传,谷梁改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