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ū fú zhòu shuǐ
成语简拼:SFZS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書符咒水
成语解释
书:画;符:符箓;水:神水。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动。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宗教等
成语接龙
1、书符咒水→水抱山环→环肥燕瘦→瘦骨如柴→柴毁骨立→立木南门→门庭若市→市井庸愚→愚公移山→山阴道上
2、书符咒水→水大鱼多→多才为累→累死累活→活蹦活跳→跳梁小丑→丑声远播→播恶遗臭→臭不可闻→闻宠若惊
3、书符咒水→水滴石穿→穿壁引光→光前绝后→后发制人→人心思治→治谱家传→传檄而定→定省温清→清跸传道
4、书符咒水→水清无鱼→鱼轩莅止→止戈为武→武略文韬→韬晦之计→计日程功→功参造化→化腐为奇→奇货可居
5、书符咒水→水深火热→热肠古道→道书禅机→机杼一家→家贫亲老→老师宿儒→儒士成林→林下风气→气凌霄汉
6、书符咒水→水月观音→音容宛在→在劫难逃→逃避现实→实获我心→心到神知→知白守黑→黑天白日→日月告凶
7、书符咒水→水涨船高→高出一筹→筹添海屋→屋乌之爱→爱远恶近→近水惜水→水火兵虫→虫臂鼠肝→肝胆楚越
8、书符咒水→水涨船高→高人雅士→士饱马腾→腾云驾雾→雾里看花→花烛红妆→妆点一新→新陈代谢→谢天谢地
9、书符咒水→水中捞月→月夕花朝→朝思暮想→想入非非→非同以往→往古来今→今非昔比→比翼齐飞→飞鹰走狗
成语示例
(1)算命发课,书符咒水,没工夫得吃点心,因此出名。▲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九
(2)…道:『你这个风泼和尚,想是在方上云游,学了些书符咒水的法术,只可驱邪缚鬼,还不曾撞见这等狠毒的怪哩。——明·吴承恩《西游记》
(3)…留在此,闲话片时则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成语造句
(1)本子的封面上写着“书符咒水”几个大字。
(2)婧婧写不出成语“书符咒水”的拼音。
(3)君平街中学的宫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书符咒水”。
(4)小飞不会写成语“书符咒水”的最后一个字。
(5)昕宇大哥哥给晓嫣和于媛介绍了“书符咒水”的历史典故
(6)我幼年曾在爹行学三件事:第一,写字读书;第二,书符咒水;第三,算命起课。
(7)小道自有处置,也不用书符咒水、打鼓摇铃,待他来时,小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8)算命发课,书符咒水,没工夫得吃点心,因此出名。见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九。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秦少游》:『高斋以谓「少游尝为道士,书符咒水」,又诬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符咒符咒:[fúzhòu] 道教在纸符上写以咒语,用于作法。
书书:shū 1、<动>写。《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2、<动>记录。《狱中杂记》:『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3、<名>文字。《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4、<名>书法。《墨池记》:『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5、<名>信。《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6、<名>文书;公文。《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7、<名>书籍。《熟读精思》:『大抵观书先须熟读。』8、<名>指《尚书》。9、<名>曲艺的一类。《柳敬亭传》:『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
符符:fú 1、<名>古代传达命令,征调兵将等用的凭证。以竹木或金玉制成,从中间剖分两半,有关双方各执一半,使用时对合验证。《信陵君窃符救赵》:『晋鄙合符,疑之。』2、<名>祥瑞的征兆。迷信人认为是天神示给人的某种启示。《汉书·扬雄传》:『方将俟元符,以禅梁甫之基,增泰山之高。』3、<名>古代下行公文的一种文本。《商君书·定分》:『各为尺六寸之符,明书年、月、日、时、所问法令之名,以告吏民。』4、<动>相合;符合。《汉书·扬雄传·甘泉赋》:『同符三皇,录功五帝。』5、<名>符箓。旧时道士用来驱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书。《林黛玉进贾府》:『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
咒咒:zhòu 1、<动>祝告。《后汉书·谅辅传》:『时夏大旱……辅乃自暴庭中,慷慨咒曰。』2、<动>诅咒;咒骂。如『诅咒』。3、<名>佛教经文的一种。李白《僧家歌》:『问言诵咒几千遍。』4、<名>某些宗教或巫术的密语。《后汉书·皇甫嵩传》:『符水咒说。』
水水:shuǐ 1、<名>水。《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名>河流。《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3、<名>泛指水域。《赤壁之战》:『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4、<名>水灾。《女娲补天》:『水浩洋而不息。』
书书:《辰集上·曰字部》《广韵》伤鱼切《集韵》《韵会》《正韵》商居切,□音舒。《说文》作□,着也。从聿从者。隷省作书。《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注〉书契,所以决断万事也。《周礼·地官·大司徒》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注〉书,六书之品。又《地官·保氏》乃敎之六艺,五曰六书。〈注〉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着於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又书有六体。《前汉·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隷书、缪篆、虫书。又《说文》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隷书。又《尙书序疏》诸经史因物立名,物有本形,形从事着,圣贤阐敎,事显於言,言惬羣心,书而示法,既书有法,因号曰书。故百氏六经总曰书也。《史记·礼书注》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释名》书,庶也。纪庶物也。又《诗·小雅》畏此□书。〈传〉□书,戒命也。〈疏〉古者无纸,有事书之於□,故曰□书。又《周礼·天官·司书注》主计会之簿书。又《左传·昭六年》郑人铸□书。〈注〉铸□书於鼎。又《左传·昭六年》叔向使诒子产书。○按即书牍也。又《前汉·董仲舒传》对亡应书者。〈注〉书,谓诏书也。又官名。《前汉·成帝纪》初置尙书,员五人。又《百官公卿表》中书谒者。
符符:《未集上·竹字部》《广韵》防无切《集韵》冯无切《正韵》逢夫切,□音扶。《说文》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释名》符,付也。书所敕命于上,付使传行之也。《玉篇》符,符节也。分为两边,各持一以为信。《篇海》符者,辅也,所以辅信。又验也,证也,合也。《六书音义》符之为言扶也,两相符合而不差也。《周礼·地官》门关用符节。〈注〉符节者,如今诸官诏符也。《史记·五帝纪》黄帝合符釜山。〈注〉合诸侯符契圭璋而朝于釜山。《高祖纪》六年,剖符行封。《孝文纪》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注〉张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从□易也。师古曰:竹使符,与郡守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以与之。又符瑞。《礼·记注》万物之符长。〈疏〉符谓甘露、醴泉之属。又符籙。《帝王世纪》黄帝讨蚩尤,西王母以符授之,乃立请祈之坛,亲自受符。又木肤也。《山海经》丹木赤符而黑理。又书名。《黄帝泰阶六符经》《阴符经》《春秋·感精符》。又官名。《前汉·赵尧传》尧为符玺御史。又姓。《广韵》鲁顷公之孙雅仕,秦为符玺令,因而氏焉。又地名。《前汉·地理志》沛郡有符离县,犍为郡有符县,巴郡有符特山。《赵充国传》匈奴发骑,旁塞至符奚卢山。《北史·隋本纪》开皇十五年,旅王符山。《山海经》符禺之山,符禺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又兽名。《后汉·班超传》月氏贡符拔。〈注〉符拔,形似麟而无角。又竹名。《广东新语》双髻峰下百十步,刘仙坛侧有符竹,竹不甚高大,止数尺,叶上有文如蜗涎,如古篆籀,其行或复或单,或疎或密,叶叶不同,若今巫觋所书符者。一竹中有一叶二叶,或数十竹中无一叶,叶虽枯而文色不改。文多白,与叶色不同。山人谓之竹叶符,每以饷客。又敷无切。《史记·律书》万物剖符甲而生。〈注〉符,音孚。又叶房尤切。《陈琳·大荒赋》考律正于凤鸟兮,问民事于九鸠。伤典坟之圯坠兮,关大圣之显符。
水水:《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式轨切《集韵》《韵会》数轨切,□税上声。《说文》准也。北方之行,象衆[音zhòng]水□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徐铉曰》衆[音zhòng]屈为水,至柔,能攻坚,故一其内也。《释名》水,准也,准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濡也。《书·洪范》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润下。《正义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体,水最微,为一。火渐着,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易·乾卦》水流湿。《说卦》坎为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训》积阴之寒气为水。又六饮之一。《周礼·天官》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又《礼·玉藻》五饮:上水、浆、酒、醴、酏。〈注〉上水,水为上,余次之。又《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水曰清涤。又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又《前汉·律正志》五声,羽为水。又天水,郡名,汉武帝所置。又中水,县名,属涿郡。应劭曰:易□二水之中。□见《前汉·地理志》。又黑水,国名,即□韐。又露为上池水。《史记·扁鹊传》饮是以上池之水。〈注〉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药。又姓。又《韵补》叶式类切,音坠。《刘桢·鲁都赋》苹藻漂於阳侯,芙蓉出於渚际。奋红葩之熩熩,逸景烛於崖水。又叶呼委切,音毁。《李白·游高淳丹阳湖诗》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又《韵补》音准。引《白虎通》水之为言准也。○按准乃水之义,非水之音。盖沿《周礼·考工记》郑注,准读为水而误。今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