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uò shàn jiàng xiáng
成语注音:ㄗㄨㄛˋ ㄕㄢˋ ㄐㄧㄤˋ ㄒㄧㄤˊ
成语简拼:ZSJX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作善降祥
成语解释
旧指平日行善,可获吉祥。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
善有善报
成语接龙
1、作善降祥→祥风时雨→雨过天青→青史流芳→芳兰竟体→体规画圆→圆木警枕→枕石寝绳→绳一戒百→百口难分→分而治之→之死靡二→二童一马→马首是瞻→瞻星揆地→地广人稀→稀世之宝→宝马香车→车量斗数→数不胜数→数往知来→来者可追→追风逐影→影只形孤→孤独矜寡
2、作善降祥→祥风时雨→雨帘云栋→栋梁之材→材高知深→深猷远计→计出万死→死别生离→离世异俗→俗不可医→医时救弊→弊车羸马→马迹蛛丝→丝恩发怨→怨女旷夫→夫唱妇随→随俗浮沉→沉心静气→气焰嚣张→张嘴挢舌→舌战群儒→儒雅风流→流芳后世→世道人心→心腹之忧
3、作善降祥→祥风时雨→雨鬣霜蹄→蹄间三寻→寻幽探胜→胜友如云→云屯雾集→集思广议→议论英发→发上指冠→冠上履下→下气怡色→色若死灰→灰身泯智→智尽能索→索隐行怪→怪雨盲风→风雨飘零→零零星星→星驰电走→走蚓惊蛇→蛇头蝎尾→尾大难掉→掉舌鼓唇→唇辅相连
4、作善降祥→祥风时雨→雨宿风餐→餐风宿雨→雨收云散→散伤丑害→害人不浅→浅见寡闻→闻风响应→应付自如→如牛负重→重三迭四→四脚朝天→天假因缘→缘悭命蹇→蹇视高步→步人后尘→尘羹涂饭→饭来张口→口口声声→声誉十倍→倍道而行→行师动众→众怒难犯→犯颜苦谏
5、作善降祥→祥风时雨→雨旸时若→若合符节→节威反文→文从字顺→顺水人情→情深意重→重三叠四→四方之志→志满意得→得尺得寸→寸步千里→里勾外连→连里竟街→街头巷尾→尾大难掉→掉舌鼓唇→唇齿相须→须眉皓然→然糠自照→照猫画虎→虎体鹓班→班师得胜→胜友如云
成语示例
(1)「作善降祥」的古训,六朝人本已有些怀疑了,他们作墓志,竟会说:「积善不报,终自欺人」的话。▼鲁迅《论睁了眼看》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赫然是“作善降祥”几个大字。
(2)小都写不出成语“作善降祥”的拼音。
(3)小君不会写成语“作善降祥”的最后一个字。
(4)永新横江中学的开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作善降祥”。
(5)昭阳哥哥给朱莉和俞涵讲解了“作善降祥”的故事。
(6)在前往唐代单于大都护府遗址的飞机上,瑞绣姐姐给逸欣和侯颖讲解了『作善降祥』的历史故事。
(7)作善降祥的古训,六朝人本已有些怀疑了,他们作墓志,竟会说:积善不报,终自欺人的话。见鲁迅《论睁了眼看》。
成语出处
《尚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作作:zuò 1、<动>起来;起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舍瑟而作。』2、<动>兴起;出现。《五蠹》:『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3、<动>发动;发出;发生。《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泠泠作响。』《狱中杂记》:『此疫作也。』4、<动>演奏。《石钟山记》:『如乐作焉。』5、<动>振作;振奋。《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鼓而衰。』6、<动>干;做。《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7、<动>充任。《滕王阁序》:『家君作宰,路出名区。』8、<动>制作;建造。《张衡传》:『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9、<动>创作;写作。《滕王阁序》:『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10、<动>劳作;劳动。《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11、<名>作品。《图画》:『中国画家自临摹旧作入手。』12、<象>摹写老鼠活动的声音。《口技》:『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作计] (1)主意。(2)打主意。[作色] 生气;变脸色。[作手] 能手。[作死] 自寻死路。[作用] (1)努力。(2)作为。
善善:shàn 1、<形>好;善良。《〈论语〉六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愿无伐善,无施劳。』《信陵君窃符救赵》:『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又] <动>具有杰出的(惊人的)成就。《墨池记》:『羲之之书晚乃善。』[又] <形意动>认为……好。《史记·留侯世家》:『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2、<动>喜欢;羡慕。《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陌上桑》:『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3、<形>表示赞许。同意的应答之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4、<名>好的行为;长处。《墨池记》:『惟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为以废,而因为及其迹邪?』《原毁》:『一善易能也。』5、<动>亲善;友好。《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6、<动>善于;擅长。《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7、<副>好好地。《荆轲刺秦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8、<形>熟悉。《林黛玉进贾府》:『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9、<动>通『缮』。修治;整理。《庖丁解牛》:『善刀而藏之。』
降降:jiàng 1、<动>从高处往下走。《游黄山记》:『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降升。』2、<动>降落;下降。《唐雎不辱使命》:『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3、<动>降低;减缓。《送东阳马生序》:『未尝稍降辞色。』4、<动>莅临;光临。《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5、<动>降生;出生。《离骚》:『惟庚寅吾以降。』xiáng 1、<动>降服;制服。《信陵君窃符救赵》:『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2、<动>投降。《赤壁之战》:『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祥祥:xiáng 1、<名>凶或吉的预兆。[又] 特指吉兆。《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2、<形>吉祥;吉利。《殽之战》:『纵敌患生,违天不祥。』3、<名>古代丧祭名。父母死后十三个月祭,叫小祥;二十五个月祭,叫大祥。大祥表示丧期已满。[祥风] 瑞风;和风。[祥瑞] 吉祥的征兆。
作作:《子集中·人字部》(古文)胙《唐韵》则洛切《集韵》《韵会》《正韵》即各切,□臧入声。兴起也。《易·乾卦》圣人作而万物覩。《书·尧典》平秩东作。又振也。《书·康诰》作新民。又造也。《礼·乐记》作者之谓圣。《诗·鄘风》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又为也。《诗·郑风》敝予又改作兮。又始也。《诗·鲁颂》思马斯作。又坐作。《周礼·夏官》大司马敎坐作进退之节。又将作,秦官名。《前汉·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宫室。又作犹斮也。《礼·内则》鱼曰作之。〈注〉谓削其鳞。又汨作,逸书篇名。又姓。汉涿郡太守作显。又与诅同。怨谤也。《诗·大雅》侯作侯祝。又《集韵》《韵会》《正韵》□子贺切,音佐。《后汉·廉范传》廉叔度,来?文海唤穑褚棺鳎粑揆啵裎逖F。《韩愈诗》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去问方桥,方桥如此作。今方音作读佐。俗用做。又《韵补》叶总古切,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又叶子悉切,音即。《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琳·客难》太王筑室,百堵俱作。西伯营台,功不浃日。考证:(《易·乾卦》圣人作而万物睹。)谨照原文睹改覩。(《诗·邶风》定之方中,作于楚宫。)谨照原文邶风改鄘风。
善善:《丑集上·口字部》(古文)譱《广韵》常演切《集韵》《韵会》《正韵》上演切,□音蟺。《说文》吉也。《玉篇》大也。《广韵》良也,佳也。《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又《诗·鄘风》女子善怀。〈笺〉善,犹多也。《礼·文王世子》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注〉善谓多于前。又《礼·曲礼·入国不驰注》驰善躙[音lìn]人也。〈疏〉善犹好也,车驰则好行刺人也。又《礼·王制注》善士谓命士也。又《礼·学记》相观而善之谓摩。〈疏〉善犹解也。又《礼·少仪》问道艺,曰:子习于某乎,子善于某乎。〈疏〉道难,故称习。艺易,故称善。又《前汉·西域传》鄯善国,本名楼兰王。又与单通。《前汉·匈奴传》单于曰善于。又《广韵》姓也。《吕氏春秋》善卷,尧师。又《韵会》《正韵》□时战切,音缮。《毛氏曰》凡善恶之善则上声,彼善而善之则去声。《孟子》王如善之是也。○按《玉篇》《广韵》《集韵》《类篇》善字俱无去声。又《正字通》与人交讙曰友善。《史记·刺客传》田光曰:所善荆卿可使也。又与膳通。《庄子·至乐篇》具太牢以为善。《集韵》或作嬗。
降降:《戌集中·阜字部》(古文)夅《广韵》下江切《集韵》《韵会》《正韵》胡江切,□音缸。《尔雅·释诂》降,落也。《礼·曲礼》羽鸟曰降。《释文》降,户江反。又《尔雅·释言》降,下也。《书·尧典》厘降二女于嬀汭。《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又〉北过降水。《水经注》郑注尚书,北过降水,云:降,下江反,声转为共。今河内北共山,淇水共水出焉,东至魏郡黎阳,入河,近所谓降水也。周时国於此地者,恶言降,故攺为共耳。又《玉篇》降,伏也。《春秋·庄八年》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又《尔雅·释天》降娄,奎娄也。〈注〉奎为沟渎,故为降。〈疏〉孙炎云:降,下也。《左传·襄三十年》於是岁在降娄,降娄中而旦。〈注〉周七月,今五月,降娄中而天明。《释文》降,户江反。○按集韵、类篇收入绦韵,作胡降切,非。又《集韵》乎攻切,音□。下也。又《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注〉降,乎攻反。《班固·北征颂》奉圣皇之明策,奋无前之严锋。采伊吾之城壁,蹈天山而遥降。又《唐韵正》古音洪,凡降下之降,与降服之降,俱读为平声。故自汉以上之文无读为去声者。《诗·召南》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又《大雅》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又〉既燕于宗,福禄攸降。公尸燕饮,福禄来崇。《左传·哀二十六年》六卿三族降听政。〈注〉降,和同也。和同即切降字,乃疾言徐言之别耳。《楚辞·九歌》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又《天问》皆归射□而无害厥躬,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按降下之降今读去声,相沿已久,然唐韵正正有明据,应从之。类篇降字无平声,非。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巷切,音绦。《玉篇》下也,落也,归也。《正韵》贬也。〇按降以去声为正音,自玉篇始。又叶胡郞切,音杭。《楚辞·九歌》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东方朔·七谏》忠臣贞而欲谏兮,谗谀毁而在旁。秋草荣其将实兮,微霜下而夜降。又叶胡贡切,鸿去声。《郭璞·山海经巫咸赞》羣有十巫,巫咸所统。经技是□,术艺是综。采药灵山,随时登降。《北齐·享庙乐章》彝斝应时,龙蒲代用。藉茅无咎,福禄攸降。又叶余亮切,音漾。《习凿齿灯诗》煌煌问夜灯,修修树间亮。灯随风炜□,风与灯升降。又叶覃韵。《梁鸿·适吴诗》游旧邦兮遐征,将遥集兮东南。心惙怛兮伤悴,志菲菲兮升降。欲乗[音chéng]策兮纵迈,疾吾俗兮作谗。○按诸韵书无叶覃韵者,存俟考证。
祥祥:《午集下·示字部》《唐韵》似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徐羊切,□音详。《说文》福也。一云善也。《礼·礼运》是谓大祥。《书·泰誓》袭于休祥。又凡吉凶之兆皆曰祥。《徐铉曰》祥,详也。天欲降以祸福,先以吉凶之兆详审告悟之也。《前汉·五行志》妖孽自外来谓之祥。《左传·昭十八年》郑之未灾也,里析曰:将有大祥。〈注〉祥,变异之气。〈疏〉祥者,善恶之徵。中庸必有祯祥,吉祥也。必有妖孽,凶祥也。则祥是善事,而析以灾为祥者,对文言耳。书序:亳有祥桑。五行传:时有青眚青祥,白眚白祥之类,皆以恶徵为祥。是祥有善有恶,故杜云变异之气。又祭名。《礼·间传》父母之丧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疏〉大祥二十五月。又通详。《史记·自序》阴阳之术大祥。《汉书》作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