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uān tóu mì fèng
成语注音:ㄗㄨㄢˋ ㄊㄡˊ ㄇㄧˋ ㄈㄥˊ
成语简拼:ZTMF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鑽頭覓縫
成语解释
比喻到处寻找门路。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寻找门路
近义词
无孔不入、无所不至、钻天打洞
成语示例
(1)一到南京,便钻头觅缝的寻觅事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
(2)…在炮船上的时候,亦很赚得几个钱;一到南京,便钻头觅缝的寻觅事情。就有人对他说:『现在只有羊紫辰羊统领…——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3)…来的多了,外头的名声也大了,就有些想走门路的钻头觅缝的来巴结善哉和尚。善哉和尚也就此出卖些『风云雷雨…——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成语造句
(1)超超写不出成语“钻头觅缝”的拼音。
(2)凯凯不会写成语“钻头觅缝”的最后一个字。
(3)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钻头觅缝”几个大字。
(4)宇成大哥哥给蕾绵和丽荃讲了“钻头觅缝”的典故。
(5)寨阳中学的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钻头觅缝”。
(6)他在炮船上的时候,亦很赚得几个钱;一到南京,便钻头觅缝的寻觅事情。
(7)遂百计千方,钻头觅缝,找出了一条路子来,认识了李闯的心腹人牛金星。
(8)前往金鸡镇金鸡中学的车上,晗钥大哥哥给成艺和选棋讲了『钻头觅缝』的典故。
(9)却说破落户弃产收值,那些索欠之家,都是钻头觅缝的探听,连数目都不差分毫哩。
(10)宝小姐来的多了,外头的名声也大了,就有些想走门路的钻头觅缝的来巴结善哉和尚。
(11)尤其是一些色中饿鬼,一进了县城就会在酒饱饭足之后钻头觅缝地去花街柳巷寻幽探秘。
(12)亦且钻头觅缝最好管人家闲事,就是人家夫妻角了口他也要说合说合,挨延的留他一顿便饭吃。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秦福到了武城,钻头觅缝的打听。』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钻头钻头:钻、钻床、钻探机上的刀具,在工件或岩石上造成孔洞。在金属切削上用得最多的是有螺旋槽的麻花钻头,地质勘探用的有硬质合金钻头、金刚石钻头等。
钻钻:一、zuàn(1)打眼用的工具,有手摇的、电动的、风动的多种。(2)指钻石:钻戒;十七钻的手表。(3)义同『钻』(zuān)。二、zuān(1)用尖的物体在另一物体上转动,造成窟窿:钻孔;钻个眼儿;钻木取火。(2)穿过;进入:钻山洞;钻到水里。(3)钻研:钻书本;边干边钻,边学边用。
头头:一、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尺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接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有准头;尝了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二、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留头;梳头;平头;分头。(3)(头儿)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头儿)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样一条线一条线地,织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呀!(5)(头儿)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儿)头目。(7)(头儿)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用在数量词前面,表示次序在前的:头趟;头一遍;头半本;头几个;头三天(=前面的三天)。(11)<方>用在『年』或『天』前面,表示时间在先的:头年(=去年或上一年);头天(上一天);头两年(=去年和前年,或某年以前的两年);头三天(=昨天、前天和大前天,或某天以前的三天)。(12)临;接近:头五点就得动身;头鸡叫我就起来了;头吃饭要洗手。(13)用在某两个数字之间,表示约数,兼表数目不大:十头八块;三头五百。(11)量词。a)用于牛、驴、骡、羊等家畜:一头牛;两头驴。b)用于蒜:一头蒜。
觅觅:mì <形>寻找;寻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缝缝:一、fèng(缝儿)(1)接合的地方,缭缝儿;无缝钢管。(2)缝隙:门缝儿;见缝插针。二、féng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儿的东西连上:缝件衣裳;鞋开了绽要缝上;动过手术,伤口刚缝好。
钻钻:《戌集上·金字部》《唐韵》借官切《集韵》《韵会》《正韵》祖官切,□音劗。《说文》所以穿也。又《前汉·□法志》其次用钻凿。〈注〉钻,膑□也。师古曰:钻,钻去其膑骨也。又《史记·礼书》施钻如蠭虿。〈注〉钻,谓矛矢及镞也。又《正字通》金刚钻生水底,如钟乳,体似紫石英,惟安南高石山羚羊角能碎之。又《广韵》刺也。《尔雅·释木》樝棃曰钻之。《庄子·外物篇》神龟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又凡深入者,借用钻。《论语》钻之弥坚。《尔雅序》沈硏钻极,二九载矣。又《班固·答賔戏》商鞅挟三术以钻孝公。〈注〉帝王霸三策,钻者,取必入之义。又《广韵》子算切《集韵》祖算切,□音□。义同。《六书故》去声借贯切,穿器也。用之穿物曰钻,平声。《正字通》按以凿凿木皆读昨,不闻凿一音,凿物又一音,钻亦如之。必分平去二声,泥。
头头:《戌集下·页字部》《唐韵》度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徒侯切,□音投。《说文》首也。《礼·玉藻》头容直。《释名》头,独也,於体高而独也。又古者谓一人为一头。《春秋元命苞》十纪,其一曰九头纪,即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又《仪礼·士相见礼》贽,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注〉头,阳也。〈疏〉执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杀之。虽死犹尚左,以从阳也。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注〉竖,小吏,名头须。又药名。《本草纲目》百头,贯衆[音zhòng]也。一名鸱头。《陶弘景曰》叶似大蕨,毛芒似老鸱头。又《唐韵》《正韵》古音徒。《古诗》东方千余骑,夫壻居上头。何用识夫壻,白马从骊驹。《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上纪开辟,邃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又与兜通。《山海经》讙头国。〈注〉讙兜,尧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国。考证:(《广韵》《正韵》古音徒。)谨按广韵正韵无此音。查系唐韵正文。今改广韵正韵为唐韵正韵。
觅觅:《酉集上·见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狄切,铭入声。《广韵》求也。《魏志·管辂传》觅索余光。《晋书·武帝纪》是犹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觅路。又《唐书·南蛮传》南诏以贝十六枚为一觅。又《宋史·真宗纪》祥符三年,以西凉府觅诺族瘴疫,赐药。《正字通》从爪从见。俗作覔。非。《字汇补》一作□□。《集韵》本作覛,亦书作□,或作眽,□非。
缝缝:《未集中·糸字部》《广韵》《集韵》《韵会》□符容切,音逢。《说文》以鍼紩衣也。《诗·召南》羔羊之缝。〈传〉缝言缝杀之,大小得其制。又《魏风》可以缝裳。《左传·昭二年》敢拜子之弥缝敞邑。〈注〉犹补合也。又《集韵》符风切《正韵》符中切,□音冯。义同。又《广韵》扶用切《集韵》房用切,□音俸。衣缝也。《周礼·天官》缝人掌王宫之缝线之事。《礼·檀弓》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考证:(《左传·昭二年》敢拜子之弥缝。)谨照原文弥缝下增敞邑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