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格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ì chéng yī gé成语注音:ㄗㄧˋ ㄔㄥˊ ㄧ ㄍㄜˊ
成语简拼:ZCYG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自成一格
成语解释
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示例
(1)自然,各人的做法不尽同……办得各有特色,自成一格。▼《新华日报》1943.3.5
(2)…非柳非欧,既有欧的骨架,又有柳的柔韧,完全是自成一格的潇洒独到的天性,根本不像一个女子的手笔,字里划…——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自成一格”几个大字。
(2)陈大镇张集中学的用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自成一格”。
(3)楚楚写不出成语“自成一格”,因此期中考试才98分。
(4)小奎不会写成语“自成一格”的最后一个字。
(5)艺睻叔叔给个岑和妃萱讲述了“自成一格”的成语故事。
(6)巴西足球擅长进攻,行云流水自成一格。
(7)但是当三个国家都出现问题时,自成一格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
(8)见闻又广,平日早将武林各家各派主要的招数与郭靖拆解过了,但这人刀法自成一格,眼见他自右劈来,中途不知怎么一转,刃锋却落在左边。
成语出处
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香山于古诗律诗中,又多创体,自成一格。』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自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成成:chéng 1、<动>完成;实现。《公输》:『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论语·十则》:『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2、<动>形成;成为。《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成韵。』3、<动>成功;成就。《史记·孙膑列传》:『遂成竖子之名!』4、<动>长成;成熟。《采草药》:『用实者成实时采。』《芙蕖》:『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5、<名>成人;成年。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6、<动>讲和;和解。《国语·勾践栖会稽》:『夫差与之(越国)成而去之。』7、<形>定;必定。《国语·吴语》:『胜未可成也。』8、<形>已有的;现成的。《察今》:『帮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成案] 已办好的公文案卷。[成规] 1.前人制定的规章制度。2.既定的规划。[成礼] 1.使礼完备。《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酒以成,不继以淫,义也。』2.行礼完毕。《史记·司马穰苴传》:『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然后反归寝。』3.完婚。《南齐书·公孙僧远传》:『兄妹未婚嫁,乃自卖为之成。』[成命] 1.已定的天命。《尚书·召诰》:『王劂有成,治民今休。』2.既定的策略。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人劝战,弗敢从也;楚人求成,弗能好也。师无成,多备何为?』3.已发出的命令。陈寿《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昔解杨执楚,有陨无贰,齐路中大夫以死成,方之整、像,所不能加。』4.命名。《国语·鲁语上》:『黄帝能成百物,以明民共财。』[成器] 1.制成的器物。2.美好的器物。后比喻有作为的人。[成人] 1.德才兼备,完美无缺的人。《管子·枢言》:『既智且仁,是谓成。』2.成年,也指成年人。[成人之美] 帮助别人成全好事。语出《论语·颜渊》:『君子成,不成人之恶。』[成事] 1.事已完成。《左传·宣公十二年》:『作先君宫,告成而还。』2.办成事情,成就事业。《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者也。』3.已成之事,已经之事。《论语·八佾》:『成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一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格格:gé 1、<名>树木的长枝条。庚信《小园赋》:『枝格相交。』[引] 栅栏。杜甫《潼关吏》诗:『连云列战格。』[引] 格子。沈括《梦溪笔谈》卷一:『窗格上有火燃处。』2、<名>格式;标准。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又] 特指法律条文。[又] 风格。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徐熙至京师,送图画院品其画格。』成语有『别具一格』3、<动>阻止;阻碍。《史记·孙宾传》:『形格势禁』(被形势所阻止。)成语有『格格不入』。[引] 抵挡,抵御。晁错《言兵事疏》:『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4、<动>击;打击。《后汉书·钟离意传》:『乃解衣就格。』今有双音词『格杀』、『格斗』5、<动>推究;研究。《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6、<动>正;纠正。《孟子·离娄上》:『叭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7、<动>到。《尚书·君奭》:『格于皇天。』[又] 来。《尚书·汤誓》:『格尔众庶。』
自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成成:《卯集中·戈字部》《唐韵》是征切《集韵》《韵会》《正韵》时征切,□音城。《说文》就也。《广韵》毕也。凡功卒业就谓之成。又平也。《周礼·地官·调人》凡过而杀伤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杀伤人,故共乡里和解之也。《诗·大雅》虞芮质厥成。又《左传·隐六年》郑人来输平。《公羊传》输平犹堕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又终也。凡乐一终为一成。《书·益稷》箫韶九成。《仪礼·燕礼》笙入三成。〈注〉三成谓三终也。又善也。《礼·檀弓》竹不成用。〈注〉成,犹善也。又《周礼·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注官成,谓官府之成事品式也。又《秋官·士师》掌士之八成。〈注〉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时决事比也。《释文》凡言成者,皆旧有成事品式。又必也。《吴语》胜未可成。〈注〉犹必也。又倂也。《仪礼·既夕》俎二以成。〈注〉成,犹倂也。又《礼·王制》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注〉计要也。《周礼·天官·司会》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又《司马法》通十为成。《周礼·冬官考工记》方十里为成。《左传·哀元年》有田一成。又重也。《尔雅·释地》丘一成为敦丘。〈注〉成,犹重也。周礼曰:为坛三成。〈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又《释名》成,盛也。又《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又州名。古西戎白马氏国,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又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后。又盆成,阳成,皆复姓。又《集韵》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又《韵补》叶□羊切,音常。《范蠡曰》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又《史记·龟筴传》螟螽岁生,五谷不成。叶上祥。考证:(《周礼·天官·大宰》职有官成。〈注〉官成者,谓官府之有成事品式也。)谨照原文改为八灋五曰官成。注官成,谓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一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格格:《辰集中·木字部》《唐韵》古柏切《集韵》《韵会》《正韵》各额切,□音隔。《说文》木长貌。《徐曰》树高长枝为格。又至也。《书·尧典》格于上下。又来也。《书·舜典》帝曰:格汝舜。又感通。《书·说命》格于皇天。又变革也。《书·益稷谟》格则承之庸之。又格,穷究也。穷之而得亦曰格。《大学》致知在格物。又物格而后知至。又法式。《礼·缁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又正也。《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又登也。《书·吕□》皆听朕言,庶有格命。〈疏〉格命,谓登寿考者。又抵牾曰格。《周语》谷洛鬭。韦昭云:二水格。又顽梗不服也。《荀子·议兵篇》服者不禽,格者不赦。又□也。《诗·鲁颂》在泮献馘。《郑笺》馘谓所格者之左耳。又举持物也。《尔雅·释训》格格,举也。又□格也。凡书架、肉架皆曰格。《周礼·牛人注》挂肉格。又敌也。《史记·张仪传》驱羣羊攻猛虎,不格明矣。又《尔雅·释天》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又《尔雅·释诂》格,陞也。《方言》齐、鲁曰□,梁、益曰格。又标准也。《后汉·博奕传》朝廷重其方格。又格例。《唐书·裴光庭传》吏部求人不以资考为限,所奖拔惟其才,光庭惩之,乃为循资格。又《广韵》度也,量也。又姓。《统谱》汉格班。又《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又废格,阻格也。《前汉·梁孝王传》袁盎有所关说,大后议格。又格五,角戏也。《前汉·吾丘寿王传》以善格五召待诏。又杙也。亦以杙格兽也。《庄子·胠箧篇》削格罗落□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左思·吴都赋》峭格周施。又扞格,不相入也。《礼·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注〉格,胡客反。又《集韵》《韵会》正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鼂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见《史记·天官书》。考证:(《书·冋命》绳愆纠缪。)谨照原文冋改冏。缪改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