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ú lán dá shuǐ
成语注音:ㄓㄨˊ ㄌㄢˊ ㄉㄚˇ ㄕㄨㄟˇ
成语简拼:ZLDS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竹籃打水
成语英文:draw water with a bamboo basket
成语解释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白费气力
近义词
缘木求鱼、水中捞月、炊沙作饭、煎水作冰、缘山求鱼、竹篮打水一场空、徒劳无益、徒劳往返、徒劳无功、水底捞明月
成语接龙
1、竹篮打水→水底摸月→月朗风清→清都紫微→微乎其微→微显阐幽→幽期密约→约定俗成→成名成家→家家户户→户告人晓→晓以利害→害人不浅→浅斟低唱→唱对台戏→戏彩娱亲→亲如手足→足趼舌敝→敝帷不弃→弃义倍信→信口开河→河山之德→德高望重→重规叠矩→矩步方行
2、竹篮打水→水底摸月→月没参横→横抢武夺→夺其谈经→经久不息→息怒停瞋→瞋目切齿→齿白唇红→红日三竿→竿头日进→进退无门→门户之争→争鸡失羊→羊入虎群→群龙无首→首屈一指→指山卖磨→磨砖作镜→镜分鸾凤→凤楼龙阙→阙一不可→可乘之隙→隙大墙坏→坏法乱纪
3、竹篮打水→水光山色→色若死灰→灰躯糜骨→骨肉相连→连中三元→元戎启行→行藏用舍→舍实听声→声名烜赫→赫赫之功→功成弗居→居高临下→下陵上替→替天行道→道同义合→合情合理→理不胜辞→辞赋风骨→骨软觔麻→麻痺不仁→仁心仁闻→闻过则喜→喜不自胜→胜友如云
4、竹篮打水→水过鸭背→背暗投明→明珠暗投→投笔从戎→戎马生郊→郊寒岛瘦→瘦骨如柴→柴米夫妻→妻梅子鹤→鹤处鸡群→群居穴处→处之泰然→然糠照薪→薪尽火传→传经送宝→宝马香车→车载船装→装腔作势→势孤力薄→薄情无义→义不生财→财不露白→白水鉴心→心腹之疾
5、竹篮打水→水火之中→中庸之道→道远日暮→暮夜先容→容膝之地→地丑德齐→齐纨鲁缟→缟纻之交→交头互耳→耳闻眼见→见神见鬼→鬼哭粟飞→飞米转刍→刍荛之言→言过其实→实心实意→意懒心灰→灰心短气→气焰嚣张→张眉努目→目不斜视→视人如子→子孝父慈→慈眉善目
成语示例
(1)唐二古怪和唐春早父子俩,年年竹篮打水,两手空空。▼刘绍棠《蛾眉》
(2)…把冯老兰打倒,给运涛和春兰成亲。咳!这一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当代·梁斌《红旗谱》
成语造句
(1)阿森纳对吉奥文科也很感兴趣,佐拉认为他们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2)楚楚写不出成语“竹篮打水”,导致语文测试只考了97分。
(3)丹凤县资峪中学的玉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竹篮打水”。
(4)但是封锁在线内容就如同竹篮打水,白费力气。
(5)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6)到头来弄得竹篮打水一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连最疼爱的三女儿都离家出走,跟佣人私奔去了。
(7)第二,要根据个人学习成绩而论,如果成绩不好,还要去兼职,那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8)根据你的视角,“占领华尔街运动”要么预示着这样一个未来:人们群体可以通过社会媒体进行激进运动,要么预示着一场无领导自然也无希望的竹篮打水。
(9)练习本的第二页赫然是“竹篮打水”几个大字。
(10)如果确实如其所言,此前措施实际上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出台防止污染办法、设置防蓝藻隔离带、部署蓝藻清除小组。
(11)他会游离于三分线外执着于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中远距离投篮,然后在进攻端竹篮打水一场空。
(12)天杀的罗利拿了随身听竟然忘记拿电池,所以我们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我们内心充满了消极的念头,认为所有的成功步骤最终会竹篮打水一头空。
(14)小双不会写成语“竹篮打水”的最后一个字。
(15)伊拉克是一场灾难,增兵是失败的,而且布什在那儿重建国家的努力完全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16)茵宇大哥哥给国枚和亦绿讲述了“竹篮打水”的历史典故
(17)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竹篮打水一场空”几个大字。
(18)你别弄到一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19)漳州崇文学校的圭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竹篮打水一场空”。
(20)忠胜哥哥给依月和肖钰介绍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成语典故。
成语出处
唐·寒山《诗》:『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打水打水:[dǎshuǐ] (1)汲水或取水。(2)用手或脚轻轻溅水、玩水。她坐在船沿上,两脚打水。
竹竹:zhú 1、<名>竹子。《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冈竹楼记》:『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2、<名>竹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3、<名>竹制的管乐器。《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南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竹帛] 竹简和白绢。古代用竹帛作为书写工具,故以其泛指典籍史册。[竹马] 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
篮篮:lán(篮儿)(1)篮子:竹篮;网篮;花篮儿。(2)装置在篮球架子上为投球用的铁圈和网子:投篮儿。
打打:一、1、dǎ(1)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打门;打鼓;打铁。(2)器皿、蛋类等因撞击而破碎:碗打了;鸡飞蛋打。(3)殴打;攻打:打架;打援。(4)发生与人交涉的行为:打官司;打交道。(5)建造;修筑:打坝;打墙。(6)制造(器物、食品)。如:打刀;打烧饼。(7)搅拌:打卤;打糨子。(8)捆:打包裹;打铺盖卷儿;打裹腿。(9)编织:打草鞋;打毛衣。(10)涂抹;画;印:打蜡;打个问号;打墨线;打格子;打戳子;打图样儿。(11)揭;凿开:打开盖子;打冰;打井;打眼儿。(12)举;提:打旗子;打灯笼;打伞;打帘子◇打起精神来。(13)放射;发出:打雷;打炮;打信号;打电话。(14)付给或领取(证件)。如:打介绍信。(15)除去:打旁杈。(16)舀取:打水;打粥。(17)买:打油;打酒;打车票。(18)捉(禽兽等)。如:打鸟;打鱼。(19)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20)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2、dǎ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他打门缝里往外看。二、dá量词,十二个叫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水水:shuǐ 1、<名>水。《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名>河流。《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3、<名>泛指水域。《赤壁之战》:『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4、<名>水灾。《女娲补天》:『水浩洋而不息。』
竹竹:《未集上·竹字部》《广韵》《集韵》《韵会》张六切《正韵》之六切,□音竺。《说文》冬生青草,象形。下垂箁箬也。《竹谱》植类之中,有物曰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又〉竹虽冬蒨,性忌殊寒。九河鲜育,五岭实繁。《诗·卫风》绿竹猗猗。《礼·月令》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周礼·夏官》东南曰扬州,其利金、锡、竹箭。《史记·货殖传》渭川千亩竹,其人与千户侯等。《释名》竹曰个。《淮南子·俶真训》竹以水生。又八音之一。《周礼·春官》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竹。《礼·乐记》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衆[音zhòng]。《史记·律书注》古律用竹。《前汉·律正志》黄帝使泠纶,自大夏之西,崑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释名》竹曰吹。吹,推也,以气推发其声也。又竹□。《左传注》造□书于竹□。又竹帛。《史记·孝文纪》请着之竹帛,宣布天下。《说文》着之竹帛谓之书。又竹花,竹实。《谢灵运·晋书》元康二年,巴西界竹生花,紫色,结实。《本草》竹花一名草华。《庄子·秋水篇》鵷雏非练实不食。〈注〉练实,竹实也。又竹醉日。《岳阳风土记》五月十三日谓之龙生日,可种竹,《齐民要术》所谓竹醉日也。又地名。《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史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前汉·地理志》孤竹在辽西令支县。〈又〉沛郡有竹县。〈注〉今竹邑。〈又〉广汉郡属县有绵竹。〈又〉零陵郡竹山县。《水经注》藉水东南流,与竹岭水合。《穆天子传》我徂黄竹。《零陵记》桂竹之野。《杨慎集》桂竹,后称贵竹,今贵州。《福建志》南安县有苦竹山。又官名。《唐书·百官志》司竹监掌植竹苇,供宫中百司帘篚之属。又书名:《竹书纪年》《戴凯之·竹谱》《刘美之·续竹谱》。又姓。《广韵》伯夷、叔齐之后,以竹为氏。后汉有下邳相竹曾。又草名。《永嘉郡志》青田县有草,叶似竹,可染碧,名为竹青。《宛陵诗注》锦竹,草名,似竹而斑。又木名。《益部方物略》竹柏,生峨嵋山,叶繁长而箨似竹。又花药名。《本草》石竹,瞿麦也。鹿竹、菟竹,黄精也。玉竹,葳蕤也。又菜名。《齐民要术》竹菜,生竹林下,似芹科而茎叶细,可食。《羣芳谱》淡竹叶,一名竹叶菜,嫩时可食。又果名。《桂海虞衡志》木竹,子、皮色、形状全似大枇杷,肉甘美,秋冬间实。又□名。《赞宁·笋志》竹根有□,大如猫,其色类竹,名竹豚,亦名稚子,杜诗所谓笋根稚子也。又鱼名。《桂海虞衡志》竹鱼出漓水,状如青鱼,味似鳜。又酒名。《张协·七命》豫北竹叶。《张华诗》苍梧竹叶清。又《集韵》敕六切,音畜。萹竹,草名。又与属玉之属通,鸭也。《扬雄·蜀都赋》独竹孤鶬。又叶职律切。《谢惠连·雪赋》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注〉曲,区聿切。竹,职律切。考证:(《史记·货殖传》渭川千亩竹,其人与万户侯等。)谨照原文万户改千户。(《前汉·律正志》黄帝使冷纶。)谨照原文冷纶改泠纶。
篮篮:《未集上·竹字部》《广韵》鲁甘切《集韵》《韵会》卢甘切《正韵》卢监切,□音蓝。大笼筐也。《广雅》篮,一名籚,一名簟,一名筐。
打打:《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都挺切,音顶。《说文》击也。从手丁声。《谷梁传·宣十八年》邾人戕缯子于缯,梲杀也。〈注〉谓捶打。音顶。又《六书故》都假切《韵会》《正韵》都瓦切。《正韵笺》打字通音当作都那切,如读都瓦切,不成声矣。◎按打与挞同义。杨慎曰:尚书挞音人声,又转上声。俗用打为挞,然从挞转音,亦未合。今读德马切,答上声为正。《北史·张彝传》羽林武贲将几千人,至尚书省,以瓦石击打公门。又白打,球采名。《蹴踘谱》每人两踢名打二,曳开大踢名白打。《韦庄诗》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间分白打钱。又《唐韵》德冷切《集韵》《韵会》都冷切,□读与等近。义同。又《欧阳修·归田录》打字当滴耿切。○按《字汇》误改音滴。又《项氏家说》俗助语每与本辞相反,其於打字用之尤多。凡打□、打听、打量、打睡,无非打者。
水水:《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式轨切《集韵》《韵会》数轨切,□税上声。《说文》准也。北方之行,象衆[音zhòng]水□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徐铉曰》衆[音zhòng]屈为水,至柔,能攻坚,故一其内也。《释名》水,准也,准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濡也。《书·洪范》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润下。《正义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体,水最微,为一。火渐着,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易·乾卦》水流湿。《说卦》坎为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训》积阴之寒气为水。又六饮之一。《周礼·天官》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又《礼·玉藻》五饮:上水、浆、酒、醴、酏。〈注〉上水,水为上,余次之。又《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水曰清涤。又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又《前汉·律正志》五声,羽为水。又天水,郡名,汉武帝所置。又中水,县名,属涿郡。应劭曰:易□二水之中。□见《前汉·地理志》。又黑水,国名,即□韐。又露为上池水。《史记·扁鹊传》饮是以上池之水。〈注〉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药。又姓。又《韵补》叶式类切,音坠。《刘桢·鲁都赋》苹藻漂於阳侯,芙蓉出於渚际。奋红葩之熩熩,逸景烛於崖水。又叶呼委切,音毁。《李白·游高淳丹阳湖诗》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又《韵补》音准。引《白虎通》水之为言准也。○按准乃水之义,非水之音。盖沿《周礼·考工记》郑注,准读为水而误。今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