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ū jī sī lèi
成语注音:ㄓㄨ ㄐㄧ ㄙㄧ ㄌㄟˋ
成语简拼:ZJSL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銖积絲纍
成语解释
犹言一点一滴地积累。常形容事物完成之不易。同『铢积寸累』。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
铢寸累积、铢积寸累、铢积锱累、铢累寸积
成语接龙
1、铢积丝累→累累如珠→珠歌翠舞→舞弄文墨→墨子泣丝→丝竹管弦→弦外之响→响彻云霄→霄壤之殊→殊方同致→致远任重→重山复水→水滴石穿→穿花蛱蝶→蝶怨蛩凄→凄风寒雨→雨帘云栋→栋梁之材→材朽行秽→秽德垢行→行有余力→力透纸背→背生芒刺→刺上化下→下陵上替
2、铢积丝累→累累如珠→珠盘玉敦→敦诗说礼→礼尚往来→来者不拒→拒狼进虎→虎啸风驰→驰魂宕魄→魄散魂飘→飘风苦雨→雨泣云愁→愁长殢酒→酒醉饭饱→饱经沧桑→桑枢瓮牖→牖中窥日→日暮道远→远怀近集→集萤映雪→雪兆丰年→年谷不登→登山小鲁→鲁阳挥日→日昃不食
3、铢积丝累→累累如珠→珠玉在侧→侧足而立→立业安邦→邦家之光→光彩陆离→离弦走板→板上钉钉→钉嘴铁舌→舌端月旦→旦旦而伐→伐罪吊人→人事不醒→醒聩震聋→聋者之歌→歌功颂德→德才兼备→备位充数→数黑论白→白眉赤眼→眼空一世→世道人心→心灰意冷→冷言热语
4、铢积丝累→累屋重架→架谎凿空→空谷幽兰→兰芷之室→室迩人遥→遥遥无期→期颐之寿→寿终正寝→寝苫枕干→干浄利索→索隐行怪→怪事咄咄→咄咄书空→空前绝后→后会无期→期期艾艾→艾发衰容→容膝之地→地覆天翻→翻黄倒皂→皂白难分→分风劈流→流行坎止→止渴思梅
5、铢积丝累→累足成步→步步登高→高自标誉→誉不绝口→口不应心→心满意足→足衣足食→食味方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馈贫之粮→粮尽援绝→绝妙好辞→辞金蹈海→海不波溢→溢美溢恶→恶迹昭著→著书立说→说白道緑
成语示例
(1)是下邑穷乡铢积丝累以豪于闾井者之情,而奚足为俭哉?▲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文帝十五》
成语造句
(1)成语「铢积丝累」好像和二十四史有关。
(2)打开本子,上面写着“铢积丝累”几个大字。
(3)甘姐姐给梦儿和彤彤讲了“铢积丝累”的历史故事。
(4)小聪写不出成语“铢积丝累”,因此语文考试才98分。
(5)小朦不会写成语“铢积丝累”的最后一个字。
(6)雄州中学的甘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铢积丝累”。
(7)在前往垦丁牧场的路途中,刑大爷给阿静和琼琼讲解了『铢积丝累』的故事。
成语出处
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九:『当时漕司不量州军之力,一例均科,既有偏重之弊,于是郡县横敛,铢积丝累,江东、西之害尤甚。』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铢铢:zhū 1、<量>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商君书·定分》:『虽有千金,不能以用一铢。』2、<形>钝。《淮南子·齐谷》:『其兵戈铢而无刃。』[铢两] 极轻的重量。比喻很少,一点儿。
积积:jī 1、<动>堆积谷物。《诗经·大雅·公刘》:『廼积廼仓。』2、<动>堆积;堆放。《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3、<动>积蓄;积累。《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4、<形>堆积或积累起来的。《六国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名>积聚储蓄起来的粮食、资财等东西。《殽之战》:『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丝丝:sī 1、<名>蚕丝。《乐羊子妻》:『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2、<名>丝织品。《训俭示康》:『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3、<名>像丝的西。《黄生借书说》:『素蟫灰丝时蒙卷轴。』4、<名>古代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一,即弦乐。《琵琶行》:『终岁不闻丝竹声。』5、<量>旧时的长度和重量的微小单位,为千分之一分。如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
累累:lěi 1、<动>堆叠;堆积;积累。《乐羊子妻》:『一丝而累,以至于过。』《赤壁之战》:『累官故不失州郡也。』2、<副>屡次;多次。《五蠹》:『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3、<副>接连;连续。《屈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4、<动>连累;拖累。《要做则做》:『世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lèi 1、<动>牵累;连累;拖累。《祭妹文》:『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2、<名>累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而妾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累。』léi<名>通『缧』,绳索;大绳子。《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又] <动>用绳索捆绑。《殽之战》:『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
铢铢:《戌集上·金字部》《唐韵》市朱切《集韵》《韵会》慵朱切,□音殊。《说文》权十分黍之重也。一曰十黍为絫,十絫为铢。又八铢为鍿,二十四铢为两。又孟康曰:黄钟一龠容千二百黍,为十二铢。《礼·儒行》虽分国如鍿铢。又《博雅》钝也。《淮南子·本经训》其兵戈铢而无刃。〈注〉楚人谓刀顿为铢。又姓。《正字通》明弘治举人铢炫,德兴人。又人名。《前汉·宣帝纪》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注〉铢音殊。
积积:《备考·午集》《禾字部》《五音篇海》音枳。(积)《广韵》子昔切《集韵》《韵会》《正韵》资息切,□音迹。《说文》聚也。《增韵》累也。堆□也。《易·大有》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又《升卦》积小以高大。《诗·周颂》积之栗栗。《礼·月令》仲秋命有司,趣民多积聚。《前汉·食货志》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又《仪礼·士冠礼》皮弁服素积。《郑注》积犹辟也,以素为裳,辟蹙其要中。又《集韵》则正切,音绩。亦聚也。又《广韵》《集韵》《韵会》子智切《正韵》资四切,□音恣。聚也,储蓄也。《诗·大雅》乃积乃仓。《周礼·天官·小宰》掌其牢礼委积。〈注〉委积,谓牢米薪刍给宾客道用也。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积。〈注〉少曰委,多曰积,皆所以给宾客。又叶恣此切,音子。《诗·周颂》有实其积,万亿及秭。
丝丝:《未集中·糸字部》《广韵》息兹切《集韵》《韵会》新兹切,□音思。《说文》蚕所吐也。《急就篇注》抽引精茧出绪曰丝。《书·禹贡》厥贡漆丝。《诗·召南》素丝五紽。《周礼·天官·大宰》□妇化治丝枲。又《典丝》掌丝入而辨其物。《左传·隐四年》犹治丝而棼之也。又《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注〉丝,琴瑟也。又《礼·缁衣》王言如丝。〈疏〉微细如丝。《五经文字》丝作□,伪。《韵会》俗作〈糹系〉,误。○按《说文》丝自为部,今倂入。
累累:《未集中·糸字部》《广韵》力追切《集韵》《韵会》伦追切,□音欙。《说文》缀得理也。《礼·乐记》累累乎端如贯珠。又《说文》一曰大索也。《小尔雅》累繘也。《前汉·李广传》以刃斫绝累。〈注〉累,索也。又《玉篇》系也。《广韵》系也。亦作缧。《左传·僖三十三年》不以累臣衅鼓。〈注〉累,囚系也。《前汉·司马迁传》幽于累绁。〈注〉累,系也。又《诗·周南》葛藟累之。《释文》累,缠绕也。又《诗·小雅》甘瓠累之。〈注〉累,蔓也。又《礼·玉藻》丧容累累。〈注〉羸惫貌。又《齐语》诸侯甲不解累。〈注〉累,所以盛甲也。又《史记·孔子世家》累累若丧家之狗。〈注〉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又《前汉·郊祀志》秦巫□社主巫保,族累之属。〈注〉族累,二神名。又《前汉·扬雄传》钦吊楚之湘累。〈注〉李奇曰:不以罪死曰累。又姓。《广韵》晋七舆大夫累虎。又《集韵》《正韵》□鲁猥切,音垒。□垒,山名。或作累。又《集韵》力伪切,音嫘。同累事相缘及也。考证:(《小尔雅》绠繘也。)谨照原文绠改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