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é zhǔ ér shì
成语简拼:ZZES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擇主而事
成语解释
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择业
成语接龙
1、择主而事→事火咒龙→龙蟠凤逸→逸群之才→才高识远→远溯博索→索隐行怪→怪雨盲风→风光月霁→霁月光风→风恬浪静→静观默察→察察为明→明公正义→义愤填膺→膺箓受图→图作不轨→轨物范世→世态人情→情深一往→往蹇来连→连枝分叶→叶瘦花残→残缺不全→全始全终
2、择主而事→事火咒龙→龙威虎震→震撼人心→心事重重→重裀列鼎→鼎鼐调和→和璧隋珠→珠流璧转→转祸为福→福地洞天→天渊之别→别鹤离鸾→鸾歌凤舞→舞榭歌台→台阁生风→风前月下→下马冯妇→妇人之仁→仁柔寡断→断木掘地→地利人和→和气致祥→祥麟威凤→凤皇于飞
3、择主而事→事宽则圆→圆凿方枘→枘圆凿方→方枘圆凿→凿饮耕食→食不求甘→甘冒虎口→口直心快→快步流星→星前月下→下笔成文→文弛武玩→玩岁愒日→日暖风和→和蔼可亲→亲上做亲→亲仁善邻→邻女詈人→人弃我取→取而代之→之死靡他→他山之石→石火电光→光明磊落
4、择主而事→事危累卵→卵覆鸟飞→飞鹰奔犬→犬马恋主→主少国疑→疑团满腹→腹热心煎→煎豆摘瓜→瓜熟蔕落→落叶知秋→秋收东藏→藏弓烹狗→狗心狗行→行踪无定→定于一尊→尊俎折冲→冲冠眦裂→裂石流云→云锦天章→章决句断→断编残简→简墨尊俎→俎樽折冲→冲锋陷鋭
5、择主而事→事在萧墙→墙花路柳→柳折花残→残茶剩饭→饭囊酒甕→甕里酰鸡→鸡毛蒜皮→皮相之谈→谈笑自若→若隐若现→现身说法→法外施仁→仁义之兵→兵不厌诈→诈痴不颠→颠唇簸嘴→嘴直心快→快人快性→性烈如火→火上添油→油头滑脸→脸无人色→色胆包天→天灾地变
成语示例
(1)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凡事自有命数,不可奢望,亦不须性急;待时而动,择主而事,不愁不富贵也。』
成语造句
(1)成语「择主而事」是一个偏正式成语。
(2)城城写不出成语“择主而事”,所以昨天考试仅99分。
(3)打开练习本,第二页赫然是“择主而事”几个大字。
(4)洽水镇初级中学的尹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择主而事”。
(5)黥懋哥哥给袁新和夏彤讲述了“择主而事”的成语典故。
(6)小诚不会写成语“择主而事”的最后一个字。
(7)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8)在去往宿州市栏杆职业高级中学的面包车上,德义叔叔给子嘉和佩柔讲了『择主而事』的历史故事。
(9)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10)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凡事自有命数,不可奢望,亦不须性急;待时而动,择主而事,不愁不富贵也。』。
(11)东汉末年以来出现的上的多元格局,使定于一尊的儒家正统思想的束缚力大大削弱,同时也为士大夫提供了择主而事的较大空间。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择择:zé 1、<动>选择。《〈论语〉六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名>区别。《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主主:zhǔ 1、<名>君主;国君。《触龙说赵太后》:『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2、<名>一地方的长官。《隆中对》:『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3、<名>主人。《狼》:『场主积薪其中。』4、<名>事物的根本。《原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这客。』5、<形>主要的。《狱中杂记》:『止主谋一二人立决。』6、<动>掌管;主持。《狱中杂记》:『主缚者亦然。』7、<动>主张。《谭嗣同》:『力主变法。』8、<动>注重。《论语·学而》:『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9、<名>皇帝的女儿,『公主』的简称。《后汉书·宋弘传》:『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
而而:ér 1、<名>颊毛;胡须。《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而。』2、<代>通『尔』你,你的。《记王忠肃公翱事》:『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3、<动>通『如』。好像《察今》:『军惊而坏都舍。』4、<连>1.表并列关系。《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捕蛇者说》:『黑质而白章。』2.表相承关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3.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愽学而日参省乎已。』《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4.表转折关系。《殽之战》:『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5)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6)表假设关系。《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7)表因果关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赤壁之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8)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5、<助>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6、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口技》:『俄而,百千人大呼。』《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事事:shì 1、<名>事情。《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2、<名>特指战事。《过秦论》:『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3、<名>政治事务。《触龙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4、<动>从事;做。《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5、<动>侍奉;服侍。《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6、<量>件;样;种。郑处诲《明皇杂录》:『献白玉箫管百事。』
择择:《卯集中·手字部》《唐韵》丈伯切《集韵》《韵会》《正韵》直格切,□音宅。《说文》拣选也。《书·吕□》罔有择言在躬。《礼·中庸》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又《史记注》达各切,音铎。《龟筴传》悤悤疾疾,通而不相择,妖孽数见,传为单薄。又《集韵》夷益切,音奕。人名。汉有司马无择。本作择。或作□。择字原从□作。
主主:《子集上·丶字部》(古文)丶宔《唐韵》之庾切《集韵》《韵会》《正韵》肿庾切,□音麈。君也。《董仲舒·贤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爱民而好士,可谓谊主矣。《吕氏春秋》朝臣多贤,左右多忠,如此者,国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谓吉主也。又大夫之臣,称其大夫曰主。《左传·昭二十八年》成鱄对魏舒曰:主之举也,近文德矣。又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诸侯不自主婚,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又賔之对也。《礼·檀弓》賔为賔焉,主为主焉。又《左传·僖三十年》烛之武见秦伯曰: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注〉郑在秦之东也。又宰也,守也,宗也。《易·系辞》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又神主,宗庙立以栖神,用栗木为之。《春秋传》虞主用桑,练主用栗。又匰主。《周礼·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祭祀则供匰主。〈注〉主神所依也。匰,盛主之器。又《礼·曲礼》居不主奥。〈疏〉主,犹坐也。又《晋语》阳子刚而主能。〈注〉上也。又姓。隋主胄,明主问礼。又主父,复姓。又《正韵》陟虑切。同注。《荀子·宥坐篇》主量必平似法。〈注〉主,同注。考证:(《左传·昭二十八年》成鲋对魏舒曰,主之举也,近文德矣。)谨照原文成鲋改成鱄。
而而:《未集中·而字部》《广韵》如之切《集韵》《韵会》人之切,□音栭。《正韵》如支切,音儿。《说文》颊毛也。〈注〉臣铉等曰:今俗别作髵,非是。《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作其鳞之而。〈注〉之而,颊□也。又《玉篇》语助也。《诗·齐风》俟我於着乎而。又《书·洪范》而康而色。〈传〉汝当安汝颜色。又《诗·小雅》垂带而厉。〈笺〉而亦如也。又《诗·大雅》子岂不知而作。〈笺〉而,犹与也。又《礼·檀弓》而曰然。〈注〉而,犹乃也。又《韵会》因辞,因是之谓也。《论语》学而时习之。又《韵会》抑辞,抑又之辞也。《论语》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又《韵会》发端之辞也。又《集韵》奴登切,音能。《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宁。《释文》郑读而曰能,能犹安也。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其鳞之而。)谨照原文其上增作字。
事事:《子集上·亅字部》(古文)叓《唐韵》鉏吏切《集韵》《韵会》仕吏切,□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广韵》使也,立也,由也。《释名》事,伟也。伟立也。凡所立之功也。《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又《诗·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注〉三公也。又《诗·大雅》三事就绪。〈注〉三农之事也。又奉也。《礼·曲礼》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又营也,治也。《史记·曹参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又《广韵》《类篇》□侧吏切。事刃,与倳剚同。别见人部倳字注。又《韵补》叶逝支切,音时。《蔡邕词》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又叶诗纸切,音始。《诗·召南》于以用之,公侯之事。叶沚。又叶疎语切,书上声。《韩非子·扬权篇》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又叶常御切,音树。《易林》虽愠不去,复职内事。考证:(《书·大禹谟》三事正德,利用后生。)谨按后字误刊。三事与下文六字亦不连。谨照原文改为六府三事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