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uè fú yuè zuì
成语简拼:YFYZ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越扶越醉
成语解释
对喝醉了酒的人,越搀扶他,越是撒酒疯。比喻越迁就对方,则其行为越变本加厉。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接龙
1、越扶越醉→醉倒山公→公平交易→易辙改弦→弦歌之声→声色狗马→马舞之灾→灾难深重→重振旗鼓→鼓角相闻
2、越扶越醉→醉山颓倒→倒屣相迎→迎风冒雪→雪压霜欺→欺大压小→小恩小惠→惠风和畅→畅所欲言→言过其实
3、越扶越醉→醉生梦死→死记硬背→背井离乡→乡壁虚造→造极登峰→峰回路转→转祸为福→福星高照→照萤映雪
4、越扶越醉→醉翁之意→意马心猿→猿穴坏山→山高水长→长安道上→上根大器→器满则倾→倾耳侧目→目不识丁
5、越扶越醉→醉舞狂歌→歌遏行云→云泥异路→路柳墙花→花言巧语→语惊四座→座无空席→席势凌人→人烟阜盛
成语示例
(1)甚么是肯罢兵!象酗酒的凶徒一般,越扶越醉。(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
(2)…去讨好,上去同他拉手,周旋他。好洋人的脾气是越扶越醉的。不理他倒也罢了,理了他,他倒跳上架子了。龙都…——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成语造句
(1)成语越扶越醉的结构和「乘时乘势」一样,都是ABAC形式。
(2)打开练习本,第二页赫然是“越扶越醉”几个大字。
(3)洱恒哥哥给妮芝和凌童讲述了“越扶越醉”的成语典故。
(4)小娇写不出成语“越扶越醉”,所以昨天考试仅99分。
(5)小曼不会写成语“越扶越醉”的最后一个字。
(6)中连川初级中学的刁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越扶越醉”。
(7)且说巫氏在谭宅作媳,与丈夫若是王氏去后,谭宅再差厨妇小厮,温存慰藉上一两番,或未免越扶越醉。
(8)前往兴宁市第一中学之前,乙阔叔叔给思榕和已冉介绍了『搜章在去沈阳市维城高级中学之前,歆悦大哥哥给尼珊和月芗讲了『越扶越醉』的典故。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那洋人的脾气,是越扶越醉的,不理他倒也罢了;理了他,他倒跳上架子了。』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越越:yuè 1、<动>越过。《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2、<动>到;及。《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3、<动>传播;传扬。《叔向贺贫》:『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4、<形>高亢;激扬。《石钟山记》:『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5、<副>更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6、<名>古代对南部或东南部民族的统称。《过秦论》:『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扶扶:fú 1、<动>搀扶;扶持。《季氏将伐颛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2、<动>扶着;拄着。《孔雀东南飞》:『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游黄山记》:『扶杖望朱砂庵而登。』3、<动>帮助;援助。《战国策·宋卫策》:『扶梁伐赵。』4、<介>沿着。《桃花源记》:『便扶向路,处处志之。』5、<动>抱,带。《谭嗣同》:『至七月,乃扶病入觐。』6、<量>古代长度单位,四寸为扶。《礼记·投壶》:『筹,室中五扶,堂上七扶。』[扶光] 扶桑之光,日光。[扶桑] (1)神话传说中的海外大树木。(2)传说中东方海中的古国名。按方向,位置约相当于日本,后来沿用为日本的代称。[扶疏] 枝叶茂盛的样子。[扶翼] (1)扶持。(2)辅佐。
醉醉:zuì 1、<形>饮酒过量而神志不清。《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陶侃》:『岂可但逸游荒醉?』2、<动>喝醉酒。《五柳先生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始得西山宴游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形>湖涂;昏愦。《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4、<动>极端喜爱;沉迷。《庄子·应帝王》:『列子见之而心醉。』[醉侯] 好酒而量大者。[醉酒饱德] 语出《诗经·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成年,介尔景福』。后指酬谢主人款待之辞。[醉乡] 醉中的境界。[醉眼] 酒后含有醉意。
越越:《酉集中·走字部》《广韵》《集韵》《韵会》□王伐切,音粤。《说文》度也。《玉篇》踰也。《易·系辞传》亲而不越。〈注〉各得其序,不相踰越。《礼·曲礼》戒勿越。〈疏〉戒慎毋得踰越。又《书·太甲》无越厥命。〈传〉越,坠也。《左传·僖八年》恐陨越於下。〈注〉陨越,颠坠也。又於也。《书·高宗》越有雊雉。〈传〉越,於也。《诗·□风》越以鬷迈。〈传〉越,於也。又远也。《书·泰誓》予曷敢有越厥志。〈注〉越,远也。又瑟下孔为越。《仪礼·乡饮酒礼》二人皆左何瑟,后首挎越。〈注〉越,瑟下孔也。《礼·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按《仪礼》《礼记》越皆如字读。《字汇》音活,非是。又躐也。《礼·王制》越绋而行事。〈注〉越,犹躐也。又《礼·缁衣注》越之言蹷也。又散也。《左传·昭四年》风不越而杀。〈注〉越,散也。又《尔雅·释言》越,扬也。〈注〉谓发扬。《周语》汨越九原。〈注〉越,扬也。《晋语》使越于诸侯。〈注〉发声闻也。又迂也。《鲁语》越哉,□孙氏之为政也。〈注〉越,迃也。又失也。《淮南子·精神训》嗜慾者使人之气越。〈注〉越,失也。又国名。《左传·宣八年》盟吴、越而还。〈注〉越国,今会稽山阴县也。《吴越春秋》少康封其庶子於越。又姓。《史记·管晏传》越石父。《潜夫论》越象。又布名。《后汉·马皇后纪》白越三千端。〈注〉白越,越布。又与粤通。○按《史记》南越、东越,汉书作粤。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又《韵补》叶兪芮切。《曹植·王粲诔》人命靡常,吉凶异制。此欢之人,孰先陨越。又叶鱼橘切。《□琳·玛瑙勒赋》瑰姿玮质,纷葩艳逸。英华内照,景流外越。
扶扶:《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防无切《集韵》《韵会》冯无切《正韵》逢夫切,□音符。《说文》佐也。一曰相也。《扬子·方言》护也。《郭璞注》扶挟将护。《论语》颠而不扶。《前汉·高祖纪》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注〉以义自助也。又缘也。《晋语》侏儒扶卢。又州名。扶州在陇右,唐属山南道。又泽名。《前汉·地理志扶柳县注》地有扶泽,泽中多柳。又姓。《前汉·艺文志》传鲁论语者,鲁扶卿。又《集韵》与芙通。扶蕖,荷也。又与□通。大风也。又《唐韵》甫无切《集韵》《韵会》风无切,□音夫。《礼·投壶》筹,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注〉铺四指曰扶。通作肤。《公羊传·僖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注〉侧手曰肤,按指曰寸。又幼小貌。《扬子·太□经》赤子扶扶。又《集韵》蓬逋切,音蒲。与匍同。手行也。《左传·昭二十一年》扶伏而击之。〈注〉伏,蒲北反。《礼·檀弓》诗云:扶服救之。《陆氏音义》作匍匐,音同。又《前汉·天文志》晷长为潦,短为旱,奢为扶。〈注〉郑氏曰:扶当为蟠,齐鲁之间声如酺酺,扶声近蟠,止不行也。晋灼曰:扶,附也,小臣附近君子之侧也。又叶房尤切,音浮。《陆云·答兄诗》昔我先公,爰造斯猷。今我六蔽,匪崇克扶。考证:(《公羊传·僖三十一年》触石而出,扶寸而合。〈注〉侧手曰扶,按指曰寸。通作肤。)谨照原文两扶字□改肤。以通作肤三字移於公羊传之上。
醉醉:《酉集下·酉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将遂切,音檇。《正韵》为酒所酣曰醉。《书·酒诰》德将无醉。《诗·大雅》既醉以酒。又心醉。《庄子·应帝王》列子见之而心醉。《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经。又骨醉。《唐书·武后纪》高宗王后萧良姊为武昭仪所诬,囚之,武氏置二人酿瓮中,曰令二姬骨醉。又心和神全曰醉。《淮南子·览冥训》通于大和者,惛若纯醉而甘卧以游其中,不知其所由也。又《字汇补》醉李,地名。与檇李同。《公羊传·定十四年》於越败吴于醉李。又《字汇补》精崔切,音嶉。《李世泽·韵图》醉字有平去二音。《说文》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於乱也。一曰溃也。《正字通》醉必伐德丧仪,酒诰、宾筵言之甚详,未有醉能卒其度量不至乱者。因卒立义,说文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