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以逸待劳

www.16system.cn 2022-08-31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ǐ yì dài láo
成语注音:ㄧˇ ㄧˋ ㄉㄞˋ ㄌㄠˊ成语正音逸,不能读作『tuì』。
成语简拼:YYDL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以逸待勞成语辨形待,不能写作『侍』。
歇后语:屏风马气死巡河炮成语谜语最佳的养生之道
成语英文:wait at one's ease for the fatigued enemy

成语解释

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成语释义

以逸待劳』之『逸』,典源作『佚』。『佚』同『逸』。说明用兵者,养精蓄锐,以安逸等待疲惫的敌人,则可胜。语本《孙子·军争》。△『堂堂正正』

成语用法

一、[义]说明用兵者养精蓄锐,以安逸等待疲惫的敌人,而予以痛击则可胜。[类]用在『从容应付』的表述上。[例](1)稳坐网中的蜘蛛,以逸待劳地等候猎物上门。(2)我军应充分休息,然後以逸待劳,歼灭来犯之敌。(3)面对远来疲惫的对手,我队则是以逸待劳,从容应战。(4)他采用以逸待劳的方法,等待最佳时机来临才采取行动。(5)此计让敌军忙於奔波,好让我军以逸待劳,将他们一举歼灭。(6)这一场比赛的胜队将获得决赛权,和以逸待劳的我队争夺冠军。(7)敌军经过长途跋涉,力量已削减大半,反观我军以逸待劳,必可一战而胜。二、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作战、工作等方法。

近义词

待劳以逸、以佚待劳以逸击劳以逸制劳逸以待劳用逸待劳、养精蓄锐、一张一弛、休养生息、按兵不动、裹足不前

反义词

疲於奔命、疲于奔命

关联成语

以佚待劳、以逸击劳、用逸待劳、以逸制劳、待劳以逸、逸以待劳

成语示例

(1)《朱子语类·卷一二〇·朱子·训门人》:『若常加省察,使良心常在,见破了这私意只是从外面入。纵饶有所发动,只是以主待客,以逸待劳,自家这里亦容他不得。』

(2)《官场现形记·第一八回》:『老师的事情,门生还有不竭力的吗?但是一件,我们也只可以逸待劳,以静待动,等他们来请教我们。』

(3)《隋唐演义·第五八回》:『如今只宜分兵困住洛阳,殿下自领精锐,速据成皋,养威蓄锐,以逸待劳,出奇计一鼓而即可破建德。』

(4)《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逆苗巢穴,正在野羊塘。我们若从大路去惊动了他,他踞了碉楼,以逸待劳,我们倒难以刻期取胜。』

(5)《南齐书·卷四〇·武十七王列传·竟陵文宣王子良》:『今县军远伐,经途万里,众寡事殊,客主势异,以逸待劳,全胜难必。』

(6)《汉书·卷六九·赵充国辛庆忌传·赵充国》:『烽火幸通,势及并力,以逸待劳,兵之利者也。』

(7)敌军经过长途跋涉,力量已削减大半,反观我军以逸待劳,必可一战而胜。

(8)这一场比赛的胜队将获得决赛权,和以逸待劳的我队争夺冠军。

(9)此计让敌军忙於奔波,好让我军以逸待劳,将他们一举歼灭。

(10)面对远来疲惫的对手,我队则是以逸待劳,从容应战。

(11)我军应充分休息,然後以逸待劳,歼灭来犯之敌。

(12)稳坐网中的蜘蛛,以逸待劳地等候猎物上门。

(13)…情,门生还有不竭力的吗。但是一件,我们也只可以逸待劳,以静待动,等他们来请教我们。若是我去俯就他,这…——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14)…野羊塘,我们若从大路去惊动了他,他踞了碉楼,以逸待劳,我们倒难以刻期取胜。』因问臧歧道:『你认得可还…——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15)…心想自己眼睛盲了,务须激得对方出手攻击,方能以逸待劳,于数招之间便即取胜。适才说了半天,太后一直不露…——当代·金庸《鹿鼎记》

(16)…说既要和对方订城下之盟,不妨就此将大军开去,以逸待劳。韦小宝点头称是,传下将令,瑗珲和呼玛尔城两军齐…——当代·金庸《鹿鼎记》

(17)…小二听得者婆叫苦,也取朴刀赶出房来。怎当公子以逸待劳,手起棍落,也打翻了。再复两棍,都结果了性命。京…——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成语造句

(1)不过,让总统这样以逸待劳,坐等选举大战,那会更加危险。

(2)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以逸待劳”几个大字。

(3)此法优点:以逸待劳,守株待兔,有成就感。

(4)东墟中学的骆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以逸待劳”。

(5)而如果周日在主场对阵国王的话,那么马刺就能以逸待劳,等待小牛的造访。

(6)虹虹写不出成语“以逸待劳”的拼音。

(7)会会不会写成语“以逸待劳”的最后一个字。

(8)栾大爷给双双和帅帅讲解了“以逸待劳”的典故。

(9)我现在可以以逸待劳,测试通过而我几乎没做任何事情。

(10)以逸待劳,以主制客,此乃百战百胜之势。

(11)中国大陆的作为犹如倚绳战术,以逸待劳-故意耗损对方体力,诱使对方出拳,打在身上却完全无关痛痒。

(12)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以逸待劳,击败了吴军的先头部队。

(13)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取以逸待劳、避实就虚的战术。

(14)但是一件,我们也只可以逸待劳,以静待动,等他们来请教我们。

(15)去往西丰中学的公交车上,铭霄大哥哥给力芹和欣窈讲解了『以逸待劳』的典故。

(16)吾与汝等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险,以逸待劳,以主制客:此乃百战百胜之势。

(17)他踞了碉楼,以逸待劳,我们倒难以刻期取胜。见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

(18)刘表知我破黄祖,必来报仇;我以逸待劳,必败刘表;表败而后乘势攻之,荆襄可得也。

(19)要不然岂不成了过河卒子,白白送命,不如以逸待劳,黄雀在后,出现在两败俱伤之时。

成语出处

《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成语典源

《孙子·军争》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譁,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注](1)惰归:松懈返回。(2)譁:音ㄏㄨㄚˊ,大声喧闹、吵杂。(3)佚:音ㄧˋ,通『逸』。安闲。

成语故事

东汉初年,隗嚣占据陇西,后投降四川称帝的公孙述,汉光武帝派冯异为征西大将军。冯异想进攻恂邑,隗嚣也率军进攻。冯异手下建议避免正面交锋,冯异主张先占据该城,然后以逸待劳,等待疲劳的隗嚣来攻,这样把隗嚣打得狼狈不堪

成语典故

『以逸待劳』原作『以佚待劳』。《孙子》一书为春秋孙武所撰,共十三篇,为古代兵书之一,内容分析战争形势,探讨军事作战策略、方式,为历代兵书之祖。〈军争〉一篇中由『治气』、『治心』、『治力』、『治变』等多方面谈作战方法。先就『治气』来说,军队的士气在初期最为旺盛,接下来就会逐渐怠惰,久了以後思归之心殷切,军心涣散。善用兵的人就会避开初期的锐气,而选择这个时机发动攻击,这是『治气』。以整治自己的心,料敌机先,来等待敌军的挠乱不安;以镇静自己的心,方寸不乱,来对付敌军的喧闹嚣杂,这是『治心』。就近等待远来之敌,以安逸等待疲惫之军,以饱食等待饥渴之众,这是『治力』。『以逸待劳』这句成语就从这里而出,说明用兵者养精蓄锐,等待疲惫的敌人,而予以痛击则可胜。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