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精求精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ǐ jīng qiú jīng成语简拼:YJQJ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已精求精
近义词
[同]精益求精
成语示例
(1)元·姚燧〈读史管见序〉:『世乌乎知其窜削之勤,已精求精,已密如密,垂後之不苟哉?』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已精求精”几个大字。
(2)丁字中学的巫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已精求精”。
(3)巫大爷给纤纤和琼琼介绍了“已精求精”的成语典故。
(4)小楚写不出成语“已精求精”的拼音。
(5)小噜不会写成语“已精求精”的最后一个字。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已已:yǐ 1、<动>停止。《<论语>十则》:『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劝学》:『学不可以已。』2、<动>完毕;完了。《苏武传》:『剑斩虞常已。』3、<动>治愈;消除。《捕蛇者说》:『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4、<动>罢了;算了。《冯婉贞》:『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5、<副>已经。《察今》:『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垓下之战》:『汉皆已得楚乎?』6、<副>随后;随即。《项脊轩志》:『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7、<副>太;过于。《五人墓碑记》:『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8、<介>通『以』。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活板》:『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9、<助>同『矣』。《<论语>十则》:『有如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已而] 过了不久。
精精:jīng 1、<名>精米;上等的细米。《庄子·人间世》:『鼓荚播精,足以食十人。』2、<名>精华。《阿房宫赋》:『齐楚之精英。』3、<形>精粹;精纯。《张衡传》:『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4、<形>精良;精锐。《赤壁之战》:『兵精粮多,足以立事。』5、<形>精美;美好。《孔雀东南飞》:『纤纤作细步,精妙细无双。』6、<动>精通;谙熟。《冯婉贞》:『精技击者不过百人。』7、<形>精湛;精妙。《卖油翁》:『吾射不亦精乎?』8、<形>精心;专一。《张衡传》:『精思附会,十年乃成。』9、<名>精神;精力。《秋声赋》:『有动于中,必摇其精。』10、<形>瘦,不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却才精的,怕府里要裹馄饨,肥的臊子何用?』
求求:qiú 1、<动>寻找;找寻。《察今》:『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伤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2、<动>探求;探索。《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游褒禅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动>要求;责求。《子鱼论战》:『明耻教战,求杀敌也。』《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动>请求;乞求。《触龙说赵太后》:『赵氏求救于齐。』《口技》:『又夹百千求救声。』5、<动>谋求;索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6、<动>访求;访问。《苏武》:『陵降,不敢求武。』7、<动>追求;求偶。《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已已:《寅集中·己字部》《广韵》羊己切《集韵》《韵会》《正韵》养里切,□音以。《玉篇》止也,毕也,讫也。《广韵》成也。《集韵》卒事之辞。《易·损卦》已事遄往。又《玉篇》退也。《广韵》去也,弃也。《书·尧典》试可乃已。《论语》三已之。又太也。《广韵》已,甚也。《孟子》仲尼不为已甚者。〈注〉不欲为已甚,太过也。又《广韵》过事语辞。《史记·灌夫传》已然诺。〈注〉索隐曰:谓已许诺,必使副其前言也。又《类篇》语已也。《增韵》语终辞。《前汉·梅福传》亦无及已。又踰时曰已而。《史记·高帝纪》已而有娠。又与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前汉·张良传》殷事以毕。又《广韵》《集韵》□羊吏切,音异。义同。
精精:《未集上·米字部》《广韵》《正韵》子盈切《集韵》《韵会》咨盈切,□音晶。《说文》择也。《广韵》熟也,细也,专一也。《书·大禹谟》惟精惟一。《易·系辞》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又密也。《公羊传·庄十年》觕者曰侵,精者曰伐。〈注〉精,犹精密也。侵,责之不服,推兵入竟,伐,击之益深,用意稍精密。又灵也,真气也。《易·系辞》精气为物。〈疏〉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左传·昭七年》子产曰: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又《庄二十五年·日有食之疏》日者阳精,月者阴精。又《襄二十八年·春无水疏》五星者五行之精:木精曰岁星,火精曰荧惑,土精曰镇星,金精曰太白,水精曰辰星。《老子·道德经》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庄子·德充符》劳乎子之精。又《广韵》正也,善也,好也。《礼·经解》洁静精微易敎也。又明也。《前汉·京房传》阴雾不精。〈注〉精,谓日光清明也。又凿也。《论语》食不厌精。《屈原·离骚》精琼爢以为粻。〈注〉精,凿也。又《韵会小补》巧也。又《增韵》凡物之纯至者皆曰精。又古者以玉为精。《楚语》一纯二精。又地精,黄精,草名。《博雅》地精,人葠也。黄精,一名仙人余粮。又精卫,鸟名。《山海经》发鸠之山有鸟,名精卫。又□米曰精。《庄子·人间世》鼓筴播精。〈注〉□米曰精。又精绝,国名。《水经注》南河又东经精绝国。《前汉·西域传》精绝国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余里。又精庐,精舍。《前汉·儒林传论》精庐暂建。〈注〉精庐,讲读之舍。《后汉·李充传》充立精舍讲授。又《广东新语》猺之渠帅,号曰精夫。又《韵会》同睛。又鸟名。与鶄通。《司马相如·上林赋》交精旋目。〈注〉交精,似凫而脚高,有毛冠,辟火灾。又与菁同。《尔雅·释草·茢薽注》一名天蔓精。又叶咨良切,音将。《左思·吴都赋》婺女寄其曜,翼轸寓其精。〈注〉精,咨良切,叶上疆。又《广韵》子姓切《集韵》子正切,□音婧。强也。
求求:《巳集上·水字部》《唐韵》巨鸠切《集韵》《韵会》渠尤切,□音裘。《说文》索也。《增韵》觅也,乞也。《易·乾卦》同气相求。《诗·大雅》世德作求。又招来也。《礼·学记》发虑宪,求善良。又等也。《书·康诰》用康乂民作求。〈传〉求,等也。言为等匹於商先王也。又山水名。《山海经》正石山东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又姓。《三辅决录》汉有求仲。又与裘通。《说文》裘字,古省作求。又与球通。《柳宗元·飨军堂记》琉球作流求。又《集韵》恭于切,音拘。与蛷同。肌蛷,虫名。或省作求。又《韵补》叶渠之切,音奇。《班昭·东征赋》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又叶强於切,音渠。《陈琳·大荒赋》虽游目於西极兮,大道卷而未舒。仍皇灵之攸畅兮,爰稽余之所求。又叶巨九切,音臼。《易林》春栗夏梨,少鲜希有。斗阡石万,贵不可求。考证:(叶疆於切,音渠。)谨按韵会小补作强於切。强与强同疆字。谨改强。